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族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水族馆》,感受乐曲所描写的水底世界的奇妙幻境,激发学生勇于想象的情感。
2、通过听、讲、看、动,奏等方法,启发学生积极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想象乐曲所描绘的五彩斑斓的水底世界。
3、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中不同旋律所描绘的不同意境,并用律动和演奏的方式表现海底动植物的形象,发挥想象力,创造属于自己的水族世界。
教学重难点:
1、听辨乐器的音色,感受并能分辨乐曲中的A、B两段音乐主题。
2、体会主题旋律的特点,并能用各种形式进行表现。
教学准备:
课件、彩带、板图
教学过程:
一、看视频导入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看完以后你告诉我:你有什么感受?
生欣赏并回答
师:是呀,水底世界真奇妙呀,不但有鱼儿吐泡泡游来游去,还有婀娜多姿的水草左右摇晃跳着舞蹈。
(师出示标题:小鱼吐泡泡、水草舞动)
二、学习乐曲《水族馆》
1、学习A段
1)师:说到水草跳舞,老师这里有两个音乐,请你们听一听,哪个音乐更适合水草跳舞。
(出示两段音乐,学生选择)
师:大家都选了音乐2,那么这段音乐最适合以下哪种图形呢?为什么?
生答。
2)师:说得真好,音乐轻柔多姿,好像水草在轻摇自己的身体,所以用曲线表示最合适。现在我们一起仔细的分析这段音乐,请你听一听,说说它的情绪是怎样的? 主要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节奏又是怎样的?(第1次听音乐A)
生答
师:嗯,这段音乐情绪轻柔、舒展、优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那它主要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答
师:对了,它的主奏乐器是弦乐器,还有钢琴和管乐器是伴奏的。那它的节奏是怎样的?是疏松的 还是紧密的呀?
生答。
师:哦,好的,我们一起看看是不是你们说的那样。(师第2次播放音乐,出示节奏谱)
师:真的如你们所说,它是一拍一个音,节奏是疏松的还是紧密的?
生答。
(师出示节奏,疏松)
3)师:对了,是疏松的。现在请小朋友们把小手拿出来,跟着音乐我们一起画一画这段音乐的图谱。
(师播放音乐音乐,在白板上画图谱)
4)师:多么美妙的音乐呀,你们瞧,这就是这段音乐的主旋律(出示主旋律)。这段旋律一共有几行?
生答。(4行)
师:有没有相同的?
生答。(第1行和第2行)。
5) 师:这里还有一个记号是我们没见过的?它叫“升记号”。“升记号”的作用呀是把这个音升高半个音。有了这个记号,这个音就有了一种不稳定性质。这里的升记号在“2”和“1”上。可是从前呀,有个粗心的演奏家,他在演奏这段音乐的时候把“#”记号给丢了,于是乐曲就变成这样了(师弹琴,生听)你们说,有“#”记号的旋律好听还是没有“#”记号的旋律好听呀?
生:有“#”记号的好听。
师:为什么呀?
生答
师:说得真好。有了这个记号,音乐有了摇摆的感觉,多了一份神秘的色彩,更能表现水草摇曳多姿的形象了。
师:下面,老师在钢琴上把这段旋律哼唱一遍,请你仔细听,第二遍请你轻声用”lu”来哼唱。
(师弹琴,生哼唱旋律。)
6)师:你们想不想表演一下这婀娜多姿的水草呀?
生答
师:那我们就跟着刚才画的图谱左右摆动起来,全体起立,请拿起你的彩带,哼,跳起水草舞。
(师播放音乐,生表演水草舞)。
师:这段音乐曲调柔和,表现了水草随着清澈的流水轻轻摇摆,好像跳起了婀娜多姿的水草舞,我们把它称为“A”。
2、学习B段
1)师:水草的舞姿吸引了许多伙伴的眼球。你们听,谁被吸引过来了呀?(第1次播放音乐B)
生答。
2)师:海底动物们都被吸引过来了,尤其是小鱼,一边吐着泡泡一边游来游去。请小朋友听一听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它主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节奏又是怎样的?(第2次播放音乐B)
生答
师:嗯,音乐情绪一下子轻快活泼了许多,就好像小鱼们在水草间吐泡泡做游戏。你知道它主要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钢琴。
师:那它的节奏呢?是疏松的还是紧密的?
