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0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阅读教学研究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26 09:0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  浅谈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
广东省增城市新塘镇教学指导中心 李佩玲
摘要: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是以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重构、整合的一种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用能力的优化教学方法。本文从单元预习、单元学习内容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整合等方面谈了几点整合教学的策略,阐明了教师在语文教学当中应建立语文教学的系统观,从宏观的角度关注语文学习的普遍联系和内在规律,帮助学生建构语文知识和方法体系,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
“单元整合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策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整合”是指“融合、合成整体、一体化”。语文单元整合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树立语文教学的系统观,以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对选文内容、练习内容、习作内容、活动内容及课外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进行重构、统整、有效的融合,构筑立体交叉的语文学习网络,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从宏观的角度关注语文学习的普遍联系和内在规律,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的优化教学方法。2012年开始,我们开展了“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模式”课题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探索出了以下整合教学策略:
一、单元整合预习策略
单元整合教学,教材整合度高,课堂教学容量大,要有效实施,预习是关键。为此,我们的预习打破以往以单篇课文为单位的预习模式,着眼于整组课文预习任务的设计和落实。以下是我们设计的一份单元预习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预习导航
单元导读:
本单元的主题是观赏我国的“世界遗产”,其中两篇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一篇略读课文《秦兵马俑》,语文园地安排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宽带网等都与“世界遗产”有关。本单元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积累优美的词句,能结合文字描写展开联想,并且搜集相关资料,做好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以读引写的指导。
预习内容和达标要求:
搜集和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有关的资料或其他的“世界遗产”的资料。(课前完成)
一、初读课文:放声朗读
1.给本单元三篇文章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2.找出本单元三篇文章的生字新词,画上“——”,借助拼音读准确,并把下面的词语读一读。
陡峭 耸立 画舫 远眺 鸟瞰 统率 匀称 配合 雕塑 气概 嘉峪关 颐和园崇山峻岭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身材魁梧 神态自若 久经沙场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跃跃欲试 若有所思 殊死拼搏
读给自己听,自评______(优、良、合格),读给小组听,小组评______(优、良、合格)。
3.朗读三篇课文,要求:正确、流利。(课前完成)
读给自己听,自评______(优、良、合格),组长抽查,小组评______(优、良、合格)。
(1、2、3题课前完成,堂上抽查)
4.我认为本单元难写的字有________________,容易写错的字有__________________。拿起笔把这些字描一次,并在旁边写一次。(要求:姿势正确,书写正确工整漂亮),并让组员评评分______(优、良、合格)。
5.组员评评分______(优、良、合格)。
二、再读课文:略读
三篇课文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2-26 09:03:55 | 只看该作者
三、三读课文:用心默读
1.思考课后问题,看你能解决多少?
2.完成下面的表格。
课题写作顺序主要景物表达方法
长城        
颐和园   
秦兵马俑   
3.读完本组课文后,你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的?提出来组内交流。
由于单元预习涉及的内容和任务比较多,预习实行课内外相结合,学生能独立完成的放在课后进行,需要进行检查、反馈、交流的就放在课内。为此便产生了单元预习课。下面是一节单元预习课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预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自觉预习、自主学习,善于与人交流的习惯和能力。
2.通过预习,能识记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初步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并能正确工整漂亮地书写本单元的生字。
3.能把本单元课文读正确、流利,初步了解本组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表达方法。
4.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和边读书边批注的习惯,能围绕课后的思考题独立思考,展开讨论,交流意见。
5.能就课文内容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大胆质疑。
重点:通过有效的预习,扫清单元课文学习的障碍,为单元高效讲读课打好基础。
难点:小组合作预习的良好习惯培养。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小喇叭:抽签选出一位同学介绍一处世界文化遗产。(1分钟)
二、导入:同学们,为了保护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世界最突出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评为“世界遗产”,编成《世界遗产名录》,刚才XX同学介绍的就是其中一处,像这样吸引人的名胜古迹在我国也有很多,本单元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其中的三处。为了更好地了解它们,让我们先来认真预习。(1分钟)
三、提出预习要求(1分钟)
1.根据单元预习导航中的内容认真开展预习。
2.小组合作,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
3.小组长要认真组织预习活动。
4.交流讨论时积极发言,让别人听得清楚明白;注意倾听别人的说话,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根据小组表现及预习效果,评选预习优秀小组和预习达标小组。)
四、分组预习(18分钟)
1.发放单元预习导航。(人手一份)
2.各组开始预习,教师巡视了解,并给予指导。
五、生字预习检查(5分钟)
1.读音:ppt打出生字新词。(抽查读全班齐读)
2.字形:ppt打出生字新词。
(组长汇报本组组员发现的难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并提醒注意的地方,其他组可给予识记的方法建议。)
3.堂上练写生字,重点指导难写字和易错字。(5分钟)
(1)教师范写。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堂上展示评价。
六、课文朗读过关(5分钟)
要求:读要正确流利,听要专心认真,给予正确合理的意见和评价。
方式:以组际之间互相抽查的方式检查各组课文朗读过关情况。(可抽一组,可抽组内一人或几人,齐读或接龙读,指定一篇或某些段落。)
七、总结评价(3分钟)
同学们真了不起,老师还没教,你们就能通过预习把本组课文的很多问题都解决了,可见大家是有自学能力的。预习非常重要,会为我们学习本组课文扫除很多障碍,以后我们都要养成自觉预习、认真预习的良好的自学习惯。现在老师根据大家的表现评出预习优秀小组和预习达标小组。
八、作业布置(1分钟)
1.完成写字教材。
2.朗读课文,家长签名。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单元预习课把预习的重心移至课内,引起学生对“先学”的足够重视。在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相互督促的小组合作预习下,学生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梳理,建立了初步的整体认识,为单元整合教学做好了必要的准备,预习过程也提升了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良好的自学习惯。
二、单元学习内容的整合教学策略
1.“精读”“略读”整合,“扶”“放”结合,得“法”用“法”。
