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怎样读童话(文体知识之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9: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示手法编织奇异的情节。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人体表示方法,也有拟人体表示方法。
童话,就是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用适合儿童口吻的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童话主要描绘虚拟的事物和境界,出现于其中的“人物”,是并非真有的假想形象;所讲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植根于实际,是生活的一种折射。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并遵循一定的事理逻辑展开离奇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形成逾越时空制约、亦虚亦实、亦幻犹真的境界。此外,童话也经常采用象征手法塑造幻想形象,以影射、概括实际中的人事关系。
根据人物形象类型的不同,童话可以分为常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和超人体童话。常人体童话中的人物都是普通的人,描述的是普通人的生活,但这些人的性格、行动、遭遇都特分别奇夸张,如《皇帝的新装》。拟人体童话中的人物,多是人类以外各种人格化的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使它们有思想、感情和人的性格行为,如《木偶奇遇记》。超人体童话主要是描写超自然的人物和他们的活动,借助逾越常人和自然力的神仙、妖魔或宝物来展开奇怪荒诞的情节,多见于民间童话和古典童话,如《神笔马良》《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但这三者并非截然分开,有时也互相联系。也就是说,在一篇童话中,可能既有常语言,说给(写给)儿童听的(看的)一种富于幻想的故事。如我们所接触过的《神笔马良》、《东郭先生和狼》、《小红帽》、《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它们的情节适合儿童的想象,有生活的情趣,这些就是我们常说的童话作品。童话还包括一些民间故事,传说神话,如《牛郎织女》、《白蛇传》、《渔夫的故事》、《齐天大圣》……所有这些,给我们发明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童话世界。
下面,我们来看看童话的具体特点。
(一)、情节完整曲折,形象生动鲜明。
我们看,《牛郎织女》的故事,从小牛郎说到大牛郎,再说到他与织女的相遇、给合、生儿育女,最后天各一方。这些情节既完整清楚,又曲折动人,而且形象鲜明,一读不忘。《神笔马良》的故事,说的是穷小朋友马良,凭着顽强刻苦的精神,得到了一支神笔。他拿着这支笔,协助贫苦大众,智斗财主、皇帝,使人读后无不称快。这篇童话的情节生动,马良的形象鲜明,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二)、幻想丰富奇特、夸张强烈动人
幻想是想象的一种。它是与个人愿望联系的并指向未来的特殊想象。这是一种发明想象而不是再造想象。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脑中就会浮现出“小女孩手抓一把火柴,被活活冻死”的画面。而文中小女孩五次擦火柴出现的幻想就是发明想象。在童话世界里,牛羊会说话,木偶能旅行,人死能复生,咒话会现出金银珠宝,桌布可生出山珍海味。衣服能刀枪不入……这些都符合儿童的幻想心里,小朋友们也感到有趣、自然。但是幻想不等于胡思乱想。它有一定的实际依据,它们之间往往是通过象征法结合起来的。
童话离不开幻想、幻想离不开夸张。夸张是对所要表示的对象或某种特征,故意地夸大或缩小。假如童话话里的幻想的内容没有夸张就会失去光彩;童话形象假如没有夸张的修饰就会显得昏暗。童话往往具有讽刺性,但假如没有夸张就会失去锋芒。童话的话言假如缺少夸张,就会缺乏感受染力。如《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自以为光秃秃的皇帝,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可能有的,但我们相信这个故事,就是因为实际中就有这种骗子,利用一些人的虚伪、愚昧,导演了一幕幕谎诞的剧目。所以这种幻想源于实际又高于实际,具有象意义。
(三)语言简洁活泼,表示手法多样儿童文学作品,在语言上有着特殊的要求,而童话这种特定的体裁,又有其独具的特点。从语言风格上来讲,童话的语言要求简洁、活、准确、朴素。从语言的表达效果上来讲。童话多用似人、对照、反复等表示方法。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金鱼的渔夫和贪婪凶残的老太婆构成鲜明的对比,;一些情节、景物的反复叙述,形成了有节奏的反复。这们的语言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又使情节曲折有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8 12:1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