生答
师: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们说得对不对。
(师第3次播放音乐,出示节奏谱)
师:从节奏谱上我们可以看出,一拍分成了4个十六分音符,节奏变得紧密了,这样的节奏型把小鱼游来游去吐泡泡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3)师:诶,老师要问了,小鱼吐泡泡是从上往下的呢?还是从下往上的?听完告诉我。
(师第4次播放音乐B,生听赏)
生答
4)师:果真如此,这是一段下行音乐,就好像小鱼在水草间从上到下窜来窜去吐泡泡。想不想变成小鱼表演一下呀?(想)
5)师:现在老师请你用这个动作表现小鱼吐泡泡,跟我做一遍。
(生跟随老师做小鱼吐泡泡动作。)
师:好,我们跟随音乐一起来表演吧,(注意哦,我们吐泡泡时要从上到下,慢慢下来哦。)
(师播放音乐,师生一起模仿小鱼吐泡泡情景。)
3、检验A、B
1)师:这段音乐就是“小鱼吐泡泡”,我们把它称为“B”。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看大家对刚才我们学习的两个主题音乐掌握得是否牢固,听这段音乐,说说“A”和“B”各出现了几次?它们的顺序是怎样的?
(师播放音乐)
生答
4学习A’、B’
1)师:嗯,小耳朵听得真仔细啊,“A”和“B”各出现了两次,而且这两次音乐是交替出现的。好,我继续考你们了,听听这段音乐,你说它跟哪个主题相似?想像一下这段音乐表现的是怎样的一种场景?
(师播放音乐A’)
生:水草舞动。表现了。。。。。。。
2)师:对,它跟A段水草舞动相似,表现了水草轻轻摇摆,小鱼在水草间游来游去做游戏。那这段音乐跟A段不同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
(师播放音乐A’,出示图谱)
生看图谱,回答
3)师:前半部分是水草舞动,后半部分是小鱼在水草间做游戏了。我们把它叫做A’。这段音乐中用到了一种特殊的乐器,就在这个曲线图谱中,你听一听,猜猜是什么乐器?
(生听音乐,猜乐器)
师:猜不到了吧,老师来告诉你,这种乐器叫钢片琴。(出示钢片琴)听说过吗?这是19世纪一位法国人发明的,它的音色跟铝板琴相似,属于击奏类的乐器。今天老师带了铝板琴,你们听,它的音色是清脆的还是深沉的?(清脆的)好,下面看好老师是怎样模仿演奏家为它伴奏的?这段音乐是往上的还是往下的?
(生听音乐,师进行伴奏)。
生答
师:这段音乐是往上的,为什么呀?
生答
师:对了,因为此时小鱼的心情非常开心,上行音乐更能变现小鱼此时的心情。你们想来演奏吗?(想)
师:好,老师选4个小朋友到上面来,其余小朋友请在自己的位置上用你的小手徒手画一画。
(生表演,师放音乐)
4)师:谁来说说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答。
5)师:不但你们高兴,小鱼和水草玩得也很高兴,可是天色渐渐暗下来了,你们听,接下来他们怎么了?它跟刚才哪个主题相似?
(师播放音乐B’,生想象)
生回答。
6)师:这段音乐与B主题“小鱼吐泡泡”相似,表现了小鱼和水草们成了好朋友,他们在一起快乐的玩耍。这段音乐跟B的区别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看图谱。
(师播放音乐B’,出示图谱)
师:哦,这段音乐一开始也是一段下行音乐,但最后却又上去了。就好像小鱼越游越远,依依不舍的离开水草回家了。所以我们称它为B’。
三、总结:
1)师:刚才我们欣赏的四个主题:“水草舞动、小鱼吐泡泡,做游戏,小鱼回家”是法国著名的音乐家“圣桑”创作的,这首乐曲就叫《水族馆》,选自《动物狂欢节》。最后我们完整的来欣赏这首乐曲,把这四个主题排一排顺序。
(师生一起听乐曲,排顺序)
2)师: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欣赏了法国圣桑的《水族馆》,还认识了一种乐器,叫什么呀?(钢片琴)希望大家在游玩水族馆的时候能够想起今天学习的这首乐曲。最后,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模仿小鱼游出音乐教室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