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7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透析创意制作活动中幼儿创意的影响要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28 16:2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透析创意制作活动中幼儿创意的影响要素
——以大班创意制作《百变化妆舞会》为例
  内容提要: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幼儿的创意制作作为幼儿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运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不但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这样一个好玩的活动中,教师可通过什么来激发幼儿无限的创意呢?通过案例的解剖、梳理,来阐述在幼儿创意制作活动中影响幼儿创意的几个要素。

  关键词:幼儿 制作 创意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作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陶行知先生也提出:“生活即教育。”而创意制作活动就是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运用工具对各种材料(如自然材料、废旧物品)进行加工改造,以立体的艺术表征形式来表达自我对外界的感知和体验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完全符合了《指南》中的教学理念,也符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那在实施创意制作的活动中如何让幼儿发挥出他们的创意呢?可以通过哪些要素来激发幼儿的创意呢?这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问题,在对一个案例进行剖析、研讨的过程中我们得出了影响幼儿创意的几个相关要素。
  案例:大班创意制作活动“百变化妆舞会”
  活动目标:
  1、能尝试运用各种线状材料、自然材料制作化妆舞会的服装。
  2、能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舞会服饰。
  3、感受创作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草裙舞的视频。
  2、稻草、毛线、毛梗、吸管、纸绳、麻绳、包装线、花片、瓶盖;
彩色纸条、剪好的小花、树叶、双面胶、剪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5-28 16:22:51 | 只看该作者

  三、活动过程
  (一)播放草裙舞的视频,激发幼儿的兴趣。
  1、电视里的人在干什么?
  幼:跳舞
  2、她穿的什么服装?裙子有什么特点?衣服呢?
  3、头、脖子、手上有什么?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以草裙舞的视频引导幼儿进行观察电视中的人参加舞会的时候的穿着打扮来引申到今天的主题活动中来,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的时候比较仔细,从服装、头饰、手腕装饰、项链等都涉及到了,幼儿在观察的时候也是比较仔细的,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仔细观察,也会用语言进行大胆的阐述。
  (二)谈话导入主题
  1、圣诞节快要到了,你们想去参加舞会吗?
  2、你想穿什么样的服装参加舞会呢?
  请个别幼儿回答。
  评析: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充分地让幼儿讲述自己想用什么材料来制作什么服装,幼儿在回答的时候,其他的幼儿就在下面开始和小朋友玩,没有在认真地进行倾听。幼儿是以直观经验为主的,他们需要用眼睛来看然后才能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图像,这种只是靠其他幼儿的描述,幼儿是很难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具体的图像的,因此就造成了幼儿不要倾听同伴的讲述。
  3、师小结:小朋友有的想穿着漂亮的衣服、裙子、戴着皇冠、项链、手链等去参加圣诞化妆舞会,等一会儿请你们自己动手去做一做。
  4、介绍制作材料:这边的材料是用来制作裙子的,有纸线、毛梗、麻绳、草绳、包装线、纸条等,那边的材料是做衣服的,有毛线、短纸条等,这里还有树叶、毛梗、花片、吸管等是制作皇冠、项链、手链的。
  (三)了解服装的制作方法
  1、你觉得用这些材料怎样制作衣服或裙子呢?
  2、还可以怎么做呢?
  师小结:原来这么多的材料都可以变成漂亮的服装,等一下请你动动小脑筋做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衣服来。
  评析:这个环节是解决今天活动的重点部分的,教师进行了有目的的引导,通过问题引发幼儿的已有经验。
  (四)提出制作要求
  待会儿请小朋友先想好自己想做那种服装,使用什么材料装饰,想好后再选择你所需的材料进行制作。注意,不管你设计衣服还是裙子,在做前都要测量一下衣服或裙子的大小。
  (五)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设计出不同的服装。
  2、 制作中注意个别指导,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验活动的快乐。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幼儿能和材料进行亲密的接触,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制作的材料,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完全开放的,充满创意的环境。
  (六)活动评价
  1、展示幼儿的作品,相互欣赏
  2、师:小朋友真能干,为自己设计了漂亮的服装。
  3、你设计的什么服装?用了哪些材料?
  4、集体随音乐跳草裙舞,结束活动。
  评析:幼儿在最后的环节中,身穿自己制作的裙子,带着头饰,面具,在优美的音乐中翩翩起舞,体验到了制作成功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5-28 16:22:57 | 只看该作者

