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活日用品的联想》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0 18:34: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日用品的联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日用品的外形、功能的观察和分析,了解它们的结构和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热情,充分的让学生体会创造的愉悦。
教学内容与目标: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了解生活日用品因用途不同而造型各异,感受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带给我们的乐趣。能根据生活日用品的不同外形展开联想,并通过动手表现、装饰、使其形象生动有趣。
  2、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生活日用品的联想,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培养富于联想、敢于联想、勇于联想、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对生活日用品的联想,认识到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热情。
难点:引导学生对生活日用品产生联想,并把自己的联想表达出来。
(三)教学准备:   
有关生活日用品、课件、各种工具和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老师这里有个短片,在短片中有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些朋友们,看同学们能不能把它找出来!
播放动画片《美女与野兽》中日用品跳舞片断,学生欣赏。
1、影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2、你想将我们身边的生活用品变得和影片中的一样有趣可爱么?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出示课题:13.生活日用品的联想
二、新授:   
1、你还知道哪些生活日用品呢?   生:鞋、锅碗瓢盆、牙刷香皂、水杯等   
2、我们说的日用品与刚才动画片中的生活日用品相比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各抒己见)    生:动画片中的生活用品有五官、四肢给人感觉好像有生命一样等。师总结:这就是联想!    3、如何进行联想呢?                                                   
A、让我们看看下面的短片:(课件)展示勺子的基本形状。学生猜猜具体   是什么?                                                                   生:“像勺子、琵琶、„„”为什么一把勺子。会让我们想到那        么多的物品呢?你们是根据勺子的什么联想出来的呢?“形状!”(教师板书—形状)教师总结:“我们在联想的时候可以根据物品的形状进行联想!”   
B、还可以根据什么进行联想呢?(课件出示不同角度的勺子形象)学生进行联想后总结出:还可以根据物品的角度进行联想。               
C、课件出示鞋子的联想绘画作品,引导学生从整体与局部观察进行联想。      
4、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带来的生活用品,你能联想到什么?讲给大家听。
   生:水瓶倾斜着可以联想成蝴蝶;横着联想成汽车;勺子可以联想成人物等。  生:„„  不同的生活用品,学生说出不同的联想效果。   5、课件出示日用品的联想作品,学生总结用到的制作方法。(粘贴、绘画„„)还可以用到哪些方法呢?生:“剪贴、彩纸装饰„„”  同学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物品联想方面的知识,下面的时间就请同学们把自己的联想做出来吧!                                                   三、提出作业要求:     
师:想对你手中的日用品进行联想么?让我们看看制作要求:(课件)
   (一)尽情发展想象力,把生活中的物品变成有趣的东西。  
(二)可以绘画,也可以用制作的方式进行表现。
(三)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和旁边的同学合作完成。(分工要明确)      师:现在请大家发挥你的奇思妙想,用你手中的画笔、彩纸等材料,将我们生活日用品来个大变样,好么?      生:好。
四、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课件循环播放联想后的生活用品+欢快音乐)小组合作要明确分工;强调色彩深浅搭配;      根据生活用品的外形特征进行联想。
五、展示作品,评价提高。
   (1)学生自评(创意说明)
  (2)学生互评,教师随机点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17: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