|
这是一个老话题,但这个老话题还是经常有人提起,有老而弥香的意味。对于“科研兴师”,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相信它,只是在日常工作中看到的行动却很少,它更多的是出现在工作总结中。不过,就像“经典就是没多少人做但都在喊”一样,它确实是经典,甚至可以说是真理。
做老师,还是应该相信一些名人名家的话的。任何一个人,没有研究就没有发展,也就无所谓成长。杜威早就提出要做“研究型教师”,斯腾豪斯主张“教师作为研究者”,要求教师“集服务、专业研究、专业学习于一体”。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工作能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道路上来。”这是说给管理者听的,但教师能自觉地走到这条道路上来不是更好吗?魏书生认为:教育科研能使教师发现一个新的更丰富的自我,从而也能发现一个更广阔的教学天地,更新了,便有了新的眼力、新的观察力、新的承受力、新的胸怀。陶行知先生说:“教员最重要的精神,是求事业能力的长进,要把我们的教材教法一天长进一天”。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明确指出:“发展与培养是不能给予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 波斯纳则是更具体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它清楚地揭示了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意义,反思是最为常见的研究行动。这些名人的语言,有的是基于经验,有的是基于实践,有的是基于理论,但揭示的是教师发展和成长的规律。
教育科研的规范方式是课题研究,但课题研究不是唯一的方式,对教师成长来说,作用最大的还是经常性地对工作的不断反思、实践、反思,所以对自己行动的研究才是促进成长最有效的方式。那么,教师的行动在哪里?不可否认,最主要的是课堂,而且是发展、变化、动态的课堂。哲学家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其实,教师也不可能两次走进同样的一节课堂,课堂的主旨就是变化,怎样把握课堂的变化,成为教师成长的重要标志。真正的课堂应当是一个积极的思考王国,在这个王国里,因为教师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丰富程度,这是我们研究的矿山。郑金洲教授说:“真实的教育实践场景既是研究得以进行的主要依托,同时又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所在。” 在每天都要经历的课堂上,教师都有哪些真实的体验或感受:愉快、痛苦、沉闷、苦恼、力不从心;仰或是发现了什么?出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忽视了什么?遗憾了什么?灵感了什么?感悟了什么......等等。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真实素材,把这些切身体会到的东西,加以思考、整理、综合、研究、挖掘、总结、提升,进而优化课堂,优化自己,这不正是科研所追求的研究价值取向吗?其实,人最可怕的是习惯于司空见惯的事情,对身边“经常性”的事件无动于衷,我们不能像波拉德说的那样“都是自己思想的奴隶”,每天都“重复昨天的故事”,退休时总结自己“三十年如一日”。这才是当教师的悲剧。
教师不能把研究看得很高,看得很神秘。有人说:研究是一种生活,也有人说:研究是一种状态,这都是很有道理的。研究可以先从记或写开始,写就是记录,记录教学生活中的“一盏一盏的灯”。对我们而言,记录恐怕是最基本最容易的一项技能,最重要是看能否形成经常性的行为,就是说容易达到,贵在坚持。其实,记录就是研究,记录的过程伴有你的思维和创造,不仅是思考的过程,也是提升的过程。朱永新赞赏记录“实际上是超我与本我的对话,是超我对本我的监督。”并告诫“中小学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记录自己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的,把这一串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拥有了这个项链,也就美丽了自己的事业。我国著名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就是因为记录自己孩子的成长而开始成为专家的。所以,生命要留下“痕迹”,就要教海中去“拾贝”。教学日志、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育课例、随笔、反思、札记,甚至感言、感动、感悟,或一篇一篇,或一段一段,或一句一句,都可以成为教师生命中的明珠,点亮未来的前程。
有人说:真正的财富是一种思维模式,这道出的是一个真谛。研究不仅仅是解决了什么问题,取得了什么显性的成果,更重要的是研究能唤醒专业意识,助推思维的发展,提升思维的品质。发展的思维会使你看到别致的风景,成就不同凡响的自己。诚然,研究不一定能使自己超越别人,但一定能超越自己,让自己变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岂不是一种成长的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