  一.“百变舞会”之观察VS创意
  观察是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基础, 幼儿自发的观察往往比较盲目随意,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而转移观察目标。一般来说,幼儿容易注意那些新奇有趣的事物,容易关注艳丽的色彩或奇特的外形等,在活动中,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幼儿有目的的进行观察,多方位、多层次、多结构的观察物体,会为幼儿的创意活动提供基础经验的积累,也会引导幼儿从多角度来进行想象。但物极必反,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进行单方面的观察,为幼儿提供了单个的经验,幼儿在进行自由操作的时候就会受到这个经验的影响,而不会去运用其他的经验,这就会束缚了幼儿的创意。
  我们的分析: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在开始部分出示一个盛装的跳舞之人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她身上的服饰,在无形中为幼儿的创意制作提供了一个制作的范例,也正是这个范例的出示,给幼儿的创意制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教师出示这个跳舞之人原本意是让幼儿观察她在跳舞时可以再衣服上、头饰上、手腕上都可以进行装饰的,但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决定了幼儿就以这为自己制作的范本了,幼儿有了最近的经验,把以前的经验就会遗忘,因此造就了在活动中幼儿制作出来的裙子都是在一个腰带上贴上一条条的竖条,形成条状群,只是条状的材料是不同的吧了,有的是彩条的,有的是毛线的、有的是毛根的、有的是彩色的线的等。这个范例增强了幼儿选择材料的目的性,他们在选择做裙子的材料时都有目的地选择了长条的毛根、毛线、纸绳等来制作。
  我们的建议:
  既然是要开圣诞舞会,在开始部分的时候,我们就出示一个舞会的背景,让幼儿充分地感受舞会的气氛,老师提出我们要进行圣诞舞会,请你想一想,你要参加舞会,你会怎样来打扮自己呢?在那些地方可以进行打扮呢?通过这两个开放性的问题来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来进行想象、创意。这时候幼儿的想象是在自己已有的经验之上的,就具有很大的个性。
  二.“百变舞会”之材料VS创意
  材料是幼儿活动的物质支柱。有研究者指出,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注定了幼儿的学习必须通过操作具体的材料,材料既是引发他们主动探究的刺激物,又是他们实现主动建构对周围物质世界的认识的中介和桥梁。幼儿正是在操作材料,在与环境、材料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学习和发展的。而对于幼儿的创意制作来说,材料更是幼儿进行创意活动的重中之重,对幼儿的创意制作具有决定性意义。材料就像是幼儿隐性的老师,有什么样的材料,就能引发幼儿怎样的想象和创意。
  我们的分析: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彩纸、彩条、毛根、草绳、彩色纸做成的小花、羽毛、树叶等,从材料上看,这些足够幼儿进行制作活动了,而且,教师非常的有心,她把用于制作裙子的彩纸条、绳子、毛根等都是绑成一小股一小股的,一小股就让幼儿制作成一条裙子,避免了幼儿拿游戏材料时上上下下没有秩序。这些材料都是幼儿在平时的时候都有制作过的经验,幼儿所选择的材料,一般是他们先前已有经验当中经常使用的、比较熟悉的材料。幼儿的材料使用存在固着化的特点。德国心理学家邓克尔曾经提出,功能固着化就是指当一个人看到某个制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如果初次看到的制品的用途越重要,也就越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功能固着化限制和影响了幼儿对材料进行创造性地加工改造以及问题的解决,同时也反映出幼儿思维发展的灵活性不强,不能根据情境的变化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手段。一方面,幼儿很少尝试探索一种材料的多种使用方法。即幼儿在使用材料的时候,无法突破材料的常规用法,不能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尝试探索同一材料的不同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幼儿习惯于使用某一种材料之后,就很难转变,尝试探究使用不同的材料。因此,在这个案例中也存在幼儿使用材料固着化的特点,教师虽然为幼儿提供了这么丰富的制作材料,但幼儿拿到制作裙子的材料就是一条一条地贴,拿到羽毛就是贴在彩色的之上做面具的装饰,拿到彩色纸做成的小花就贴在面具上,他们就不会对这些材料进行其他的用途。
  我们的建议:
  教师在指导幼儿的时候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装饰裙子时使用的不同方法(例如,交叉粘贴、两根线交叉打结、半圆形贴等)的图片,或不同的材料在不同地方使用的图片,通过这种图片的指导,不但可以让幼儿丰富材料的多种使用的方法,积累丰富的制作经验,教师通过这种隐性的指导,激发幼儿对材料的想象以及创意。同时也是一种“授之于鱼”的方法,让幼儿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学习到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5-28 16:23:00 | 只看该作者

