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注孩子的自理能力小学老师随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10 16:04: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注孩子的自理能力小学老师随笔
  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期,儿童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
  孩子上幼儿园,就开始过上了集体生活。生活上遇到困难,如穿衣服、系鞋带等,会得到老师的及时帮助。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就要靠孩子自已,孩子动作慢,能力差,势必会影响他的学习。有些家长特别疼爱孩子,孩子上小学了,还要一口一口给他喂饭;作业做完了,总是亲自帮他订正错误;替着孩子整理书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如此这般,孩子得不到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会越来越差。所以,家长应该注意,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应让孩子自己去做。家长要指导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给予鼓舞,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以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此外,还要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孩子掌握克服困难的技巧,少走弯路,而不是简单的包办代替。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留给儿童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导他学会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物品,学会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间、端饭、擦桌子、扫地等小事。
  美国儿科博士詹姆斯曾这样告戒我们:依赖本身就滋生懒惰、精神松懈、赖于独立思考、易为他人所左右等弱点。所以说,处处对孩子包办代替,这不是在帮助孩子,而是在坑害孩子。因为,孩子有了生活自理能力,然后才有可能慢慢学会其他生存本领。记得,有这样一位家长,她的老公在外地工作,她在家,既要工作,又要带孩子,非常辛苦。她生病了,孩子上学没人送,只能独自去学校。几次的尝试还不错,于是,她对孩子说:“我给你在脖子上挂一把门钥匙,你能自己上学了。”她公司忙,经常晚回家,晾在外面的衣服常被雨淋湿了,她很自然地想到请孩子帮忙。于是,孩子又学会了整理衣服。她不舒服,没法为孩子准备早点,孩子只能自己动手做,渐渐地,孩子能自己做早点了,虽然不是很可口……她自责过,她无奈过。可是,有一天,她欣喜地发现,孩子的自理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变强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累的父母有,但肯定不会多。一位留洋归来的年轻妈妈在谈到日本的教育时深有感触:日本人从小就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外面,经常会看到两只脚的鞋子和袜子穿得不一样的小孩,那是孩子自己穿的。
  我从多年带班的实践中发现,自理能力强的学生一般都学得比较主动,学习成绩也比较好,而自理能力差的学生一般都学得比较被动,学习成绩相对来说也要差些。所以,我觉得,良好的自理能力同浓厚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方法一样,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孩子一旦有了良好的自理能力将受益终身。

隆亭实验小学 陆以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6 11: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