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适合于 2~3 岁儿童的玩具和游戏资料探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22: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 要] 适合于2~3 岁儿童的玩具和游戏资料问题一直是幼儿教育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探索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2~3;玩具;游戏资料;价值
一、问题提出
众所周知,国外十分注重掌握0~3岁这一个体超速发展的关键期,也十分注重对儿童实施早期教育并使儿童能活泼、健康地发展。但关于如何为2~3岁儿童提供玩具和游戏资料的研究尚未得到重视。在我国由于对0~3岁婴幼儿教育的理论研究较少,婴幼儿教师在这方面的工作处于一种盲目状态。因此,协商婴幼儿教师学会依据2~3岁儿童的年龄特点,正确地选择适宜的、丰富的玩具和游戏资料,适时、适度地予以提供,促进幼小心灵的发育,促进婴幼儿健康生长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幼儿园实施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践模式的需要。
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我们认为有两方面价值:一是理论价值。可以使学前教育的有关理论更加具体,更有实效,满足幼儿园实施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践模式的需要。二是实践价值。第一,协商和引导教师学会选择玩具,配备游戏资料,挖掘现有玩具和游戏资料的多种教育功能,特别是掌握如何为2~3岁儿童循序渐进地、科学地提供玩具和游戏资料,使儿童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与进步,促进每个婴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第二,促使教师教育观念向教育行为转化,提高其施教能力;促使教师深入了解婴幼儿的发展需要,提高其研究和反思的能力;促使教师通过对玩具和游戏资料的研究获得相关的技能,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认识上的升华
(一)对“科学提供玩具和游戏资料”含义的认识和理解
要科学提供玩具和游戏资料,必需在尊重儿童年龄特点和客观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的前提下,以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目标为主要依据,以观察、了解到的本班婴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为依据,以满足婴幼儿的需要、兴趣为切入点。要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要有选择,适时、适度、适量,并将工作重点落实在具体的科研实践中,以防止理论与实践相互隔离的现象。
(二)科学提供玩具和游戏资料的基本原则与指导战略和方法
基本原则:尊重儿童年龄特点的原则;目标性原则;需要性原则;兴趣性原则;计划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操作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平安性原则。
教师与婴幼儿互动的战略和方法:主动观察法;适时等待法;巧妙示范法;恰当参与法;解决困难法;改变缺乏法;打破常规法;一物多玩法;同伴学习法;积极肯定法;有效鼓励法;激发想像法。
(三)婴幼儿对玩具和游戏资料探究的时间不同,有规律可循
实践中我们发现:小朋友们对玩具和游戏资料的“特殊性探究”的时间是不同的,是有规律可循的,能否了解和掌握儿童学习和发展的规律,是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重要表示。掌握了这个规律有利于教师面向全体,照顾更多的婴幼儿。因此,教师要善于掌握对小朋友们游戏进行指导的时机。教师可以针对小朋友与玩具和资料的相互作用以和可接受的克服困难的最长和最短的不同时间,科学地分配自身与不同小朋友互动的时间,科学地实施自身的教育行为,从而减少对小朋友自主游戏和有益探索的不必要干扰。
(四)各种玩具和游戏资料的教育作用各有偏重,玩具资料的提供顺序应与婴幼儿的心理需求相适应
