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7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察记录幼儿学习的方法的简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22: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廖信达
编者按:如今,观察评价幼儿的学习,是幼儿教师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尤其在幼儿自主主动学习的情景下,教师作为一个观察者、记录的角色就更重要了。但是,如何观察记录小朋友的学习,从哪儿入手,经常是教师们困惑的地方。廖信达先生在其《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一书中清楚地介绍了8种方法,教师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需要学习使用适合的方法。
每种观察法均有其特色与优缺点,在使用上也都有其特别的目的与需求,在此,介绍八种一般教保人员或研究者所使用的观察记录方法:
一、日记法(Diary Descriptions)
日记法是最早用来研究儿童的方法,早在一八九○年代,欧洲和美国就已急速发展且风行使用。它是用来记录小朋友生长和发展的数据,详细地记录了婴幼儿发展中的改变。使用日记法可以记下小朋友大致的发展情形,也可以将观察焦点集中在某一或几种发展的层面,例如,语言、社会、认知、动作技巧的发展。
日记法针对个别小朋友或团体进行长时间、反复性的记录,以了解小朋友身心发展的情形,是一种纵贯式的记录方法。由于需要长时间持续性的与幼儿接触,大部份的日记法均由小朋友的亲人加以记录,因此也常被认为是有偏见,不够科学的观察;当然,以当前教保小朋友的型态,婴幼儿的保母或托婴机构的照顾者,长时间地扮演照顾者的角色,也可利用日记法记录小朋友的身心状况,以作为抚育、照顾婴儿时重要的参考数据,也是用来与小朋友的家长亲沟通的重要依据。
使用日记法虽然可以取得个别小朋友长期的大量数据,但受限于人力,无法取得群体小朋友的数据,也由于少数的样本,无法用来推估所有小朋友的行为身心的发展。但它可以了解个别小朋友发展的过程,用来回答个别小朋友行为的特质或原因,确有其价值。
二、样本描述法(Specimen Descriptions)
样本描述法与日记法,都是描述性的记录方法,观察者将观察到的行为作忠实的描述记录。但样本描述的观察对象可以普遍化,不只限于单一小朋友或群体作持续性的观察。
样本描述记录的方式很简单,不需要使用特别的表格或辅助的工具。记录的内容对小朋友的某些行为,提供了丰富、详细而且顺序过程非常清楚的描述。观察所获得的内容是属于质的数据,能对幼儿的行为提供原始、清楚的记录,因此可以从中了解观察时间内幼儿行为的原因和其受到环境影响的情形。样本描述法所获得的数据,具有保管的价值,记录良好的数据有如把观察当时的影像作一次生动的出现,因此只要观察者有兴趣,随时可以针对其中欲研讨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但它的缺点是记录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人力,数据的整理与量化也是不小的考验。
三、轶事记录法(Anecdotal Records)
轶事记录是修正自样本描述法,使得观察记录较为简短容易的方法。观察者只要认为重要的或觉得有兴趣的幼儿行为,都可以随时随地记录下来。记录的时间通常是在行为的事后,正由于它的简单方便和事后记录,非常适合一般家长和教保人员的使用.轶事记录所得数据,不像样本描述法那么详细丰富,但它往往能掌握重点,记录到精要的数据。
四、时间取样法(Time Sampling)
时间取样作为研究者的使用,是一种实用且有效的方法,当然教保人员在适当的观察训练后也可以发展成为自身观察幼儿有利的工具。时间取样法在一九二○年代中期,由欧森(Willard O1son)用来研究儿童在教室中表示出习惯性紧张的一套方法。这种方法适合观察发生频率较高的行为。在特定的时间内定出较短的观察时距,并事先对所欲观察的行为分类并定义明确,如此可获得量化的数据。此法能在短时间内搜集到大量的数据,但无法得知观察时间内影响幼儿行为的原因和过程。
五、事件取样法(Event Sampling)
此法是针对幼儿特定行为的观察记录。对于幼儿的特殊行为或事件,例如,幼儿的争吵、打架、合作等发生频率较低的行为,所设计的观察法。
事件取样法对所要观察的行为要先界定清楚,例如,界定何谓“合作”,观察者随时等待幼儿,只要所欲观察的行为出现,即予记录。观察者一经判断的幼儿发生了合作行为,即开始记录,一直到行为结束为止,因此记录的内容乃依事件为主,详细忠实地记录该事件。它所关心的是事件自身的特征,而非像时间取样关心的是事件是否存在。
事件取样记录数据的方式,一般以描述性属于质的数据,有时也配合已发展出来的查核表来计算行为的数量。它和时间取样法,都是在研究幼儿行为时被研究者认同使用的主要观察方法。
六、检核表法(Check Lists)
检核表非常容易使用,用途也非常多,举凡我们日常的生活,或对幼儿和其环境有关的事项,都可以检核表来检枧,它最基本的目的是提醒观察者去注意到他们认为值得留意的行为是否出现。
检核表是用来决定行为有无的有效方法,但它无法提供有关行为描述的数据,当然也无从了解行为的频率和行为持续时间的长短。但由于它的快速和容易使用,也常为教保人员所常用。
七、评量表(Rating Scales)
评量表是对一特定范围幼儿的行为,先将行为之好坏、多少或强弱等,作一数量化的程度区分。例如,评量表中设定有从“经常”到“从不”或从“非常好”到“有待加强”分成三个、五个或七个等级,再由观察者依平时对幼儿的印象或当场对幼儿进行观察,作判断性的评量。
评量表在幼儿园所的使用十分普遍,它可以大量又快速地评量小朋友在各方面发展的状况;但也因评量者对评量项目的定义,常受限于主观的判断,再加上经常仅凭印象而非当场观察,而容易造成评量的偏差。
八、范围单位分析(Field—Unit Analysis)
范围单位分析是由Roger Barker和Herbert Wright(1951)的工作发展出来。Barker和Wright耐久以来便提倡样本描述是坚持行为过程最好的方法——持续性行为和此行为发生时情境的记录。在研究幼儿行为时,样本描述法最主要被批评之处便是:需要时间去转换记录、加以编码,而后再整理数据以便分析。而范围单位分析是当行为发生的时候,将行为分成许多连续的单位,并提供现场的编码记录来代替。这个方法主要用在儿童发展研究,是从生态心理学茁壮出来的,生态心理学是一个研究个体和环境之间互动关系的方法。范围单位分析已经发展成许多不同的观察系统,它可以因应一般使用上的需求,是一个完整和省时搜集资料的方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3 17: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