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巧的手》教学反思
在本课《灵巧的手》的优秀教案中,为了实现同学的真正参与,激发他们良好的参与状态,我不时提出新的问题,给予同学多角度的外部刺激,并努力挖掘教材的兴趣教学因素,注重用自身的语言进行情感渲染,唤起同学对新知识的兴趣。例如,在导入新课时,教师直接用手蘸颜料快速印出大树的树枝和树干,在强烈的视觉抵触下,同学的视线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同时,老师用启发性的语言问:“边看边想,老师是用什么来画树枝和树干的?”引导同学参与观察与考虑。接下来,老师又问:“谁能像我这样很快地给大树披上绿衣服?”同学急于表示、向往参与的状态被激发。在同学上台印手印时,老师问:“怎么只有大叶子,你能加点小叶子吗?”通过一个个新问题的设计,同学的情绪一次次被调动起来,参与的愿望显得那么地强烈。有了同学参与的愿望、意识与情绪,在强调同学的感受、体验和学习的游戏性的前提下,我进一步鼓励同学借助手形自由表示、大胆发明,用语言、绘画、人体彩绘、扮演等各种形式外化自身的情感与认识,使每个同学都能全身心地主动参与活动。
整课的优秀教案中,从平面手印图形——看立体实物、做立体手形——平面绘面表示——立体彩绘,我不时激发同学的兴奋点,不时创设参与情境,使同学做到全程参与。在关注同学参与的广度、深度时我做了许多尝试,如:在本课引导同学做手形展开联想时,我不只设计了伸手出来做手形的环节,还设计了“你是怎么想的?”“能教教我吗?”“我学得好吗?”等提问,使同学既参与了想、做、说,还参与教与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