“幼儿游戏往往依赖于具体的游戏资料或玩具来进行。幼儿年龄越小,对游戏资料的逼真性程度要求越高”。“虽然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幼儿的游戏资料,但是玩具是现代社会儿童游戏时所经常使用的游戏资料。因此,有无玩具或游戏资料也经常成为人们判断幼儿是否在游戏的一个指标。”(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然而,有了玩具和资料只是给幼儿的游戏提供了一个游戏的必要条件,并不能完全说明幼儿肯定就能够获得最佳、最理想的发展,因为这里还有教师或其他成人等在幼儿游戏时的支持、启发、引导等作用,对玩具和资料的提供也需要控制。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各类玩具各自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内在的规律性。如:电动玩具由于操作简单、造型漂亮、声像并茂,具有吸引婴幼儿注意力、缓解婴幼儿情绪等作用,很适合吸引刚入园的婴幼儿;建筑类玩具由于它自身变化多样、玩法随意、适宜年龄广泛,有利于儿童发明性的发挥,适合长期提供;运动游戏类玩具自身娱乐性比较强,适于发展小朋友的大肌肉动作和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以和勇敢、坚强等良好性格的培养,是儿童身体健康生长的必需,适合长期提供;益智类玩具对开发儿童的智力、协商儿童学习各种概念、解决各种问题、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依据儿童的不同发展阶段分层次地提供;各种角色游戏类、扮演类玩具能有利于培养同情心、满足儿童模仿和扮演的欲望、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可以依据儿童的兴趣需要适时提供;美劳游戏类玩具主要发展儿童的视觉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想像力和发明力等。
因此,教师应针对儿童各个阶段的不同需要提供不同的玩具和游戏资料,以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从而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五)教师必需遵循的要求
1.教师要善于打破固有观念,挖掘各种玩具的教育功能,相信小朋友们的能力。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过去认为有些玩具是4~5岁小朋友们才干玩的,实际上2岁多的小朋友一样也很喜欢且能玩得很好。因此,教师一定要敢于放手,让小朋友们在玩中学,玩中发展。某些玩具不一定只适合某一个年龄段,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教育功能,使这些玩具和游戏资料在不同时期、不同年龄发挥不同的教育作用。另外,教师要善于深入发掘玩具的教育作用,使其功效充分地发挥出来。
2.教师在为小朋友们提供玩具和游戏资料时,不可忽略某些细小的环节。例:小乌龟玩具,虽然它外表看上去色彩鲜艳、形状可爱,但开始提供时小朋友们却不予理睬。寻找其原因后我们发现:玩具和游戏资料的配备上存在着某些缺乏——原来的绳子太短了。当我们延长了绳子的长度之后,小朋友们立刻就由基本不予理睬到非常喜欢了。由此可见,为小朋友提供玩具和操作资料时决不能有任何忽略。
3.教师要努力为小朋友们提供操作性强的、富于变化的、具有两种以上功能的玩具和游戏资料。我们在实验中惊喜地发现:小朋友们非常青睐操作性强的玩具和游戏资料。如:踏踏米拼图,小朋友们可以把它当拼图玩,可以把它当地垫坐,可以当建筑资料的辅助资料等等,小朋友们始终对其兴趣盎然。由此可见,操作性强、富于变化、功能多的玩具和游戏资料是小朋友们的最爱。
4.教师每周应为儿童提供的玩具和资料的种类至少在四类以上。首先要保证运动游戏类、建筑游戏类、益智游戏类、角色游戏类玩具和资料。因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四类玩具是小朋友们关注程度比较高的。其次是美劳类游戏和扮演类游戏资料。另外,教师还应注意灵活掌握时机,和时调整提供的玩具和资料,以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从而达到促进每个婴幼儿富于个性地发展。
(六)教师应重视儿童独立性的发展,促进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
独立性的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上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果的集中表示。我们注重引导教师转变成人心中那种“小朋友还小”的认识,尊重小朋友的差异,注重教育的内容(选择小朋友力所能和的事情让其自身做,满足小朋友“自身来”的独立愿望)和教育的技巧(有趣的游戏方式),以防止发生成人与小朋友之间的对立,防止小朋友养成执拗或懒惰、依赖、没有独立愿望的不良性格,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
三、实践上的探索
(一)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四个主要途径
一是学习理论;二是研究、挖掘自身和其他教师的经验;三是引导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检验获得的理论,不时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提高对实践的自觉意识;四是聘请业内专家亲临幼儿园指导。
(二)探索2~3岁儿童选择玩具和游戏资料的特点
