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感悟小学语文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20:3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感悟小学语文教学
召陵区许慎路小学张三杰
人的一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同学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时地学习,终身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去吸收新东西。可见,学习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教给同学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因此现代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送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逾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同学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同学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同学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身手。而同学灵活运用传授的方法又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反复训练的过程,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了不同的训练方法,
一、预习是学好语文关键的第一步
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考虑的主动求知过程。面对一篇新鲜生疏的课文,发生一种求知的愿望,在这种内动力的趋动下,主动地去研读课文。
预习只需粗略的阅读,了解知识的梗概,以做到心中有数地去听讲,或者说带着问题去听讲。在课堂中,教师对新知识的传授,是在同学准备程度和现在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的。问题的考虑也是有较严格的时间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接受者若对新的认识对象心中没数,往往就会紧张地“奔命”于老师设计的思维轨道中。这样一种心理不但影响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而且更不易积极思维,求疑思疑,举一反三。这样,就一步不备,处处被动。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甚至发生畏惧心理,严重影响成果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二、预习的方法
1、阅读法。阅读是预习的主要方式之一,首先应把书本上有关内容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一遍,容易理解的可以“走马观花”。对于陌生的新知识,决不能仅看一遍,而要多看几遍,反复研读,可在重点和难点部位做记号,以引起自身足够的注意。
2、联想法。联想是预习不可缺少的贯穿于全过程的重要方式。由于语文知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预习时总会引起一些联想。联想的过程,实际也是将知识融汇贯通、初步掌握的过程。有了联想,就能使自身的想象力得以发展。想象力是人的能力之一,对学好语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正如列宁所说:“想象是极其可贵的品质。”
3、设问法。从某种角度讲,能对某物提出问题,说明对该事物是了解的,同样,若对预习的内容能提出几个为什么,则说明预习是胜利的,不怕不会学,就怕没问题。在预习时,除了将自身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外,还应逐步锻炼自身变换思维的角度,要一题多问,故设难关,以求甚解的自学能力。可见预习时应特别防止的是那种外表无所不知,其实一无所知,头脑中一片混沌。勤于考虑,多多设问,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4、整理法。整理是预习全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通过预习,对新知识的掌握会做到心中有数,对已学会的知识自身会感到喜
三、预习的步骤
1、总览单元。现行中学语文课本都是以单元做为基本单位的,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除各具有特色外,尚有其一起的知识和规律。因此,对整个单元浏览一遍,预先形成一个知识系统,明确单元要点,高屋建瓴,可少走弯路,便于对比和总结。
2、分析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透视”美景的“窗口”,充沛利用这个窗口,也就占据了“攻击”课文的有利地势。有的题目启人深思,
3、熟悉作者。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和思想观念往往影响他作品的风格。
4、了解背景。文章都是为时而作,有针对而写,有感而发的。对背景的了解有利于掌握文章的写作目的和中心内容,有些内容与背景有直接的联系。
5、考虑练习。对课后的考虑和练习,若能事先考虑,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在老师讲授时,就会找到这些问题的考虑角度或答案。这样既提高了作业的质量,同时又节省了时间。
预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它对培养我们勤于考虑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文成果有很大的协助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针对同学基础差的特点,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使同学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同学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4 01: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