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习作教研论文 小学作文“三多”教学法初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20 22:2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就心烦!”这是流传在大多数小学生中间的口头禅。因此,如何消除小学生对作文的逆反心理,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依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进行了“三多”教学方法的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收获。现介绍如下:

一、多读书

唐代诗人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名句,使我们明白:小学生只有多读书,才能积累更多词句,才能更快地强化语感,丰富他们的语言,提高其语文素质。写起文章由仿例到独创,由厌烦写作到主动创作,逐步达到得心应手的写作境界。

首先,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和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现“多读”设想,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是关键。

1、教师利用生动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知识靠读书而获取,能力靠实践而提高。多读书、读好书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同时也是写好文章的准备过程。没有良好的语文功底,就写不出美好的文章。

2、创造条件,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班集体有选择地借阅大量书籍,并开展有一定目标的读书竞赛活动。使学生在读书活动中结合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不断掌握读书的方法、技巧。详细读与浏览读相结合,读书与笔记相结合,读书与写作相结合等。定期展示读书效果,运用激励措施,极大地调动了读书的自觉主动性,使整个班集体形成以读书为荣的良好习惯。为写作前期的准备奠定了基础。

3、培养学生认真刻苦读书的精神。以名人名家为榜样,让学生认识到认真刻苦地读书是事业成功的基石。“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也正说明这一道理。在书籍中求真知,与书籍交朋友。掌握知识多了,自己也聪明了。懂得这个道理,读书虽苦,苦中有乐,“苦尽甘来”,小学生具有刻苦读书的精神既可贵,又必要。

“读”是量的积累,“写”是质的飞跃,多读书才能厚积,多写才能速发。读与写是量变到质变的统一体。

二、多写

1、激发写作兴趣

(1)实物激发法。根据小学生对直观事物的兴趣特点,培养作文能力可以从实物描写做起。例如,上课时,教师用纸箱罩上一盆盛开的月季花。学生看到课堂上的纸箱,就会很自然地想箱中究竟是什么?(这样的课堂教学准备,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兴趣,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不必多讲,就让学生依次到堂上闻一闻,从感受气味去联想箱中之物是什么。然后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如果有学生凭花香猜中了箱中之物,教师就再进一步追问:“花是什么颜色?”让学生把自己所喜欢的花色说个淋漓尽致,没看到花时,已经完成了看到花的部分效果。教师看时机成熟,立刻拿掉纸箱,再一次进行指导观察。开箱前学生描绘的月季花可能五颜六色,但现在观察描述的是一个品种,一个颜色。通过对这盆花的形态、特点进行观察,对比个人的猜想,一幅奇妙的图画,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然后再指名描绘,比一比谁描绘的最好。有条件时,也可带学生到野外观察描写。这样的课堂效果使学生很容易消除对作文的逆反心态。教师如果能够及时而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使学生观察与联想相结合,详写与略写相结合,文章既言之有物,又言之有理;既言之有序,又言之有情。

(2)语言激发法

生动形象的语言点拨,能使学生心扉开启,豁然开朗,无疑是激发兴趣的好方法。假如学生在练习以人为主的文章时,教师有意识地配乐朗诵柯仲平的《母亲颂》,让学生感受作者笔下所表达的爱母之情。然后试着让学生以《我的……》为题,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的所敬重的一个人。教师仅在学生叙述时,给予鼓励即可,如果学生能把自己口述时的真情实感在作文中体现出来,也就完成了语言激发兴趣的教学目的。

(3)活动激发法

活动是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最快的课堂。若是白雪铺地的冬天,教师可组织学生堆雪人、打雪仗;若是繁花似锦的春天,教师可带学生去野游、搞野炊,让学生体验一下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自己烧火做饭,体验一些实践的兴趣。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组织有序,活动有重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意境和材料。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积累更丰富的感知材料,为习作提供充实的内容素材。

2、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多多动笔

凡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有一定的梯度,会构架小步子。教师指导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多多动笔、持之以恒,才会有丰厚的收获。

