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2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新定义“课堂”,让学校有了这么多惊喜的变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18 21:17: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新定义“课堂”,让学校有了这么多惊喜的变化!
    作者:李升勇
教学方向从教学走向教育。
教学目标从会学走向想学。
教学依据从课本走向课标……
在山东省乐陵市实验小学,校长李升勇正带领他的师生们进行着这样一场课堂教学改革。他们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其教学目标不再指向一节课,而是周目标,课堂的目标、结构、性质都变了。
最重要的是,经过这样的课改,课堂功能不再是为了学生获得多少知识,而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生命成长的体验,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内驱力。
今天就随小编一起走进乐陵实小,听校长李升勇阐述他的课改主张与实践。
现代课堂不是师生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不是知识传递的主渠道,而是知识和思想的集散地;不是教材文本的解剖室,而是文本与生活的对接舱;不是应试技能的训练所,而是智慧生成的孵化器。因此山东省乐陵市实验小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对课堂的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义。


我们的核心主张

教学方向从教学走向教育。教学是教育的一部分,必须服从、服务于教育。我们始终坚持,要站在教育的高度看待、处理教学问题,始终把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中心位置。
教学目标从会学走向想学。无论是“把学生教会”“让学生学会”还是“让学生学会”,都无法从根本上触及教学的本质。“让学生会学”也并非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目标和真正的理想教学境界,教学的最高目标应该是“想学”。如果一个学生想学习,不用教师传播知识,自己就可以找到所需的任何知识;没有教师传授方法,也能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学习方法与途径。如果一个学生不想学习,再好的方法也不会产生什么作用。所以,今天的教学目标不再是会学的问题,而是学生想不想学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解决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问题。
教学依据从课本走向课标。教学依据是课本还是课标?这本来不应该成为问题,所有人都知道教学的依据是国家课程标准,但现实中,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的情况少之又少。由于惯性使然,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于使用教科书上课,离开了教科书、参考书就不知道课该怎么上。考什么教什么,以书定教,把教科书当作金科玉律的情况普遍存在。教学依据问题是课堂教学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因此,我们认为教学内容的制定应该与时俱进,从依据课本走向依据课标,为教育预留出一定的提前量,最终超越国家课程标准。
教学关系从教学走向助学。大数据时代,教师必须接受由教学到助学的地位变化,教学必须实现由教师主导到学生主导的彻底转变。教师要做的是满足学生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教学不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是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引导者、欣赏者,是平等的学习首席,是学习的伙伴。教师应该提前让学生清楚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在课堂之外让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平台,引导学生相互借鉴分享,这样他们既可以找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又能借鉴学习别人的经验和态度。
教学方式从“坐中学”走向“做中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坐中学,教学以课堂为中心,学生在教室规规矩矩地端坐听教师讲授。学生获得知识的实践是课堂上的40分钟,地点仅限于教室内,忽视了课堂以外的学习,只重视学而忽视了做。在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原本不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正如小孩子学走路一样,只有在爬行的过程中才会懂得走的要领所在。反之,在学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更好地指导做。做与学同等重要。因此,要增加实践性内容,让学生在动手做一做的经历中体会、感悟,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尤其是涉及生活实际的问题,只靠教师讲解学生很难理解,需要学生动手实践。比如长度单位、重量单位、时间换算、路程计算等实践性知识,要让学生自己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建立整体思维,而不是机械地记住计算公式。
现代技术从服务于教走向服务于学。在许多学校,信息技术设备多是服务于教师如何教,如何让学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则考虑较少。在装备达不到理想水平的情况下,学校要做的不是千方百计与兄弟学校争抢有限的教育资源,而是埋头向下,不断挖掘生活中的技术资源,让生活中的信息技术为学校发展服务。比如,教师可以通过飞信、手机、网络对学生的课外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提前把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发给学生,在课堂之外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其间再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对学生进行督促和指导。
课堂评价的六个追求。我们的主张是: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追求课堂教学的观赏性;追求学生思维的活跃,不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追求学生生成的有效性,不追求教师预设的精彩性;追求学生整体的精彩,不追求个别学生的精彩;追求学生的生命质量,不追求学生一时的精彩;追求课堂教学的效益,不追求课堂教学的效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2-18 21:17:16 | 只看该作者
课堂改革的四个抓手

