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6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公开课《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07:5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脉络“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那几件事。

2.学会运用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的方法,能模仿这种写法,写几句话描写你最熟悉的一个同学的外貌。

学习过程

一、 引入新课

    他的一生是与苦难和不幸顽强抗争的一生,是为音乐艺术不懈追求的一生,是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一生,他就是“乐圣”贝多芬。今天我们来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起走进贝多芬的灵魂!

二、整体感知

1、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

2、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2.用几句话概括一下作者笔下的贝多芬的形象。(贝多芬的形象: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三、合作学习

分别从佣人、客人、“我”等角度分析人物

1.)本文所写的内容并不复杂,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塑造 2.)客人眼中的贝多芬:精读6、7、8、9段,从文章中画出描写贝多芬穿着和外貌特征的语句。理解体会并概括一下作者笔下的贝多芬的形象。

研讨学习贝多芬外貌的描写:

3.)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1.我们已深入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却仍与他“对面不相识”,他的相貌如何?文中如何加以刻画?(出示贝多芬画像)   

2.要求学生:勾画关于贝多芬的外貌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外表的描写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内心世界。

教师:概括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旨:要以形传神,忌点点俱到,忌“脸谱化”。

3.实践:三分钟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描写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读大家一起猜,同时教师点拨写法得失。)

四、人物探索

     多视角观察,品读贝多芬

除了外貌,语言,动作等

通过这些描写,谈谈你眼中的贝多芬?

通过读——————————,我觉得贝多芬是————的人。

(结合不同角度分析贝多芬,对比伟大与平凡)

教师小结:

  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傅雷)   

展望未来

我们不希望遇到“不幸”,但当“不幸”真的不幸地降临到我们头上时,我们一定要抬起头,勇敢地面对“不幸”,尽管我们的肩膀没有贝多芬那么宽阔,但我们也要像贝多芬那样,用肩膀扛起“不幸” 。身边的榜样

     张海迪,洪战辉等等......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罗曼•罗兰)   

课堂小结

    本文层次清晰,脉络清楚,按照访问的顺序,首先从女佣的角度,交代了贝多芬的基本生活状况和目前的精神状态。接着,以一个初次拜访贝多芬的陌生人的眼光,再现了贝多芬的形象。最后,作者让主人公自己开口,袒露他的内心世界。

    以贝多芬对待厄运的态度为中心,从外表逐步深入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成功的表现出贝多芬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

作业布置

1、听贝多芬名曲,提高艺术素养。

2、像贝多芬这样“扼住命运咽喉的人”很多,结合自己的阅读和生活见闻,再举出一些例子来,并简要介绍他们的事迹。

  推荐阅读书目:《张海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吴运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霍金传》、罗曼•罗兰的《巨人三传》。

板书设计

                       音乐巨人贝多芬

                                          何为

              

                         凡人     伟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11: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