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5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童世界的自由和纪律小班家长教育案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11 03:5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儿童世界的自由和纪律小班家长教育案例
  在幼儿园里怎样评价一个孩子呢?我们平常意义上的就是听老师的话,很安静的坐在那儿,做个守纪律的孩子,老师夸奖,家长喜欢。但今天我要强调的是:纪律必须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大家可能就不会理解纪律怎么会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呢?蒙特梭利说:人必须是自己的主人,这是第一点。当你是自己主人的时候,当你自动遵循某种生活准则的时候,那你就有了自我控制能力,人的这种自我控制的能力则称之为纪律。
  上面提到的生活准则到底是什么?人怎么样才能是自己的主人呢?听起来好像有点难以理解,我们这里一个概念一个概念的解释。
  人怎样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
  有一个经典事例:有个小女孩平时是由保姆带的,保姆带她的时候,不许孩子做很多事情,比如不能动水龙头,因为动水龙头会把衣服搞湿,每次都是重复。注意,每次都重复。保姆肯定是怕麻烦,因为衣服湿了会有很多要给孩子清理的麻烦。后来小女孩去外婆家玩,外婆家有个花园,花园中间有个喷水的喷头,小女孩非常想玩,但她停住了,外婆说:你动呀!你为什么不动它,外婆让你玩,小女孩非常的矛盾,哦:我不能动,我的保姆说我不能玩水的。这里小女孩已经受到了约束和禁忌,她不能动这个东西,,其实她想动,但她的内心不起决定作用,她的外婆也不起决定作用,决定她的行为的是她的保姆。就是说保姆不在的时候,保姆这个人依然在控制孩子,这个孩子做什么根本听不了自己的心声,她自己不是自己的主人,这样就会出现矛盾的挣扎,痛苦便产生了,小女孩在保姆那里没有得到爱,更没有在爱中得到自由,只是做了听话的傀儡没有成为自己的主人。
  为什么这个事例是一个经典事例呢?因为儿童时期的父母,儿童时期的教师,儿童时期的保姆最重要,儿童到了8岁,还在崇拜和热爱他的老师,但到了初中,孩子将会去爱一个朋友,一个明星,到了高中,他将会去爱或暗中爱一个同学或心中的爱人,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成人是逐渐退出他爱和效仿的位置的。
  在幼儿园的孩子,他们要听老师的话,要听父母的话,每天的工作都是由老师来安排,就是老师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如果老师不给他们分配的话,他们就会无所事事,这是不可想象的,这不是一个孩子,这更像一个老人。事实上我们人类可贵的创造力就这样被无形的抹杀了。在行为上给孩子自由,有了自由,孩子就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为有兴趣,他就会反复做,就会变的专注,在长久的专注中,他就会逐渐感知并把握事物的规律,把握了事物的规律他就愿意遵守它,最早的纪律形成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6-11 03:50:16 | 只看该作者

  儿童在进入幼儿园时,必然会出现一些混乱,是一种完全无秩序的乱闹乱打,这三种情况应该被制止,一种是干扰别人,一种是粗野、不礼貌的行为,比如破坏、打人、骂人,另一种是不文明的行为,如:掏鼻子,另外就是拿别人的东西,这三种行为是应该被制止的,但这个制止不是靠惩罚,而是靠提醒孩子,比如说:教室里,一个孩子无端的打扰另一个专注乖巧的孩子,老师说:来,我们去做另外一件事情,反复几次,孩子逐渐获得经验——去打扰别人,老师总会把我抱开,不可以打扰别人的概念就形成了。
  专注是思维活动,专注产生智慧,而智慧是需要有足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保证的,人的行动越多的运用智慧,人就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他的内心越是平静,他就会越守纪律。为什么儿童需要提供这样的条件呢,儿童和成人不一样,自由交给成人,通常成人会做什么呢,会睡大觉,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放纵自己,成人通常会懒散,但儿童被生下来以后就会有一种自然法则,就是不断的发展生命。儿童没有一秒钟会放弃这种发展,所以活动中的儿童是最正常的儿童,我们不能用一个从小就被迫在强制中长大,长到成人也不曾做过自己愿意做的事情的成人(我们绝大多数人好像都是这样长大的)的观点来看待一个正常的儿童。我们刚才讲了,孩子在刚进幼儿园的时候,行为上没有秩序,没有规范,还可能在一种混乱的状态中,但是,让儿童自由的发展会出现一种选择自我的趋向,这种趋向一旦出现,儿童的智力活动就会开始按照一个轨道发展。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我们学校有个小孩,他特别喜欢偷吃东西,偷吃其他小朋友带来的东西。在成人看来这个孩子在偷吃东西,但在儿童看来,他不是偷,他就是觉得桌子上有好吃的东西,为什么不给他吃呢。他在这个时候吃最重要,他觉得这个食物太诱人了,他就去拿这个。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这么做,在孩子去拿东西时,就说你是不是拿不着,老师来帮你拿。每次都这样,持续了3个月,3个月后,这个孩子不再去拿别人的东西,他知道怎样控制自己的行为。
  这样的结果就是自由和尊重的结果,只靠惩罚和所谓的教育,只能使孩子暂时控制自己的行为,因为他惧怕你的威力。但是换一种方式——尊重,靠老师始终不变的尊重态度,让孩子在爱中自由他的行为,时间长了,孩子自己的尊严和自尊占了首位。这个过程,老师要与自己的观念做斗争,要克制自己心中传统的恐惧,担心孩子会变坏,所以要拼命的和自己做斗争,克制自己。但收到的结果却是我们老师想要的结果,不是吗?
  最后,在儿童的世界里,有自由也有纪律,但自由是快乐的自由,纪律是快乐的纪律。

东湖塘幼儿园小(2)班 顾语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6 20: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