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会飞的塑料袋(美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2: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会飞的塑料袋(美术)
  一、活动内容的生成与依据
  在幼儿园的一些家园合作活动中,我们需要家长为自身的小朋友准备一些物品和资料,而小朋友们都把这些资料物品装在塑料袋里带到幼儿园来,我们让小朋友们把这些塑料袋都整理好放在固定的玩具柜里。在过后的几天我们奇怪的发现,塑料袋都被小朋友们拿了出来当玩具,他们有的把质地比较硬的塑料袋放在头上当帽子;有的拿着塑料袋跑来跑去;还有的把塑料袋弄平当手帕在折。这个在成人心中不起眼的塑料袋却成为了小朋友的宝贝,捕获到这个兴趣点后,我们开始有目的的观察小朋友的反应,在后来的活动中小朋友们对于塑料袋的玩法显得比较的局限,但是兴趣依旧浓厚。当小朋友遇到难以跨越的障碍或困难时,教师的协助性介入可以大大促进其发展。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需与幼儿兴趣、需要、和接受能力相吻合 ,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根据以上的情况便生成了“会飞的塑料袋”这个活动。
  二、本班幼儿的情况
  我们中三班的小朋友大多都是外地的,在家里家长由于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来陪他们学习和游戏,而且家长基本都不会买高贵的玩具给他们玩,这也许是他们对塑料袋会发生浓厚兴趣的原因之一。在接触中发现,这些小朋友有着同龄小朋友所共有的年龄特点,喜欢探索,喜欢尝试,对于动动,做做,非常感兴趣,在平时的“动手做游戏乐”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剪、折、贴技能和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三、 活动目标与依据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利用自然资料,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进行装饰,让塑料袋飞起来,体会游戏
活动的乐趣。
  2、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会观察,进一步培养幼儿大胆尝试,探索的能力。
  教育目标正是通过每一个具体活动落实到幼儿身上的,具体活动目标的积累便构成了近期教育目标、年龄阶段目标乃至教育总目标。新纲要中明确的指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以上制定的具体活动目标是为教育总目标服务的,注重能力的培养,通过自主的学习,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其中目标的制定也贯彻了新纲要的精神:目标注重全面性。(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
  四、 活动准备
  首先,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 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资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需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
  1、 人手一个塑料袋;各类装饰性资料皱纸、彩纸、玻璃纸、动物纸等;人手一把剪刀;双面胶;透明胶;线;篓筐;音乐磁带。
  2、对塑料袋的性质有初步的认识。
  3、创设较为宽敞的场地,便于来回跑动。
  五、 重点和难点
  重点:装饰塑料袋,探索能让塑料袋飞起来的方法。
  难点: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培养他们探索和尝试的能力。
  对于突破重点采用的方法:丰富幼儿的经验,让幼儿对塑料袋有一定的认识;分组讨论,放手让幼儿自身去尝试,在实际操作中来解决;建构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对于突破难点采用的方法:创设宽松的
活动氛围;运用鼓励褒扬;典范示范;个别指导。
  遵循新纲要中:方法手段注重操作性、感受性、体验性。(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六、 活动流程
  整理塑料袋――故事“塑料袋的梦想”――分组讨论,想方法――幼儿动手制作漂亮的塑料袋,并尝试让塑料袋飞起来――塑料袋的其他玩法
  七、 活动过程
  1、 整理塑料袋。(两分钟;主要教法:教学活动情景化)
  师“呀!是谁把塑料袋弄成这样?”
  师“小朋友,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幼“我们一起来把它捡起来吧!”
  活动中幼儿的情况和研讨
  在活动的开始创设了一个到处丢满了塑料袋的局面,通过实际的场景,让幼儿很自然的进入了活动,在现场小朋友们捡塑料袋非常起劲,一下子调动了小朋友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处置塑料袋,同时引出故事“塑料袋的心愿”。(五分钟;主要的教法:故事教学法)
  师“现在我们怎样来处置这个塑料袋呢?”
  师“塑料袋一直有一个心愿,它想和小鸟一样,穿上漂亮的衣服,飞上蓝天,想请小朋友动动脑筋,帮帮它”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让塑料袋飞上蓝天呢?”
  活动中幼儿的情况和研讨
  刚开始有一个小朋友说要扔掉塑料袋,可是好多小朋友说要玩塑料袋.大家讨论一至通过要玩塑料袋。那么塑料袋怎么玩呢?此时教师恰当的运用了“塑料袋的心愿”这个故事,引导幼儿想象如何协助塑料袋穿上漂亮的衣服,飞上蓝天。引发了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想法,从以往教师权威的角色转变到了平等的首席。在这个语言活动的环节中贯彻了纲要对语言活动的要求“发明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纲要.语言》)
  3、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动手制作漂亮的塑料袋,探索让塑料袋飞起来的方法。(25分钟;主要的教法:操作法)
  师“要求幼儿自由分组,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观察同伴是怎样完成的,或向同伴寻求协助。”
  活动中幼儿的情况和研讨
  在活动中,教师做的比较好的方面就是: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加以引导:能力弱的可以继续完成他的装饰活动,中等能力的可以让他们在追逐跑中寻求塑料袋高飞的方法,能力强的可引导他尝试不同质地的塑料袋,不同长短的线,使塑料袋飞起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不同情况。
  我们还发现女孩偏重装饰,男孩则偏爱放飞塑料袋。有的小朋友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会寻找老师协助,而教师则是把这个“包”推给了能力强的幼儿,建构了积极有效的生生互动。我们观察到了小朋友在没有教师协助的情况下自身动脑做出了一些“创新,如:一个幼儿在用绳结塑料袋口的时候,由于小手肌肉群控制能力差不会系,他就把绳字饶在袋口用透明胶把它贴在了一起;一个幼儿用双面胶直接装饰,他觉得这样比较好看,教师对于他们的做法都给予了肯定。“鼓励
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身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发明,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示方式,分享他们发明的快乐。”(《纲要.艺术》)在探索塑料袋飞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告诉幼儿怎样让塑料袋飞高,而是让幼儿在积极的跑动中,和相互比较中自发的认识到跑的快,塑料袋自身的质地,绳子的长短都会影响塑料袋的飞行。倡议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现代儿童学习方式(《纲要.幼儿的学习方式》)
  4、引导幼儿认识塑料袋的不同玩法。(五分钟;主要的教法:示范引导)
  听音乐想象塑料袋的不同表示方法。(在头上变成花结,在嘴巴上
  变成号,在屁股上变成尾巴等)
  师生一起玩充了气的塑料袋。
  活动中幼儿的情况和研讨
  幼儿在这一环节跟随教师和音乐玩塑料袋情绪非常高涨,活动中有模仿有创新,为幼儿进一步的建构有关知识能力打下了基础。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塑料袋的其他玩法,对塑料袋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设计这样的活动延伸其目的就是为了发生下一个主题,促进幼儿的发展,因为小朋友的发展是一个延续的,有阶段性的发展。
  总的来说“会飞的塑料袋”这个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兴趣点,并且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自主积极的状态,从说教模仿训练——强调自主探索发现,从重视教的方法—— 注重学的过程,在相互的观察,协助中学会了装饰,探索到了一些关于塑料袋的秘密。让我们创设适合儿童生长的环境,以适合儿童的方式教育儿童,发展儿童只有适合儿童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1 13: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