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问小朋友:“砖头可以干什么?”大多数小朋友回答道:“盖房子。”教师笑了。显然,这是她认可的正确答案。然而,偏偏有一个男小朋友举起了小手说:“可以打狗!”小朋友们笑着嚷嚷开来,老师的脸色有些不好,他不大喜欢这个淘气的男小朋友,这小朋友常有怪点子,还经常爱捣乱。但打狗并没有错,老师示意小朋友们静下来,不再提这件事了。
当我听到这事时,心里想,多聪明的小朋友呀,假如我是老师,我一定要赞扬他,并让其他上朋友一起再想想,不能能举出砖的其他用途,使小朋友的思维活跃起来。
在我们常采用的教育形式中,死记硬背占了很大的比例,假如一个同学在考试时提出了与规范答案不同的看法,尽管事实上同学是对的,但卷面上他的分数往往要被扣掉,反之,背书背得好,却很少有自身想法的小朋友却可能会得到高分。这种教育方法,不能不说是束缚了小朋友的想象力和发明力。
其实,敢于求异思维,富有想象力和发明精神是一个人成材的必备条件。我们应该鼓励小朋友动脑筋,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不同的答案,而不要限制小朋友,阻碍小朋友开阔视野。成人在考虑问题时,常要受到许多潜在的因素的限制,但小朋友却不同,他们可以让思维插上翅膀尽情奔驰,他们经常会想出出乎人意料的答案,这是很可贵的。
亚洲某地区在训练大象时,为了防止大象跑散,有时会用绳围出一个圈。按说,这个“障碍”对于大象是毫无阻拦作用的,但奇怪的是,大象却将之视为不可逾越的阻隔,从来不设想去跨出樊篱。听这事时,讲述者是笑着当趣闻说的,而我听后感到一丝悲痛,由大象而联想到我们人类,在我们生活中,又有多少这种实际上并不具有障碍作用的障碍使我们望而却步呵。所以,我们不只自身要设法突破思想的牢笼,就是对小朋友,也是少设障碍为好。当我们看到小朋友思想的火花闪光之际,一定要和时褒扬,而不要视而不见,更不能带着偏见去压制。
要鼓励小朋友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意识,就要从小事做起。例如,平时,要支持小朋友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尝试,玩玩具和做游戏时,不一定非要小朋友照一成不变的模式去做,无妨出点新花样。有些事情,小朋友因“异想天开”而出了过失,不要急于去责备小朋友,而最好协助小朋友分析一下,找到更妥当的方法,并告诉小朋友什么是可行的,给他适当的提示,让他换个方法再试试。做对了就要给予褒扬。这样,小朋友便会从胜利中获得喜悦、获得自信。在小朋友遇到问题时,也就习惯去用脑筋想一想了。
此外,不要让小朋友认为家长的知识就是绝对不能更改的。让小朋友具有一些“怀疑”精神,对他扩展思路是有益的。要知道,没有科学家的大胆想象和艰苦验证,也许今天我们还会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科学的每一进步都离不开大胆的设想,也离不开对现有模式的“怀疑”,假如我们的小朋友只知道老师和家长给的答案去回答问题、考虑问题,就不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突破了。
训练小朋友多动脑子,可以常给小朋友出些智力题,还可以同小朋友一起猜迷语、玩插拼玩具。只要我们注意小朋友多动小脑筋,遇事想方法,他就一定会成为聪明的有所创新的小朋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