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老师说说科学老师的“下水实验”
因为要在教材培训会议上讲解四年级分册,所以自己亲自做了不少实验来采集数据,以备讲解时用;因为五年级教学《太阳和影子》、《看月亮》,所以自己也亲自观测了一天、一月。因为亲自去做了,所以发现了很多意外的惊喜,突然意识到,“下水实验”对于科学老师来说,是那么必要。
《小学学科教学建议?科学》中就建议:“教材上的观察、实验活动,教师在上课前要亲自做一遍,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实施。”言下之意,就是鼓励教师多做“下水实验”。所谓“下水实验” 就是教师在进行上课指导学生实验前,自己在器材室进行对课堂上要进行的实验多次预演或试验,从而有效指导学生科学探究的行为。它包括这个探究活动需要什么材料,需要多少时间,有些什么现象,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可以获得哪些数据或证据,可以推断出什么结论等等,从而对课堂教学了然于胸,游刃有余。
就以《看月亮》为例,师生们可以提出很多有意思的问题: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月相为什么会变化?月亮每天都是相同时间出来的吗?月亮多久时间会圆一次呢?月亮在天空中运行的路线是东升西落还是西升东落呢?月相变化的周期是多久?月亮每天都是在相同的方位升起吗?如果天气晴朗,是否每天都可以看见月亮呢……那么熟悉的月亮,突然之间就会让学生变得陌生起来。其实这些问题,如果前几年来问我,我也还是懵懵懂懂,现在回答起来,不能说完全能详细解释清楚,但是大致可以回答出来,这说明,就月亮的话题我也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思考。那么我是如何研究的呢?很简单的方式:观察。每天看,隔几小时看,每天记录,日复一日,好多问题就会有解答了。比如,月亮的运行轨迹,几年前我也被这个问题唬住了,太阳石东升西落,月亮的运行是不是相反的呢?真的不确定了,于是需要观察,天空中找好参照物,隔一个小时看一次,就能发现也是东升西落呀!比如,月亮每天出来的时间是不是相同呢?有一点可以确定的,八月十五的时候傍晚六点左右月亮会从东方升起,其他时间呢?通过亲自观察,你才会发现,在农历初三初四日子,在傍晚五点左右就能在西南方的天空看到一弯细细的月亮,而到晚上八九点月亮就早早下山了。我还发现了,初一那天果然是看不见月亮的,原因就是月亮被照亮的一面刚好在反面,所以我们是看不见的。从初三初四开始,能看到月亮,一天天往后,月亮越来越“胖”,而升起的方位也越来越往东靠,过了十五,月亮升起的时间一天比一天晚,到下旬中后期,要到深夜凌晨才看得见月亮在东方升起,所以早上五六点的时候,有几个孩子看见了在南方或西南方的天空,看到一个淡淡的月亮。如此种种,在亲自观察后,我的收获很多,在指导学生课后实践活动时,也会更有针对性。
所以,越来越感受到“下水实验”对科学老师的重要性,诚然,“下水实验”的实质就是一种精心备课,教师以学习者的角色,设身处地的去实践,以探知水之深浅。
通过下水实验的途径,可以促使教师转移教学焦点,由从自身出发,从自身的教出发,变为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学出发,立足于如何让学生探究得主动、探究得精彩、探究得有效。为此,科学课中,“下水实验”应该成为我们科学教师的职业习惯。用“下水实验”来沉下我们的心,用“下水实验”来精确我们的课堂,用“下水实验”来提高课堂效率,用“下水实验”来升我们对科学课的新理解!
港下实验小学 尤春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