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孙瑞雪的《捕捉幼儿敏感期》第2版第四章3至4岁执拗有感
执拗——秩序敏感期后,儿童形成了一种秩序的内在模式,一旦成人被破坏了这一秩序,儿童就会哭闹、焦虑、表现出不可逆性。
儿童执拗敏感期,可能来源于秩序感。在建构秩序感这一特殊品质时,儿童的过分需求常常被认为是“任性”和“胡闹”,但我们觉得,用“执拗”这一概念来的更准确一些。儿童在这一时期常常难以变通,有时会到难以理喻的地步。我们并不知道它的真正原因,但我们确切知道,儿童的心理活动一定是有秩序的,当他没有超越这一秩序时,就会严格地执行它。
比如看光碟不能被打断;大人不能将衣服搭在臂上;上楼梯时不能大人先上,否则必须退回来;有客人来访,听到门铃声必须是孩子来开门,如果成人开了,他会哭着要求大人出去,重新再开一次;剥糖时孩子要自己剥,大人把糖纸撒开,孩子会愤怒地扔掉它,要求重来一颗......
很多家长难以理解儿童的执拗。当成人不能保证儿童顺利度过这个阶段时,儿童必定受挫。
解决儿童的执拗问题,一是要理解,二是要变通,三是要成功。
理解不是特别难,但变通需要智慧和技巧。只有变通得好,才能成功解决问题,才有随之而来的快乐。怎样掌握变通的技巧是我们一直研究的课题。
要注意的是,幼儿对秩序的要求起初并未达到执拗的程度,一开始他会不安、哭闹,随着自我的逐渐形成,他将这一秩序上升到意识层面,才开始变得执拗、不妥协。
案例(1):
“我就要掉在地上的那个”
2岁9个月的吉力,近期频频出现不同的敏感期,经常让教师不知所措。
一天下午吃加餐的时候,吉力碗里的一小块红薯掉到地上了,吉力焦虑地让老师帮助捡起来,并且还坚持要吃。新来的老师耐心地反复告诉他:“宝贝,你碗里还有好多,掉地上的不卫生,不能吃了。”但吉力仍坚持要掉在地上的那片,根本不听,也不看碗里还有的红薯,并且大哭。老师越是耐心地解释,吉力越是大哭,边哭边说“我要掉的那个,我就要掉在地上的那个。”
新老师无助地看着,不知如何是好。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之后,我蹲在吉力旁边说:“宝贝,你的红薯掉了,你很难过是吗?”吉力边哭边点头。“老师知道你现在很难过,你想要掉的红薯是吗?”“是的,是的。”吉力边哭边说。“老师知道吉力难受。”“我难受,我难受。”吉力的话不再强调红薯,“老师知道吉力难受。”我反复地与吉力这样重复对话,焦虑的吉力逐渐平静下来,哭声小了,仍有些抽泣,抽泣地吉力开始吃碗里的红薯。
许多时候,对儿童,或许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只要理解便足矣。(吉野宁)
孙瑞雪:
3岁至4岁的幼儿进入执拗的敏感期,有些孩子在快3岁就提前进入这一敏感期。表现为事事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图去办,否则情绪就会产生剧烈变化,发脾气,哭,闹。这时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关照,也要学会一些安抚的技巧。
在我身上也遇到过这样的孩子,遇到幼儿很执拗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应该是转移幼儿的注意力,而并非过分地强调事物的发生。在幼儿执拗阶段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足够的关心和耐心以及安抚的技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