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6-2-28 15:06:23
|
只看该作者
二、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集体演唱。
教师:会唱的可以跟我一起来唱一唱喔!
2、 幼儿演唱歌曲。
教师:我不唱,你们唱,但我会用动作提醒你们。
三、根据情境,逐一创编歌词演唱:
1、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创编狼看到羊的歌词。
教师:我就要来说一说关于这只狼的故事了。有一天,狼下山进村庄,东张西望想要吃羊,终于看到了,狼看到的可能是什么呢?
幼儿猜测:羊、乌云、羊圈、人……
教师唱:听“看见了,那是什么呀?看见了,那是一只羊。”(教师出示羊的图片)狼看到的是什么?
幼儿:是一只羊。
教师:第一次进村庄就看见羊了,狼好幸运啊!我们一起来唱一唱狼看见羊的事情吧?
评析:教师在此环节中语言抑扬顿挫、动作比较夸张,非常吸引孩子,再一次提高了孩子的表现欲,老师的作用就是需要这样的引领。幼儿在猜测狼看见什么的时候,让孩子自由发表意见和看法,即使是错误的,也不可以马上给予否定,因为老师的否定不具备说明力,教师只用了一个“听”字,变将猜测结果与歌词匹配起来。
2、引导幼儿加入羊的动作。
教师:刚才大家在唱歌的时候,我还做了一个羊的动作,我是唱到哪个字的时候做这个动作的?
3、幼儿和教师一起唱羊的歌曲。
教师:唱到羊我们就要变成羊的样子。
4、引导幼儿创编,狼看到枪的歌词。
教师:狼走了,说明天还要来,第二天进来看见看见了一支黑黑的、像管子一样的东西。
幼儿:争抢着猜说是枪。
教师:教师唱“看见了,那是什么呀?看见了,那是一支枪!”并出示枪的图片。
评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教学策略非常的经典,总是在不经意间给孩子一个惊奇,时时刻刻抓住孩子学习的心,例如:“一支黑黑的、像管子一样的东子”,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出示图片后,孩子体验到猜测正确后的成功喜悦感,将会对接下来的学习抱有很大的热忱。
5、引导幼儿加入打枪的动作。
教师:现在把枪藏藏好,千万不能走火了,一定要等狼出现才能对准狼开枪。
6、引导幼儿创编,狼看到狼的歌词。
教师:狼又回去了,说明天还会再来,狼又会遇见谁呢?
幼儿自由猜测。
教师:教师唱“看见了,那是什么呀?看见了,那是一只狼!”并出示图片。
四、通过转盘游戏,学唱歌曲。
1、介绍转盘
教师:今天这只狼跑到我的转盘指针上来了,当我转动转盘后,转盘的指针对着谁,我们就要唱谁。唱出它的时候还要用动作表示出来。这次是羊,我唱到羊的时候做什么动作?
评析:转盘这一物品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如超市、楼盘开奖等。转盘具有未知性、不确定性,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促使幼儿对结果产生好奇。幼儿有了对结果的好奇心,就会想以最快的速度知道“狼看见了谁”,从而满足好奇心。因此,幼儿才会一遍遍、一次次地想去转转盘,去唱歌。
2、教师转转盘,演唱歌曲加入动作。
3、配班教师扮演狼,个别幼儿转转盘,大家随乐游戏。
教师:转盘又要开始转动了,这次狼又会遇到谁呢?用动作来告诉我。
4、回忆游戏玩法,明确游戏规则。
(1)教师:当狼遇到羊,狼要怎么样?羊要怎么样?
幼儿:狼要吃羊,羊要跑。
幼儿:羊要躲起来。
教师:怎么躲起来?
幼儿:唱完变小羊后就跑,然后躲起来。
教师:所以羊要跑一圈回到自己的家(坐回自己的位子)躲起来。
(2)教师:当狼遇见枪会怎么样?谁抓谁?
幼儿:狼要跑掉了,枪要去打狼。
教师:如果当狼遇见狼朋友会怎样?
幼儿:打招呼。
教师:还可以干什么?
幼儿:握手、拥抱、飞吻……
评析:这个环节教师运用清晰的问答方式让孩子明确游戏规则,同时也是教师在帮孩子梳理游戏中困难的部分——转换角色游戏时该做的动作,为接下去完整的游戏做好铺垫。这个游戏需要幼儿具备一定的克制能力,即知道在转盘转出结果时不能揭露答案,必须等到歌曲演唱到最后才能用唱的方式表达出来。快速反应与克制能力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是一大挑战,在孩子们做到这两点的时候,他们获得的成功体验是巨大的。“狼遇见狼朋友会干什么?”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同时还让幼儿借助生活经验,将动作表现出来。
5、教师当狼,随乐游戏。
教师:刚才狼和我玩游戏的,所以我就是下一次游戏里的狼。这次谁来转转盘?
幼儿:教师找一幼儿转转盘。
6、幼儿当狼,完整游戏。
教师提出要求:进村庄一点声音都没有,下次我要进有音乐的村庄。
评析:当游戏融入歌唱教学中时,很多老师都会有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孩子专注于游戏,忽略了歌唱”。在这里,教师第一次游戏就出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她用了孩子非常能接受的一个方法——“有音乐的村庄”,儿童化的语言,结合游戏情景,提醒孩子游戏时要歌唱。
7、反馈游戏问题,随音乐再次游戏。
教师:唱到最后才能变出来哦!我们是一个会唱歌的村庄。
教师:(全部孩子去围追狼)你是树枝、你是羊圈、你是石头……你们不能动!
评析:游戏最后孩子特别的兴奋,导致了没有很好的遵守游戏规则,教师没有批评孩子,没有指出孩子做的哪里哪里不好,而是结合游戏情景“轻轻地触摸孩子的头,你是树枝、你是石头、你是羊圈……”,让孩子自己明白“哦,原来我们都是不能动的,更不能去追赶狼,我们没有遵守游戏规则”,同时也留给一个自我反思的空间,对以后进行同样游戏会有一个很好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