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交通安全法规从小抓起小班家长家教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13 18:17: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交通安全法规从小抓起小班家长家教体会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子女上幼儿园的家长通常较为关心孩子的吃喝营养、在校表现等家、校内因素,但是往往忽视了对于子女在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活动区域,即在户外活动时的交通安全的教育。以下就以我在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例来分享一下个人对子女交通安全教育的体会:
  第一,家长要为自己的子女选择合适的户外活动场所。有一次,我的孩子在小区内的路上玩耍,也许是几天的阴雨天气压抑了孩子好动的天性,她兴奋地尖叫奔跑,不知不觉与我拉开了有几米远的距离,这时突然从转角处开出的电动车朝孩子迅速接近,我边赶上边喊小心,但孩子却还是似乎没有听见,直到电动车被迫减速停下,孩子才睁大惊恐的眼睛,但直到此时,孩子仍然没有作出合理的规避动作,这件事让我心有余悸了很久。所以孩子在户外活动玩耍的时候,家长要尤其注意观察周围的交通状况。如果在各类小区附近尤其要注意孩子的活动区域不要涉及机动车干道和非机动车活跃路段。由于孩子活动轨迹随意性大,也让其他交通参与者很难对孩子的运动趋势作出合理预判;再加上孩子自身对于危险的身体本能反应机制也不健全,孩子往往无法合理迅速避让,更增加了其活动的危险性。因此,合理选择孩子的活动场所及专人细心陪护就显得异常重要。
  第二,选择合理的天气条件进行外出活动。因为我自己也是通常是驾车出行,明显感觉在雨雪雾霾天气中视线变差许多,有一次孩子正撑着伞外婆家的门口空地上玩耍,因为雨下得较大,我在停车前看不清伞下的孩子,所以不得不摇下车窗观察,当发现伞下的孩子后,我只能大声让孩子赶快离开我的停车区域,并重新观察停车位置。所以身为孩子看护人的家长应该让孩子尽量不要在较差的天气状况外出行走活动,又如低温会增加人的反应时间,这在老年人和幼儿身上体现更为明显。而雨雪雾霾等天气状况,由于能见度较低,也对人的视距和视觉清晰度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我个人的建议就是即使有成年人陪同,在恶劣天气状况下也要尽量避免孩子的出行(尤其是步行)。
  第三,培养良好的行走习惯。我每次在与孩子一起步行的时候,会让孩子走人行道靠内侧的一边,而绝不允许其在非机动车车道内行走;过马路的时候,也会让孩子慢慢学习红绿灯的基本交通规则,同时口头讲述“红灯停,绿灯行”等小口诀并让其模仿,在下次需要马路时,提醒其走斑马线并注意红绿灯的变化。孩子现在每次坐在车里看到了我在等待红灯的时候总会说“红灯不能去,绿灯才能走”,我觉得这样的教育还是初步达成了教育的目标。在交通拥挤或者红绿灯交替速度较快的路段,我还是不会选择让孩子自己步行,因为孩子的行动速度还是明显跟不上成人的步伐。当然,我首先会避免带孩子参与交通繁忙的路段,选择更为安全和从容的路口或地下通道(过街天桥等)横穿马路。
  第四,注意养成良好的乘车习惯。在乘坐私家车的过程中,一定要尽量让孩子系好安全带或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同时最好要有除司机外的其他成人在一旁陪护。我每次在上车前总会给孩子系好安全带,而乘坐公交车或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的时候,也要注意我们孩子是否坐好,避免被成人拥挤;也不要让孩子在乘车时候玩玩具或吃东西。有一次孩子坚持要坐公交车,而这次出于好奇,她又坚持要自己站着拉住扶手杆,可刚没站多久,公交车一个刹车就把孩子甩离了她站立的位置,幸好父母都在前后保护,才避免了孩子受到伤害,我们也抓住机会对孩子的任性进行了教育,自此之后,孩子乘车再也不再任性做出这样的危险举动了;这个经历也给了我们家长以教训,千万不能在孩子安全方面存在任何的侥幸心理。所以,家长在和孩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时候不能盲目遵从孩子的不合理请求,这不仅关乎社会公德的问题,更与我们孩子的安全息息相关。
  总之,我觉得对子女的交通安全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也不必不拘泥于教育的任何外在形式。有时候危险的发生也往往是交通参与者双方的责任,而我们家长身为孩子的监护人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交通素质,以身作则,给孩子们作好表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然后通过结合各种形式的亲子互动活动,“寓教于乐”,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取得生活经验和提炼智慧才是家长应该做到的基本功。

荡口中心幼儿园小(2)班家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6:0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