(1)善于观察。要学生调动各个感官,去感知周围的事物。如果观察一株花草,就要认真去看花、叶、枝、茎的形状、颜色,闻一下它的气味,从而全方位地了解这株花草的生存特性。若是观察一处景物,就要有选择地去看、去想,主要景物与次要景物的协调搭配,相互衬托;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等,写作中都应有所体现。教师要在学生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当好参谋,让学生在观察中,注意既要抓住事物的整体,有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学会想象,逐渐养成留心各样事物的习惯。留心观察、积累,才会使写文章有话可写,写作内容也会更为充实。

(2)勤于思考。思考解决的问题记起来就像巨石上的雕刻,经得起时间、风雨磨损。以物而思,知其形态,以理而思,探其规律,空洞的思考是不存在的。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为例。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身穿单薄的衣服,处在寒冷的冬雪夜里,独自一人蜷缩在墙角。她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取暖,直到最后被活活地冻死。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结合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赋予小女孩思想活动之中,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感人,更明确地揭示出文章的中心,直达作者的写作目的。如果脱离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去想象,文章的效果将会使人乏味。由此可见勤于思考对写作是何等的重要。

(3)多多动笔。依据善观察、勤思考所获得的材料,多动笔习作,才能使作文一次比一次美妙。没有天生的神笔妙手,只有多动笔练习,才能逐步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强化多写训练,引导学生把看到的事物,思考的道理,通过写日记、读书笔记、课堂小练笔等训练形式,来不断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作文虽然不能说笔不离手,但是多动笔无疑是提高作文技能的好方法之一。我们班的学生具有写日记的良好习惯。即使一周写三篇日记,每篇写200—300字左右,那么一个月写多少?一年写多少?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坚持写呢?日积月累熟能生巧。宏篇巨著就是从这潜移默化的点滴积累中产生的。

课堂教学不能停留在背教条上,作文教学更是如此。运用灵活而适合学生兴趣的训练方法,才能真正完成《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教学的有关要求。

三、多修改

修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技巧,是我们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写作是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修改则是作文教学的最高阶梯。一篇文章通过认真地修改,有补充,有删节,把初次写作尚不完备的语言内容经过加工提炼,使其更加完美。

1、自己修改。学生完成习作,要围绕习作要求来修改自己的文章。以《难忘的教训》这一命题为例。根据教材提出以下要求:第一,这次作文要记述一件事,并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写作要件交代清楚,布局谋篇是否合理,详略表达是否得当。结构层次、表达顺序都要合乎情理;第二、所写内容必须突出“教训”这一重点;第三、所述的事件应体现出为什么“难忘”;第四、作文开头点明中心,结尾要与开头相照应,重点在于点明接受了什么教训。

学生修改时,要根据以上提出的具体要求,对照修改,比一比谁修改的最好。给学生以修改习作的自信,使其全身心地“钻”入文章中去,对文章的词、句、段、篇,加工提炼,精雕细琢。

2、互评互改。根据学生作文能力的差异情况,合理组成评该小组,同学间按写作要求在一次进行修改评议。常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生发现别人作文中存在的失误要比发现自己的容易得多。出现不同意见是好事,可以相互研讨。集众人智慧,修一篇文章,效果的确不错。

3、教师批改。有机会时,最好选择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批改的方法。依据要求粗览整篇,细改句、段,点拨选词妙语,指明败笔之处;多肯定优点,少强调失误;多教给方法,少埋怨愚钝,多给予鼓励,少泼冷水打击。让学生总认为写作文是一种美化书面语言的高雅享受,一发不愿收笔,同时运用富有激励性的评语给学生注入主动写作的活力。从而使学生写作技能得到迅速提高。

近年来,“三多”作文教学法效果明显,我们班学生鲁静的《我的妈妈》和孙新玲的《难忘的教训》先后在《小学生作文报》上发表;张芳同学在《读写知识报》举行的“爱我中华”知识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在郑州市教育委员会、郑州市地税局和《郑州晚报》联合举办的“地税杯征文大赛”中,学生李森丽的《税,税!》获三等奖。徐梦雨荣获青少年主题教育“知荣明耻树新风”读书征文活动一等奖。徐向阳在金水区综合实践作业评比中《白菜叶子上的眼睛》荣获一等奖。

总之,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只要按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把“三多”作文教学法运用到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去,就会强化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较好地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作文教学的任务。

实践证明:“三多”作文教学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00: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