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过电影《刮痧》的人都知道,这是一部反映中西文化差异的影片。姑且不谈这个,但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三记耳光”——丹尼斯为争夺游戏机而给同伴的一记耳光,父亲许大同因“给对方家长面子”而给儿子的一记耳光,儿子又以父亲的“打是亲,骂是爱”为由给同伴的再一记耳光。这三记耳光不只重重地打在影片当事人的脸上,更重重地打在电影荧屏前每一个人的脸上。
由此,不得不引发我们对中西家庭教育差异的考虑。
的确,在每一个中国人眼里,儿子先动手打人,事后又不肯认错,在双方家长在场的情况下,父亲打儿子一巴掌的“给对方面子”的理由也是情有可原的,甚至是理所当然的。另一方面,“打是亲,骂是爱”一直就是中国千百年来的一句古训,说的是因为关心所爱的人,对他的错误行为加以指正的方式,所谓的“爱之深,恨之切”。错在哪里呢?关键在于对方并不是中国人。
在西方国家,拿许大同的朋友兼上司昆兰来说,他的观点是小小朋友间打打闹闹在所难免,家长何必大动干戈,许大同打儿子就是不对,说“给他面子”只是幌子而已。西方人把人身权利看得重于其他,认为那是绝对神圣不可侵犯的,更何况对一个毫无反抗能力的小孩。他们从来就不会认为打和骂与亲和爱之间有什么联系,他们的家庭教育里当然也就不会出现类似的字眼。
中西家庭教育存在的差异不言自喻,又岂止表示在这些方面。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一个故事,一个分苹果的故事。
一位西方著名人士说,他小时候,妈妈买了一些苹果,兄弟两个都想吃最大的哪个。他的妈妈就笑着说:“你们来竞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2块,你们2人一人一块各自负责修剪,谁干的最快最好,谁就能得到它。”结果他赢了,并懂得了一个道理:要想得到好的,就必需努力争第一。这很公平,你想要多少,就必需为此付出多少代价!
而一个中国犯人也说道,小时侯,他的妈妈拿来几个苹果,大小不等。他一眼就看中了那个又红又大的,这时弟弟说了他想说的话,结果被妈妈骂了一顿:“好小朋友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他人,不能总想着自身。”那个犯人就灵机一动改口说:“我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结果他受到了妈妈的奖励。从此以后,他学会了说谎,然后开始不择手段。
同样是分苹果,但结果却不一样。
外国的那位母亲选择了让小朋友用自身的双手来获取自身想要的东西。而那位中国母亲,却让小朋友用虚伪的话来换取他们心中想要的东西。
这样的例子屈指可数,在中国亦屡见不鲜。究其根本原因,怕是中西家庭教育动身点的不同导致的吧。如此种种,足以让我们对家庭教育重视起来。
与此同时,中西学校教育也存在很大的区别。
最大的区别在中国培养的同学只注重“解决已知问题”,而西方等国家,主要培养的是同学“探索未知问题”的能力。
这个道理的最佳明证莫过于一位中国母亲携小朋友赴英读书的经历与体会。
他们为小朋友选择了英格兰一所中学就读。小朋友刚入学时,就碰上连续三周的游泳课,还是租用私人游泳池上课,这让小朋友和她母亲都感到新奇。更让母亲感到新奇的是,她每次遇到校长,校长都是问“你的小朋友快乐吗?”,从不问小朋友的学习效果什么的。于是她转而问小朋友,小朋友重重地点了点头并说:“我觉得上课好像在玩游戏。前几天在上数学课时,我们就学去买东西”。小朋友一周只要做一次家庭作业,你说她快乐不快乐?学校家长会的气氛也热烈而融洽,老师对同学都是以肯定和鼓励为主,效果单评语也多为建设性的,从无中国式“排行榜”的尴尬。英格兰的中学,很多科目都可自由选修,家庭作业也多般要同学到图书馆找资料写报告。英国的老师并不以诱导同学读书为己任,认为那是家长与小朋友去沟通的问题。然而他们却很重视对同学进行“山野教育”,让同学经受磨练,训练同学的体能、冒险精神和生存能力。
读罢难免让人心生羡慕。看看,我们都是怎么过来的:12年的寒窗苦读,堆积如山的作业,无休无止的考试。耐久以来的压力已使得我们学会缄默,并且逐渐变成习惯;使得我们不会说话,只会默默承担这一切。这种填鸭式的教育,该谋杀了多少人的才气与个性啊。
然而怎么办呢?这是在中国。你的出生地决定了你必需背着繁重的书包上学;又必需按时完成作业,不允许出错;必需为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埋头苦读。难怪在我们的中同学作文里,会有这样的字句:“大清早,家中就传出一阵杀猪似的惨叫,‘哇!妈,你干嘛不叫我?还有15分就上课,我死定了!’说完,我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学校奔去”。
固然,中西教育的这种差异一定程度上是由中西文化差异所引起的。我们不能说一定可以消除这种差异,但至少,我们可以使这种差异小一点,再小一点。因为,那正是我们需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