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激发学生的情感,让语文课堂更高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5 11:07: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的人文思考,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让语文课堂更高效。激发学生的情感,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故事导入,引人入胜

初中生的好奇心较强,求知欲特别强烈,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如教学童话大师安徒生《丑小鸭》时,可先联系七年级上册的《皇帝的新装》一文,给学生简单复述一下“皇帝的新装”的故事,然后导入“丑小鸭”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二、情景渲染,扣人心弦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视频、音乐、图片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中国近代文学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时,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视频,万物复苏,鸟语花香,姹紫嫣红等春天的美景容易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或放一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音乐,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又如教学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  雪》,教师可自制幻灯片,在导入新课之前,将美妙的冬天雪景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引起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从而激发学生思考:毛主席笔下的《沁园春雪》该是怎样的一幅美景呢?文中无数英雄又是如何呢?

    三、设置悬念,吸引学生

    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学《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杨修之死》这一类极具悬念的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四、巧设疑问,启发思考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变色龙》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标题一语双关如何理解?文中的警官是如何一次次变色的?分别从文中的哪些段落体现出来?

    五、循循善诱,环环相扣

    语文教学可通过“入画——入情——入理”这样的环节,循循善诱,环环相扣。入画,即以画导入,让学生进入画面情境之中;入情,即由入画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入理,即让学生由情明理,认识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如教学《那树》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六、纵横联系,举一反三

    把相似的东西纵横联系起来,是唤起学生情感的好办法。如教学《猫》可让学生回忆郑振铎家的猫;教学《斑羚飞渡》时,可让学生回忆可爱的小猫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当时的特殊心情。这样,学生能触类旁通,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情感。

    七、突出重点,条理清晰

    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文中的重点加以点拨,这样,就能使学生一下子领悟到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如教学《孔乙己》时,教师可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态度,剖析孔乙己复杂的情感世界,激起学生对孔乙己的同情和对旧社会的憎恶之情。

    八、故留玄虚,意味深长

历史长廊中的经典名画常常留下玄虚,让欣赏者去驰骋想象,进行再创作活动。语文教学亦可借鉴这一手段,故留空白,让学生去体验课文情感。如教学《曹刿论战》、《愚公移山》时,教师可不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而让学生重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预习提示及有关资料,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归纳文章的主题。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才会进入课文情境中去,深入把握文章的主旨,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2 19:1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