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溯源求真—音乐课堂教学的理性回归
摘要:循着云林山水画“悠远淡则真”的风格,我们一直努力追寻着“外显简约,内隐至真”的音乐课堂,通过对音乐课堂的理性审视和实践探索,对教学目标的定位、版块的设计、重难点的把控以及音乐的拓展深化,用最简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其审美能力以及音乐学习的能力,成就一个开放的、变动的、多彩的教学世界。 关键词:简约、至真、目标定位、版块设计、重难点、拓展延伸 元代书画家倪瓒(号云林),好作疏林坡岸,浅水遥岭之景,多以水墨为之,偶亦着色,他的作品画面静谧恬淡,章法简中寓繁,格调天真幽淡,风格萧散超逸,通过朴素、简洁,甚至是简单的方式,表达宽广、灵动、丰富的内容,给人以清越婉约、明秀悠远的意境。循着云林山水画“悠远淡则真”的风格,我们一直努力追寻着这样一种“外显简约,内隐至真”的音乐课堂,意于用最简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其审美能力以及音乐学习的能力。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课堂存在着许多“繁琐”的现象,导致高效的教学正遭遇消解。 一、“简约至真”音乐课堂的理性审视 1、【聚焦课堂】之情境设置“细究本末”? 音乐教学情境创设的初衷与目的是“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等诸多因素,设计适合学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模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秋天红艳艳》一课,教师创设了一个“夸秋天”的情境游戏,先用一组图片把学生带进了硕果累累、满园飘香的秋天,接着出示表示节奏谱的苹果、梨、枫叶、石榴等,让学生读一读、夸一夸,期间还不时加上一些采摘水果的动作。整个过程图片繁多、耗时不少、重复又繁杂,教者旨在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让学生享受到想学、乐学、学会、会学的这样一个过程,可是,冗长的情境几乎面面俱到,有效的又有多少呢? 2、【聚焦课堂】之师生言语“滔滔不绝”?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有些教师常把自己对作品的分析和理解滔滔不绝地给予学生,课堂上总是喜欢讲,再加上教学引导、过渡、讲解、总结、评价的语言不准确、精炼、生动、简洁,使得课堂变成了“满堂讲”。殊不知,音乐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聆听、感受、表现才是音乐课堂最基本的方式,老师只要用简练、流畅、亲切、灵动的话语便能引导学生用心体验,用情感悟。 3、【聚焦课堂】之表现形式“千汇万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等新理念早已是耳熟能详,深入人心,而有些老师则误解为“为了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我们可以设计多多益善的音乐表现形式。”于是,过度“纷呈”的音乐表现成了课堂上的一大败笔。如在歌唱教学时,表演+声势+乐器+朗诵+图画……课堂成了“欢乐”的海洋。难道“热闹”就是课堂最值得炫耀的亮点? 4、【聚焦课堂】之教学方式“层出不穷”? 有些教师过分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听、念、数、唱、动、比、拓、画……,丰富的情境、精美的课件、活跃的游戏、过多的讨论,正所谓“满园春色”。殊不知,眼花缭乱的教学方式是不是真正的在为音乐教学服务呢?多元的教学方式是很精彩,可是只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简约却有效的方式不同样可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吗? 二、“简约至真”音乐课堂的实践探索 1、“求质溯本”——目标定位需“简明” 音乐课堂要走向简约,一个简明清晰的教学目标是关键。正如布卢姆所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期望达到的目标”。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应倡导“简明扼要”,凸显音乐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这一堂课真正要学会什么,而教师也能做到“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者对四年级歌曲《雨中》目标的是这样定位的: ⑴演唱歌曲《雨中》,用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孩子雨中行走的快乐,用抒情饱满的声音表现孩子读书的乐趣。 ⑵以旧知为引,在复习、对比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两段体曲式结构的认识。 ⑶引导孩子以自己的理解表现音乐,在歌曲休止处加上喜欢的声势动作。 ⑷感受不同场景下表现“雨中”的其他音乐作品,体验不同的音乐情绪。 如此简单清晰的教学目标是基于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的要求,老师在这样的教学目标指引下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主动、积极、高效地达成目标,课堂教学妙趣天成。简约至真的教学目标使音乐课有了一个“灵魂”,是课堂教学有序有效的根基,目标明确了,我们才有方向。 2、“笔简形具”——版块设计需“简约”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老师为了上好一节课,绞尽脑汁搜集很多资料,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这也舍不得丢,那也舍不得放,致使教学环节臃肿。新课程要求在同样的教学时间内要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教师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点”、“线”、“面”来组织教学,既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走进去,又让学生由里及表、由深到浅地走出来,就能顺畅地实现“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的效果。 例如六年级《蓝色的雅德朗》一课,就可以以三个清楚的版块设计教学: ⑴对比导入:欣赏影片《桥》片段,聆听歌曲《啊朋友再见》片段,感受“实情”与“曲情”的反差,体会南斯拉夫人民乐观、开朗的民族个性。 ⑵歌曲教学:完整体验、分段教学、尝试合唱,继而揭示歌曲背景,简介南斯拉夫与克罗地亚的渊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