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教学论文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相比于其他的艺术形式,音乐在给心理上的感染最直接也最有力。在以往我们的音乐教育中存在一些令我们担忧的情况,最突出的表现是非审美意识的体验,如只注重乐知识、演唱技巧、和音乐历史的教学,而忽视了情感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引导,最终的结果就是把其他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手法直接强加给音乐教学,忽视音乐教育自身的审美育人目标。
喜爱音乐是孩子们的天性,但为什么很多喜爱音乐的孩子们却不喜欢学校里面的音乐课,在音乐课的课堂上做别的事情,或者不愿意上音乐课。这很大程度上跟我们的引导有关,反思我们“填鸭”式的音乐教学课堂,我们只是把关于音乐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能灌输给学生,而忽视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音乐兴趣爱好的培养。只重视音乐教育外在的价值,却忽视了音乐教育引导人心灵向上的内在和本质的价值。
对于音乐来说,如果说节奏是音乐的“骨骼”,那么旋律就是音乐的“肌肉”,而情感就是音乐的“灵魂”。节奏和旋律作为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我们可以用图形去形象地表达的,但音乐的情感却只能通过我们不断的启发和不断的引导学生去感受才能达到的目标,是一种建立在人的思想上的情愫。所以,音乐教学的重点应该着眼于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通过情感体验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和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音乐作为一种情感的艺术,它是通过声音运动的形式来表现人的情感的,它是以人的情感为起点、为高潮、为过程、为归宿去表意、言志、传情。音乐情感主要表现在学生对音乐的态度,学生反应音乐情感的能力和表现音乐情感的能力上。情感,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主要标志,在音乐教学中应该牢牢把握住情感性原则。利用教师对音乐的感受来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利用情感资源点燃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之火,启发学生的情感资源,激发出学习兴趣,这样的音乐课才最有效率。
一、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人类学习的原始动力之一,是人们积极认识世界的倾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动力,没有动力学生就不可能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兴趣与情感都属于思想范畴,情感是审美的主体,兴趣是情感的基础,由兴趣产生情感,由情感升华到审美,最后陶冶人的高尚情操,从而发展完善的人格。
所以对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学生探索音乐艺术的基础动力与创造核心。
二、创造良好的教音乐情境
情境,是音乐教学“情感化”的基础和前提,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心理特征,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审美情感体验,陶冶心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