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摩擦力的秘密》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07:1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摩擦力的秘密》教学反思
                         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王子羊

3月30日,我在江宁区小学科学青年教师研修班研讨活动上执教了一节《摩擦力的秘密》。下面我把我在三周来备课、上课、磨课和研讨活动中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掌握学生最近发展区,寻找学习力生长点
以前,我每次看到这个标题,都会觉得有点假大空,更不知道如何在教学中践行它。经过这次活动的洗礼,我却对它有了更饱满的认识。
最近发展区是学生的现有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在我备课的时候,最近发展区的意义就是: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需求,确定我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做了许多课前调查之后,我发现:在科学知识方面,学生对摩擦力的定义和接触面积是否影响摩擦力大小仍存在迷思;在科学探究方面,对比实验的设计仍有很大的难度。这些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更是学习力的生长点。了解这些以后,我的教学设计便可以铺陈。

二、教学环节有层次,促进学习力增长
基于最近发展区的分析,我认为《摩擦力的秘密》一课的教学重点并不是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轻重、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而是进一步锻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
在我最初的教学设计中,就是简单的针对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讨论,然后归纳出控制变量法,学生再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一个因素进行设计并实验。实验结论是得到了,但是学生真的掌握了控制变量法吗?
后来,我又重新设计了本课的实验环节。首先,我设置了初测摩擦力的环节。这个环节有三个作用:一来学生可以练习测量摩擦力的技能,二来学生通过发现各组数据不同来顺势提出探究主题,三来初测摩擦力后观察每组的实验器材可以让学生发现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着,我和学生讨论如何针对一个因素进行实验探究。在师生的交流中,学生自然地归纳出:探究一个因素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不能改变。其实,这就是控制变量法的思想。之后,学生便开始根据自己小组的选择,进行实验的设计。实验设计的汇报环节不仅是要确定每一个组试验方案的正确性,更是要每一名同学了解探究不同因素时,试验方案应该如何变动。在实验开始之前,我还精心设计四幅不同的操作图片让学生选择。这不仅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更是再一次强化了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认识。

三、实验器材精心磨,探究活动更高效
俗话说,实验器材好,课就成功了一大半。在备课时,我也花了许多精力在实验的打磨上。要想打磨出好的实验器材,首先要保证器材的科学性。在保证科学性的情况下,我们一直认为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下的纸板的效果会好一些。围绕着这一原理,再综合易读数和易操作的考虑,我开发出了第一套实验器材。但是,在学生操作时发现,三块木板架设的轨道不仅重,而且不易固定。接着,我又改为用KT板制作。但与之而来的问题是,KT板太脆弱而且操作时容易移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最后选择了木板铺底,KT板架设轨道,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课后,有老师提出困惑:现在的实验器材越来越方便了,会不会让学生丧失锻炼操作技能的机会?我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是,实验器材的改进是为教学服务的。如果本课的重难点是训练学生的某项操作技能,那我们就不必大费周折的改良器材;而如果本课的重难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那精心打磨的实验器材可以提高探究实效。无论是从节省实验时间,还是让实验结果更显著,都可以反过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关于本课,我还在板书方面和数据分析方面做了精心设计。但是,在教学时对某些环节的时间把控还不够到位。出于害怕学生说错的交流也体现了我的教学设计还不够以学生为主体。这些都是我学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最后,我要感谢各位老师能够帮我磨课,更要感谢教研员和实小为我们搭建了研讨的平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4 21: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