  三.“百变舞会”之幼儿经验VS创意
  幼儿能否较好地对事物进行创作表现取决于幼儿是否拥有相关经验。幼儿头脑中的表象往往是肤浅的、不太细致的,他们仅仅通过一两次观察、制作经验是不够的,教师应在平时多引导幼儿观察细节,多做、多记,反复做、反复记,使头脑中的表象越来越具体化,越来越深刻。这样幼儿表现的内容就有生命力,就很细腻,而不是概念化的简单图式。
  我们的分析: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在活动前给予了幼儿多次制作的经验,教师让幼儿学习过小花的粘贴、面具的制作、头饰的制作等,可以说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准备,在活动中幼儿也体现了这些经验,他们了解怎样来制作面具,在面具上运用小花、羽毛、树叶等进行了装饰。他们也能用毛根来制作皇冠,幼儿制作出的皇冠都是把毛根沿着头围成一个圆形,然后在圆形的上面用毛根弯曲成一个个三角形,形成了皇冠。 由于幼儿的思维是直觉的半逻辑思维特点,因而他们对手工制作早期很少出现“胸有成竹”的状况,大多是在行动中“迁想状物”。因此,幼儿在看到同伴这样制作皇冠以后,他们也就这样来制作皇冠。在活动中,教师没有给予幼儿制作裙子的经验,因此,在制作裙子的时候,幼儿就是根据开始的时候,教师给予幼儿欣赏的跳草裙舞的裙子形象来进行制作的。
  我们的建议:
  幼儿手工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学习多种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塑造和制作不同形态的手工作品,从而表现自己的意愿,而我们老师资为幼儿进行经验准备的时候往往忽视幼儿对作品造型的认识和审美感受,所传授的只是某种物品的制作方法,而不是向儿童展示不同材料或同一材料在制作上不同表现的可能性,这就造成了幼儿经验的贫乏。所以我们在为幼儿准备制作经验的时候,应让幼儿欣赏到不同的材料在不同地方的体现,或不同的东西可以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例如,在制作头饰的制作准备时,可以让幼儿欣赏用树叶制作的、用毛根制作的、用彩纸制作的、用麻绳制作的等,通过这样经验的提供,幼儿就会制作出自己想要的,富有个性的头饰了。
  四.“百变舞会”之教师的指导VS创意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曾说过:“儿童本性中藏着强烈的创造性欲望,只有我们在教育中注意引导,并放手让幼儿去实践和探索,就会培养出创造能力的幼儿。”我们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只是根据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步骤对幼儿进行教育指导,而缺少对幼儿自主思维的引导,这样就不能发挥出幼儿的自主积极性,从而不能有效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在幼儿的制作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临摹、仿制与独创结合起来,鼓励幼儿在掌握基本技法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与众不同的形象,使幼儿的创造力逐渐地得到发展。教师也应采用多观察少干预的策略,尽量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进行创作活动。
  我们的分析: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在指导的时候,充分考虑了怎样来激发幼儿的创意。活动中,教师在出示各种操作材料以后,通过开放性的问题“你觉得用这些材料怎样制作衣服或裙子呢?”“还可以怎样来做呢?”给予幼儿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幼儿根据材料来取决自己需要制作什么,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就制作什么。在操作活动中教师进行指导的时候,也不采用手把手教幼儿的方法,而是通过语言的提示让幼儿回忆以后的制作经验或借鉴同伴的制作等方法,让幼儿知道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解决。
  我们的建议:
  第三环节是教师引导幼儿制作裙子,而且是用条状的材料来制作裙子,是解决重难点的环节,是幼儿在这个活动中唯一没有经验准备的。因此,教师在这一环节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条状物体做成裙子的示意图,例如交叉粘贴,一条条贴好以后再编制,半圆形粘贴等,让幼儿了解一些用条状材料制成裙子的多种方法,这样,不但可以避免制作出单调的作品,还可以拓展幼儿制作的经验;不但可以引发幼儿的想象,还可以再幼儿制作的活动中得到借鉴,为幼儿提供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掌握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幼儿创意的体现有许多的因素,教师提供的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创意,教师的一个有效的指导能激发幼儿的创意,同伴间的一次交流也能激发幼儿的创意……创意无限,只要我们教师仔细观察幼儿,从幼儿出发,就能激发出无限的创意。

羊尖镇廊下幼儿园 浦晓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18: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