通过对北京市11所幼儿园以和对本园家长为2~3岁儿童提供玩具和游戏资料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2~3岁儿童选择玩具和游戏资料的特点是:最喜欢的玩具种类是运动游戏类、建筑游戏类。比如,小朋友普遍对滑梯、转椅、塑料“木马”、皮球、小猪车等运动性游戏玩具极其关注,达到非常喜欢的程度。另外,小朋友对各种类型的积木普遍非常喜欢;对益智游戏类、角色游戏类玩具比较喜欢。而小朋友对美劳玩具资料的关注程度只是一般或不关注。特别是美劳玩具资料中的橡皮泥、油画棒,小朋友根本不予关注,成为各个幼儿园为小朋友提供的所有玩具资料中小朋友最不感兴趣的玩具和资料。另外小朋友们对玩法单一的镶嵌玩具和只有一种功能的电动玩具也基本不予关注。
由此可见,美术劳动类游戏资料是不易在小朋友入园初期为幼儿提供的,而运动类、益智类、建筑类和角色类等四大类游戏资料则应是必备的。
(三)通过观察2~3岁儿童利用玩具游戏的表示与特点,教师学会调整自身的教育行为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是儿童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通过对幼儿的表情、动作、角色扮演、言语和所使用的资料等外部行为的观察,可以判断幼儿是否在游戏。教师只有掌握儿童学习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并在与儿童的交往和教育过程中研究儿童的发展,才干全面正确地了解儿童的发展,有效地调整和实施相应的教育行为。比如有个幼儿是个性格比较内向、做事较有耐心的小朋友,他在玩拼帆船的图形时遇到困难,教师没有马上给予协商,而是等到幼儿所面临的难度是小朋友通过努力也难以解决时,为了防止小朋友失去对拼图的兴趣和焦虑不安,教师才和时给予相应的支持和指导,并且不是采取简单的、直接告诉小朋友答案的方式,而是通过语言指导提示、适当参与等方式来协商小朋友克服困难,直至胜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儿童玩拼图的具体情况,根据小朋友游戏的表示与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了相应的指导战略,主动、积极地调整自身的教育行为,实现了教师有效支持、指导儿童活动的目的。
(四)以调研为基础,实现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结合
为了了解家长为小朋友提供玩具和游戏资料的现状,以便逐步寻找家园一起配合为2~3 岁儿童科学提供玩具和游戏资料的有效做法,在开学初,我们对实验班的婴幼儿家长发放了一份调查询卷。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
1.家长为小朋友提供的玩具与婴幼儿所喜欢的玩具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家长提供的玩具多以车、积木、拼图、绒毛玩具、滑板车、球等为主。其提供的玩具比例分别是:益智游戏类玩具占30%;建筑游戏类玩具占27%;运动游戏类玩具占20%;角色游戏类玩具占13%;美劳游戏类玩具占8%;扮演游戏类玩具占2%。
2.家长在为小朋友提供玩具时,希望能够满足小朋友的要求,但往往只是基于成人的经验,没有充分考虑小朋友的需要。
3.小朋友较长时间玩一种玩具,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的兴趣和情绪。
4.小朋友收拾玩具的情况是:自身收好玩具的占15%;在家长指导下收好的占62%;扔下玩具就干别的事情,后由家长收好的占23%。说明家长能有意识地培养小朋友的良好习惯——玩完玩具要收好,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因为2~3岁婴幼儿是养成良好秩序的关键期。假如能在儿童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重视培养小朋友的良好习惯,促进其良好习惯的养成,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5.从小朋友最喜欢的玩具调查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小朋友经常玩和比较喜欢玩的玩具和游戏资料是建筑类玩具(占六大类玩具中的50%),这与家长为小朋友所提供的玩具和游戏资料种类所占的比例 (建筑游戏资料占27%)之间的差别是非常悬殊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就儿童的玩具选择方面对家出息行系统的指导,这是非常必要的。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有针对性地为家长举办教育讲座,召开相应的研讨会、座谈会,一起研讨家园教育的有机结合,受到家长的欢迎。此外,我们依据本课题的研究重点进行探索并整理出了一套《为2~3岁儿童科学提供玩具和资料指南》。(本课题组成员:韩平花、马丽萍、王红艳、吴静、高春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3 14: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