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游戏适合孩子—《抬花轿》案例实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19 17:3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游戏适合孩子—《抬花轿》案例实录
  案例背景:
  民间游戏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游戏,有着广泛的运用,同时民间游戏能对幼儿成长发展有着很多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成长。不少民间游戏都具有健身的功能。如抬花轿可促进幼儿手部和腿部力量的发展。还能在游戏中愉悦心情。

  案例实录一:
  今天的晨间活动,我选择了让孩子玩“抬花轿”的民间游戏,我先和另一位老师示范抬花轿的做法,我边说边做:先用自己的右手握住左手手腕,然后再用自己空的那只手去握住对面老师的右手手腕。这样做好小花轿以后半蹲,再请一个幼儿将自己的两只脚分别跨进我和配班老师做成的轿中,两手分别扶住我们的肩。然后我们就抬着幼儿走了起来。孩子们看着我们的表演很好奇也很期待,于是我就让孩子们两两一组,学做互相握手的方法,虽然不是一下子学会的,可几次以后孩子们掌握了互握手的方法。接着就让孩子们自己三个一组进行抬花轿,孩子们可高兴了,迫不及待的玩起来了,我也随时注意孩子们的动态,魏骏皓、严伟皓、何鑫一组成功了,两个男孩抬着何鑫走着,何鑫坐在“轿子”上开心的边笑边说:“严老师,看我们。”可我也听到了这样的声音:“老师我的手痛到,我的手拉不住了,我们抬不起小朋友……”放眼望去,能像魏骏皓、严伟皓、何鑫一组成功的孩子不多。原因何在:孩子小,手部力量达不到能抬起一个小朋友。而魏骏皓、严伟皓是班中属于又高又大的男孩,所以能抬起小巧的女孩何鑫。大多孩子抬轿不成功,也就没兴趣玩了。这次玩“抬花轿”不太成功。

  案例实录二:
  上次的抬花轿游戏玩的不成功,那难道就这样放弃这个民间游戏了吗?传统的“抬花轿”是两个人抬一个人,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有点难度。因为孩子的力量达不到。为此,我们也进行了讨论,最后得出借助材料进行游戏,那就是用四根竹竿围成一个方框,中间用牢固的麻绳缠成网形做成一顶“轿子”,孩子玩耍时由四个小朋友握住竹竿的顶端,一个孩子坐在麻绳上。这样就有两个人抬一个人变成四个人抬一个人,由原来的两个人承受一个人的重量变成四个人承受一个人的重量。孩子们看到这个新玩具很惊奇,当老师告诉他们是“轿子”时,就很想试一试了。于是我就和孩子讲解了“轿子”的玩法后,他们就自己五个一组玩起来了,这次我听到了这样的声音“老师我们抬起来了,我们也抬起来了,真好玩……”孩子们沉浸在快乐之中。忽然我听到雪儿一组唱起了“四个朋友抬花轿……”的歌声,听到歌声我表扬了他们。想不到的是,黄梦莹走到我面前“老师,在中班时我们讲过‘大灰狼娶媳妇’的故事,现在我们有轿子了,来表演那个故事吧!”呀!孩子们真聪明,他们把学过的歌曲、故事,根据自己现在玩的情况进行了创编,使“抬花轿”这个游戏又增加了趣味性、情境性。可以说用了新材料后孩子们是真正投入到“抬花轿”这个游戏中了。

  案例分析:
  1、孩子们的第一次玩“抬花轿”可以说是不太成功的,从幼儿实际玩的过程中可看出,传统的“抬花轿”游戏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是不太适宜的,这是由于孩子年龄还小,无论是手部的力度还是身体的平衡性,幼儿都达不到。教师是幼儿民间游戏的伙伴,是幼儿的引导者,当孩子玩游戏出现问题时,作为老师就要反思游戏的规则、玩法,材料是否适宜孩子,并找出导致问题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根据幼儿年龄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展游戏,同时注意调节游戏的难易程度和活动量的大小,以符合幼儿现有的活动水平。
  2、孩子们的第二次玩“抬花轿”可以说是玩的不亦乐乎,玩的有新意。这次是在老师为孩子们提供了自制的“轿子”基础上游戏的,轿子的出现让孩子耳目一新,激起了孩子游戏的兴趣,实际的操作由原来两个人抬一个人变成四个人抬一个人,降低了游戏的难度,增加了幼儿玩游戏的信心。孩子喜欢游戏了,才能进一步去创新游戏,如孩子会在游戏中加入歌曲,给游戏赋予情境性,进行“大灰狼娶媳妇”的表演。孩子们有如此的变现,归功于自制的“轿子”。因此材料的适宜是孩子是否能喜欢民间游戏的重要因素之一。
  民间游戏有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孩子们,它的随意性,它的情境性给了孩子们很大的想象空间和创造领域,教师应充分地关注并时刻给于支持与鼓励,如此才能由原来的传统继续创新使之传下去。

锡北镇寨门幼儿园 严九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22: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