周目标导航,转变教师角色。周目标导航,是指依据新课标和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把生活纳入教材体系,将学期教学内容科学、具体、系统地分解到周,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网状教学方式。在周目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课前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而不是课堂上的传授。教师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机会,对学生进行面对面指导。

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不再是演员,而是组织指导学生如何展示、如何享受课堂学习带来的感受和成长。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机进行纠错、提升、评价,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舞台。
与传统教学目标相比,周目标内容的设置要丰富得多,包括积累性内容、阅读性内容、实践性内容等,形成了教学目标的立体化、多元化。学生不再只是坐在教室学习书面知识,而是根据周目标的内容要求,走进生活,走进自然,到更广阔的空间去学习,在积极的实践中体验,在深刻的思考中成长。
前置性学习,转变学习方式。所谓前置性学习,就是在课堂教学之前,师生所进行的目标明确的自主学习过程。它是一种认知性、生成性学习,有别于传统教学中接受性、准备性学习。前置性学习与预习有明显不同。预习的目的是提前了解学习内容,为课堂教学做准备,学习过程服务于课堂上教师的教。前置性学习的目标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学习运用各种方法,培养生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等方面有一定的生成性要求。
前置性学习指向的周目标,以语文为例,既有识字、写字、成语、诗词、经典等积累性内容,又有文本阅读、文学鉴赏、名曲名画欣赏等阅读性内容,还有观察、时政、家政、地理等实践性内容。
组织化合作,转变合作形式。组织化合作是将个性不同、情感各异、知识水平、文化积淀、家庭经济状况和家长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的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形成既分工明确又团结合作的集体。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小组合作,而是一种学习型组织,是有目的、有预设、有精心准备的一种组织。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就是完成周目标的学习要求,并将前置性学习的成果带到课堂上展示。展示时有明确的分工,有首席发言人,有补充者、质疑者和记录员,共同完成展示任务。
课堂展示,改变课堂性质。要解决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就要让学生“做中学”,亲身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敢于放手让学生“错中学”,把成长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体验;抛弃功利心,把学习过程当作成长的游戏,享受自主学习过程的愉悦感。然后,利用课堂展示形式给学生创设“展示荣耀、交流自豪”的学习舆论场、势能场和文化场,让他们体验成长的快乐,从而树立自信心,保持学习恒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2-18 21:17:19 | 只看该作者
课改成就师生

我们的课改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展示的课堂及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和表现欲,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得到充分落实。
学生崔凯学唱京剧《空城计》,由于要了解故事内容,上网查资料,课下阅读《三国演义》,再加上“三国论坛”的开设,他成了地道的三国迷,并延伸到最中国四大名著和《中华上下五千年》的阅读……
学生刘睿晨说:“让我受益最深的是前置性学习,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我和小组成员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的方法。现在,即使教师不在,我也知道该学什么和怎样学。课改开设20多门实践课程,开阔了我的视野,引领我从课本走向生活,使我认识了一个多彩缤纷的世界……”
课改让教师收获的不仅是专业成长,而且是精神家园的建构。课改中,教师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做人,学会了怎样对待生活,学会了怎样与人相处。乐陵市实验小学的教师在于外地教师交流时的发言,常常令对方刮目相看:“他们评课的视角不仅新颖,而且具有理论高度。”
谈到孩子的成长,学生张艺文的家长亓欣激动不已:“学校的改革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变化。走在大街上,孩子不乱丢垃圾,不践踏草坪,不闯红灯……虽然这都是小事,可我高兴地看到,善恶美丑在孩子幼小的心灵已经有了明确的界限。她从小就是一个腼腆内向的孩子,课改后变得不再像以前一样害羞了,她的集体荣誉感也增强了。”
课改不仅改变了学生,而且通过学生改变着家庭的文化生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9 10: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