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6-1-17 21:48:48
|
只看该作者
二、“深体验”——用“情切”的内容诠释魅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其传播过程中,它的每个音符、每个和弦、每句旋律乃至整个段落都在散发出一种可感的情绪导向,并直接影响或“侵袭”着听者的心境。但音乐所外露的情感信息是多解性的,需要与听者的情感相融合并产生共鸣后才能真正发生效用。这一特性对于激发学生的课堂审美能力而言,真正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部分具象化、清晰化、细节化、生活化。因为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产生共鸣,并乐于用各种形式(音乐性或非音乐性)来表达他所体验到的情感。如,在《西风的话》歌曲处理环节,我把歌曲的整体基调定位为“亲切自然,温暖甜美”,并设计出简单而形象的叠词定语“暖暖的回忆→慢慢的快乐→软软的惊喜→深深的陶醉→久久的回味”使情感更具可感性。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唤起了听者潜伏的情绪反应,才能使音乐的情思与听者的感触产生碰撞和共鸣,进而产生“以情动人”的情感效应。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音乐课应成为学生激情燃烧的天堂,情感栖居的温床。刘德昌老师用行动践行这一真理,曾执教的《山谷静悄悄》一课更是让人记忆犹新。刘德昌老师是一位男教师,在音乐界乃至整个教育界都有着很高的威望。虽然其时已年近五旬,但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歌曲的情绪和内容,刘老师却不怕被人说长道短,一会儿“娘娘腔”地手拿一条白纱巾和着音乐的节拍边歌边扭,让我们感受着山谷中云雾缭绕的情景,一会儿又像一只猴子似地跳上凳子模仿山中的野兔窜上窜下,那夸张的神态和惟妙惟肖的动作不仅吸引了学生,也感染了听课的老师们。
综上,音乐作为一门心灵的艺术,打动人心灵的东西便是“情”。“情切”的内容让师生在如歌的美丽中适意地栖居,精神得到了升华、人格得到了提升。音乐教学的美、美的音乐教学,在这里共同融会交织成一首美的交响曲,让学生们的整个心灵都被浸润。
三、“深研读”——用“意远”的内容滋养灵魂
音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凭借,它应该成为教学内容选择的核心资源。当然,这不是说把教材内容当成课程内容,而是要认真研读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正确解读文本,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根据课程目标的年龄段要求,及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把教材中对学生最有价值的学习内容提炼出来,从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或教学风格出发,选择教学方法或教学策略,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
以《草原赞歌》学习为例,歌曲具有典型的蒙古族短调民歌特征,旋律起伏不大,节奏规整。歌曲采用“X.X X X”和“X XX X X”的节奏,具有草原骏马飞奔的节奏特点,表达了赞美草原的喜悦感情,使人感到欢快活泼。显然,在教学中,仅仅满足学生会唱歌曲这显然是不够的。针对这一优秀作品,教师可围绕“主题”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开发,融入背景、舞蹈、动作等元素,将有价值的、具有代表性的画面及音乐作为辅助教材,向学生传达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进而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
又如,在《荡秋千》歌曲教学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尝试呈现一个首尾呼应、集体合作的《荡秋千》意境,设计出“菜单式”的合作任务供学生进行选择。过程中,有的选择“用云朵般的纱巾律动+LU的哼唱”来表现云雾缭绕的宁静山寨;有的用“荡秋千喽! 荡秋千喽!”进行动情的呼唤;还有的用“嘎吱嘎吱”来表现秋千摇晃的声音,等等。
诚然,在欣赏音乐作品时,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不同,其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对音乐美的记忆想象也会出现千差万别。因此,教师要善于在儿童面前打开通往音乐世界的窗口,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时,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与表达。“以生为本”理念设计的教学内容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了他们的个性特长,让学生人人都参与到了音乐之中,让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看到了自己心中希望的天空。
四、“深探究”——用“理丰”的内容助力生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