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
作者:魏文生
单位:海南省农垦直属第二小学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中已被广泛应用, 不再是单靠老师的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进行教学了。依靠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开发学习潜力,能大大增强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中已被广泛应用, 不再是单靠老师的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进行教学了。依靠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开发学习潜力,能大大增强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的效率。本文主要从语文课堂教学入手,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的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下面,本人就工作中的感受和实践体验,主要从以下几点谈谈:
一、正确利用多媒体,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时至今天,多媒体教学已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接受的信息不再是单一的课本,还有集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的课件。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指出:“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它增加了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不仅为教师提供直观、形象、高效率的教学手段,也同样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有效途径。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十一册《詹天佑》这课内容,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人”字形线路。我通过制作动画课件,并将火车怎样通过“人”字形线路爬上陡坡的过程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真正理解火车是怎样通过“人”字形线路爬上山的。让学生亲眼看到北上的列车到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演示,使学生看得清楚、感受直观,自然学得牢固、记忆深刻,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拉近课本教材与学生的距离。
以语文教材为例,现在的语文课本内容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所写之事,所绘之景与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所以此时如果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势必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莫高窟》一文,本文所写的人和事距离学生现实生活甚远,所以,如果只将文章内容呈现给学生,难免会使学生的感受停留于表面,但如果在课前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寻一些关于莫高窟的资料,学生通过大量的浏览彩塑、壁画、藏经洞的图片,势必会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使他们在掌握、收集存储信息的同时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
如在教学苏教版第九册《在大海中永生》,这篇课文记叙了历史伟人邓小平的骨灰撒放到大海的动人情景,讴歌了伟人的丰功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的深深怀念之情。在课堂实施的时候,我先出示课题,请学生来说一说:“你们知道邓小平爷爷是谁吗?”有学生回答,说邓小平爷爷是以前的国家领导人。然而邓小平同志逝世时,现在这批小学生还没出生,对当时的情景一无所知,学生对于课文中人们的怀念和悲痛之情还难以理解。要想使学生的情感和文章的意境相融合,达到“人”与“文”的情感相通,我通过播放邓小平生平的大量图片和视频录相,拉近课本教材与学生的距离,这样上起课来显得更加容易、轻松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