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4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如何观课评课的点滴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2 13:3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前,有几位博友在谈如何听评课的问题,心里有所触动,遂觉得想写点什么。

提起听评课,我们做老师的并不陌生,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听评课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因为不管是要让别人听课还是要去给别人评课,自己都要精心准备,不容大意。也许,我们做老师的最紧张的事情之一就是上公开课,面对苛求完美的专业和非专业的挑剔眼光,你往往会有一种莫名的焦虑。也许最难为情的事情之一就是听评课,作为教研组内的同仁,碍于情面往往都是避重就轻,多说好话。所以,在听评课这件事情上真的可以说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把赞美送给了别人,把苦水留给了自己。

其实,这种磨砺对教师的成长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还是很有好处的,很少有老师在专业成长道路上是一帆风顺的。对于这我是有亲身经历的,回想起自己十年从教之路,从刚站讲台时的懵懂无知,到组内公开课的语出惊人,再到校级公开课的形神兼备,这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全凭自己摸索和付出。而其间的批评也是很多很严厉的,当时的年轻的我只能选择默默承受和面对,并坚韧地彳亍着。所以,不管别人怎么对你的课说三道四,你都要相信别人为你指出不足可以促进你的更快成长,而你自己要有信心和毅力。

事实上,为什么我们的上课老师(被听课的老师)会有如此大的压力?原因在于我们的听评课制度存在着弊端!在我们学校里,听评课既是一种个人行为,又是一种教研组的集体行为,甚至是某些领导的教学管理行为。作为个人专业发展的行为,听评课主要是借鉴与学习的价值;作为教研组的集体行为,听评课大多是要提供研讨和探索的价值;而学校领导们的听评课有带有督导和管理的性质。每个人好学善思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每个学校的教研组的听评课的教研氛围也是不同的。有的学校听评课的现场让人胆战心惊,几近窒息;有的学校教研组听评课却能做到开诚布公,其乐融融。形式不同,效果可能也不同,但我觉得听评课要本着“对事不对人”的态度,让上课的老师和评课的老师都能放下思想包袱,以诚相待,共同为了课堂质量提升而努力。

针对这些传统的听评课的弊端,近年来有些专家提出了对于听评课新的理念和方法。如上海华东师大的崔允漷教授提出的“课堂观察”方法,把传统的听课改为观课,并开发出课堂观察量表,细致而繁琐,且在操作时较费人力。课堂观察主要包括学生、教师、课程和课堂文化四个维度,旨在通过观察课堂上所发生的活动、事件、行为来评价课堂的效果,以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这种课堂评价方式把传统的“听课”改为“观课”,在我看来是个很大的进步。不知道为何传统的叫听课,或许是传统课堂是教师讲授为主,所以主要在于听,听授课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但以新的课改理念来看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所以要观课,除了观察教师的课堂行为,更重要的是要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把听课改为观课,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包含着教育理念的转变。但这种观看方式操作起来很麻烦,而且课堂文化这一维度以及师生内在心理活动着实难以观测。成都教育学院的陈大伟教授提出观课议课,充满着从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人文关怀,也多了许多平易态度与民主氛围。把评课改为议课,一则意味着听课人与讲课人学术地位的平等,改变传统的评课活动中讲课人处于弱势地位的局面;二则意味着议课活动是仅仅是针对这节课的活动,不是针对讲课人的活动,并且议课时是真正讨论这节课的诸多建设性意见和完善措施。所以,陈教授在听课前一般会了解上课的基本情况,包括学情、上课目标等,课后会与讲课教师倾心交谈,倾听他们设置某个教学环节的初衷,有无更好的措施,等等。这种观课议课其实是创设了一种民主、友好的教研氛围,是对传统教研活动中听评课高耗低效现象的有力矫正。王荣生教授是上海师大的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研究,他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对传统课堂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课评课的侧重点。他从传统语文课堂中出现的诸多不顾课文内容,不顾课文文体等非科学语文教学现象中,点出了传统语文课堂听评课过于关注教师的教学方式,而对教学内容关注不够,以致说明文也能上成语文鉴赏课、教师的文本理解偏差太大、语文课声光电很热闹、拓展延伸无边际等弊病。其实,这是很多学科的通病,听评课很关注教师的表演才能,听课者往往更关注教师的教学才能和教学技巧,“教得好”是大家的共同的课堂审美标准,而这种“好”又往往是技能层次的。所以,王教授极力主张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观课评课,以内容来定教学,是对当时浮躁的语文教学的极力驳斥。

不同的专家可能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方法也不一样,我们也经常听人说“教无定法”,到底教学该不该有“法”?评课到底该有什么样的评价标准?我们首先要明白,教学就是一门艺术,而课堂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无限可能性。就如绿茵赛场的魅力在于足球是圆的,一切皆有可能一样,课堂也是因时、因地、因人、因内容等不同而造就的精彩。所以,如果用刻板的、不科学的条条框框去评价课堂,无疑是愚蠢的。但课又不是随随便便上,总会有个好赖的标准,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让我们静心思考几个常规问题:

——我为什么要上这节课?依据何在?

——这节课的内容需要我怎么上?我怎样把握?

——我是怎样上这节课的?课堂效果如何?

——学生这节课是怎样学习的?学习效果如何?

——学生上不上这节课有区别没?区别在哪?

王荣生教授说上好课的最低标准是教师知道自己讲了什么,最高标准是教学内容合乎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确实现实中有些老师不知道自己上课讲了些什么,只知道自己上完一节课,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须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有明确的认识,要符合课标要求,是从课标细化出来的,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符合他们的认知起点和认知规律。在此基础上再寻求教学环节的合理设置、教学问题的设计、课堂活动的设计、作业的设计等等。而且,在课堂上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并有相应的评价任务来进行检测和评估。试想,如果一个老师不知道自己讲了什么,也不知道学习学了什么,那么课堂岂不是误人子弟的地方吗?如果教学方法属于“技”的范畴,那么教学规律就应属于“道”的范畴。教学方法可以允许教师有创造的空间,但一些都应合乎教学的规律,这些教学规律包括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内容要合理、教学环节要科学、要考虑学情、要监测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教学节奏要合乎学生认知规律、课堂氛围要民主和谐,等等,而所有这一切都是指向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这一最终目标的。

因此,对于观课评课我有如下几点看法,以供切磋:

一、观课评课应形成一种良好的教研氛围,观课应细致、全面、准确,评课应不避嫌、不敷衍、不空论,真正共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课程建设而努力。

二、观课既要观老师的教学活动也要观学生的学习活动,而应以后者为重心和落点。“教得好”和“学得好”二者的关系要协调好。

三、观评课活动中尝试用“教学评一致性”来评价课堂教学,来研究如何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和效果,进而增强课堂教学的理性成分(科学成分)。

四、观课评课作为专业性较强的活动,各个学科的特点不同,不应搞“一刀切”,不应以教学管理职能代替教学诊断功能,更不能抵销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五、观课评课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在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觑,也须苦练成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3-22 13:33:5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如何观课评课的点滴思考

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余昆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3 11: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