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6-2-11 10:49:23
|
只看该作者
王益民很少把理解的“重任”寄托于学生,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各自的想象力,活学活用,一点一点地去探索更加深奥的问题。比如上《〈论语〉八则》一课,他让每个小组选一条进行理解,并展开分组讨论。这时,每个小组的学生会集思广益,把一切会考到的词都仔细地查了一遍,一字不漏地背下注释。甚至还有几个爱耍小聪明的学生专纠别组的问题,想尽一切办法“打垮”别人,于是,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每个小组都会自信满满地说出答案,遇到不同的拦路虎,所有人都竭尽全力,去解答,去提问。一节课下来,学生的书上早已密密麻麻全是批注。不知不觉中,该学的知识已经潜移默化于学生的脑海里。
课堂看似闹哄哄,可王益民心里原则性很强,他有课堂“八不”原则:一是上课不行礼。礼存一心,不在起坐。二是回答问题不起立。坐答更自然,不碍视线。三是不齐读。个性,还要个性读,是谓解读。四是学生不记录答案。教师给出的答案只是一家之言。五是不注重结论。重过程探究。六是不囿于文本。生活即课程。七是不计分。用心记,更记生命的平等。八是不愠怒。嗔怒可也。
王益民追求的课堂其实就是一个师生“对话”的过程,对话不仅有形式,如“问答”,更重要的是有“实质”——认知共振、思维同步和情感共鸣,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时不时地腾起一片欢声;没有必要的保守与纪律,有的是思维的活跃和心灵的沟通。“我用‘实质性对话’实现与孩子们的精神相遇。”王益民说。
“行舟五样”遨游语文天地 教学何以受学生欢迎?何以既有趣又能保证成绩?王益民得意地说自己有两个武器:一个是“对话”,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另一个是“课程”,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我有一个理想,就是以丰富的课程润泽孩子们的语文生活。”为此,他取“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之意成立了“行舟文学社”。在多年研究新课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依托文学社,王益民开发了自己的班本课程——“行舟五样”:“行舟阅读”“行舟写作”“行舟聆听”“行舟演讲”“行舟研究”五大课程模块。
“行舟阅读”——孩子们阅读的课程资源主要有三种:一是教材的阅读;二是自己主编的校本教材《文学读本》;三是名著的阅读。王益民周末不会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只有阅读任务,并填写“阅读反馈表”,“反馈表”每周一上交检查,是一周的阅读反馈,阅读任务是每周阅读底线目标为50页,每学期20周,共1000页。初一开学初,他即推荐50部作品供学生们选择,其中必读名著18部。一学年结束,孩子们的阅读量人均超过500万字。
王益民要求孩子阅读“整本的书”,“‘整本的书’是语文教育的‘根’,读书可以享受‘七美’:一曰宏大的叙事之美;二曰丰富的人物性格之美;三曰令人怦然心动的细节之美;四曰有意味的发现之美;五曰赏心悦目的环境之美;六曰风格各异的语言之美;七曰社会生活的段落之美。”
“行舟写作”——包括两种练笔方式,一种是“大作文”,一种是“小作文”;前者为“不自由写作”(命题、限时、限地),后者为“自由写作”。大作文的教学按学年分成三个层递的结构:描写系列、主题系列、考场系列。作文的批改定为“两个一”:一条优点、一条不足。“小作文”则每周两次,每次百字,随文、随事练笔。他们还创办了自己的文学报——《行舟文苑》,给学生们提供发表习作的园地。
“行舟聆听”——初中学生聆听的专注度不够,也很难听出“言外之意”,聆听的方式也很单调。因此,通过读书会、竞选课代表、微课本剧表演、名著《西游记》阅读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
“行舟演讲”——初中三年的“行舟演讲”分成三个层次:七年级围绕“我最喜欢的……”进行演讲;八年级围绕“我最喜欢的一个地方”话题进行有准备的演讲;九年级是“图说天下”。这样,三年三个主题:我与自我、我与自然、我与社会。演讲方式也呈递进性,不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