对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间的关系,叶圣陶先生作了精辟的阐述:“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则是补充;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精读课文担任着授之以“法”的角色,而略读课文则为用“法”服务。教师要善于寻找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间的契合点,教学中“扶”“放”结合,让学生把精读课文中习得的方法运用于略读课文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以“热爱生命”为主题,串联起《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花的勇气》这四篇课文。其中《触摸春天》和《生命生命》是精读课文,《永生的眼睛》和《花的勇气》是略读课文。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触摸春天》和《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和《花的勇气》在写作内容和思想表达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可以把它们链接在一起开展教学。如精读《触摸春天》,了解盲女孩安静是怎样了解这个世界的,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拓展练笔《安静,我想对你说》导入到新课《永生的眼睛》的学习中,让学生运用《触摸春天》的学习方法自学《永生的眼睛》,比较两者在思想表达和写作方法上的异同,从而加深学生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同情,并对课文抓住人物心理、言行描写来表现人物思想、情感、精神的表达方式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掌握。精读和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整合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加深对语文知识的消化、迁移、运用。
2.同类课文整合,聚焦同质,求同存异。
人教版教材每组课文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有的是主题的相似,有的是体裁的相似,有的是内容的相似,有的是阅读策略相似。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引导学生通过整体观照,比照参读,辨析评价,从中发现和掌握语言规律,有效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如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外国语学校王自文老师执教的《古诗两首》,用了一课时把《题临安邸》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放在一起进行整合教学,采用了“合、分、合”的教学思路。一合:让学生对两首诗进行整体通读,把握两首诗的大意,思考两首古诗的相同之处,意在铺垫史实背景,把握情绪基调,营造阅读期待。二分:对两首古诗进行分步解读。对《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解读,紧扣一个“泪”字,读出北宋遗民的凄凉、悲苦与绝望。对第二首诗的解读紧扣一个“愤”字,引导学生读出诗人对中原破碎萧条的悲愤,面对权贵醉生梦死的激愤,面对故土无人收拾的义愤。三合:对两首古诗进行整体参读,让学生发现,表面看两首诗的情感基调不同,但是内在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都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之情。王老师的整合教学“形散而神不散”,教学容量饱满,内容充实,挖掘深透,学生入情入境,收获丰厚。
整体观照,对比阅读,是对传统语文教学局限性的突破,是思维深化的重要手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用课文学语文”,达到由表及里把握语文特质,由浅入深建构语文知识和方法体系的目的。
3.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习作训练整合,提高学生“语用”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学科的本质在于其语用性。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应致力于培养语用(语言运用)能力。语用能力包括“说”和“写”两方面。阅读是“说”和“写”的基础,“说”和“写”的素材、言语技巧和方法的积累又往往来源于阅读中的间接感受。因此,我们要重视阅读与口语交际、习作的整合,将言语训练长期植根于阅读的沃土中,引导学生更好地从阅读中汲取语言表达的养分,并有效地应用于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中。人教版教材在每组课文的学习内容中都编排有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训练内容往往又和本组课文有着一定的联系,我们应要重视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习作训练的彼此融合。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以“民风民族”为主题,编排了《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等课文,之后便安排了以交流介绍民风民俗为内容的口语交际训练和习作训练。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随时注意阅读教学要为接下来的口语交际、习作训练服务,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篇课文在内容和写作手法上的异同,关注写作思路、布局谋篇、句式运用、语言技巧、思想表达等,抓住典型的句段对学生进行迁移训练,让每一次的小练笔为最终的大作“架桥开路”。
三、课内外学习内容的整合教学策略
语文素养的提升有赖于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和语文实践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专门作了规定,并指出教师要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积极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为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做好课内外阅读的链接,把课堂阅读教学往课外阅读延伸,让课堂内外的阅读教学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形成一体。为提高课外阅读效果,要重视构建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和交流课。
课程标准还指出“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生活处处有语文,学生只有把课内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和获得的语文能力应用于生活,语文学习才有意义和价值。相反,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也会助推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高。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新内容,反映了我国语文教学改革越来越重视语文的实践应用。如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的学习板块,以“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在课文学习之后安排了“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而活动内容也是该板块中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的素材,融汇了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训练,体现了单元学习内容的高度整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情况影响着后续的口语交际展示和习作训练。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增强整合意识,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要瞻前顾后,考虑其系统性和延续性,提高语文学习的效能。
课外阅读和语文综合性学习改变了“课本是惟一的信息源,教师是惟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惟一的信息交流场所”的教学封闭状态,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利用语文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实践语文,课堂内外的这种融合起到了良性循环,互相促进的作用。
单元整合教学需要实践探索的方面还有很多,这里只就整合策略谈几点实践体会。无论教师采取何种策略开展教学,具有整合意识才是关键。只有教师具备了语文教学的系统观,从“大语文”的角度审视语文教学,根据语文学习的规律把握语文教学,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出发点对待语文教学,才可能突破语文教学的局限,闯出一片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9 23: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