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航杯高中英语教学感悟谈谈对阅读第二课时教学的感想
作者:江苏省天一中学 彭春燕
非常感谢启航杯比赛,让我有了很多的第一次体验。第一次独立去外校上课,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第一次自己独立沟通解决学校之间的交通问题;第一次进行同课异构,之后专家即刻给出意见,解决困顿,同时以他人为镜,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之处;第一次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设计和教学PPT;第一次针对ReadingⅡ这一课型进行精心设计.....在获得如此多宝贵体验的同时,又对“人是在压力中成长的”这句话有了自己更深刻的体会。
接到ReadingⅡ这一课型安排时,我是迷惑的。常态课中我上过reading,task,project,词汇,报刊阅读,唯独没有涉及到ReadingⅡ。我想ReadingⅡ应该不同于第一课时课文的疏通理解与信息拓展,但是简单定义为语言点讲解,又有失偏颇,或者是抓小失大,失去课文情境对于语言点的支撑作用,又可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带着这样的疑问,以及好心人的提醒,我去翻看了三年前学校聚焦课堂的ReadingⅡ的PPT。基本套路是导入-简要复习课文-导出重点词汇点-讲解词汇-运用词汇。有了这样的大方向,再加上一点自己的设计便有了在怀仁中学上的那节课,所幸对于这一课型的理解没有出现大的偏差,基本符合了杨老师提出的基于课文,依托课文,发散的用法,以及回归课文的理念。
在ReadingⅡ课型中,如何取舍语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一节课刨去导入,巩固操练的时间,也就半个小时,而半个小时设计五到六个语言点为宜,但是整篇课文中又岂止五到六个语言点。我采取了以下的方式,通过review的方式导入这堂课所有的重点语言点,然后根据培根的一句名言把所有的语言点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最简单,words to be tasted,指那些用法相对简单的,在review部分就能基本掌握的词汇。第二个层次稍难,words to be swallowed,用法稍多,功利点说,就是我们考试经常遇到的。第三个层次,words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也是我特别重视的,是对语言一种感受。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划分,课堂就有脉络也比较好掌控。个人觉得,如果进行到第二层次,本课充其量是对语言点换一种方式的讲解,或者只能说是有趣得讲了几个语言点。而对于第二课时,我个人的理解应该是基于文本,在特定的情境下,学生发展对课文语言的理解能力,这种理解能力不应该只包括语言点,而应该包括学生对语言的美的感悟,学生能欣赏语言。我的第三层次的设计就是为此服务的。通过The UN touches the lives of people everywhere和 under the umbrella of 引出拟人和隐喻这两种英文中经常用到的修辞手法,让学生体验语言。
对于自己这节课最大的满意之处为课堂上的耐心引导和随机应变。当讲到refer to…as的时候我明显发现学生跟不上,有的同学可能连我的问题都没有听懂,我当时就慌了,难道是我表述不清,难道课堂设置太难了。但正是那时候,我反而放开了,课堂本来就应该是师生间的合作与对话,学生在与老师的对话中吸收理解新的知识。如果一切都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步骤一步一步来,或者教师提前预知了学生的反应,那课堂的魅力在哪里呢。我想课堂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学生反应的不确定性,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班级上得到的反应应该是不一样的,而教师也应该为这种不同的反应做好充足的准备。从那时开始我的注意力就一直放在学生身上,一直在关心他们到底懂了没,积极得引导他们的思维,而我的目标也变成了把课上去下,让学生能听明白,并学到一定的知识。而让我欣慰的是,学生的情况在渐渐地好转,虽然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但是我从学生的脸上尤其是后排男生的脸上,看到了积极参与努力理解的渴望感,这种渴望感让我感觉到了学生的可爱,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学生的潜力。这更让坚信了学生本身对知识是渴望的,需要改变的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不要轻易否定我们的学生,通过耐心积极地引导,他们的表现出乎我们的想象。
对于本课我也学到了很多也有很多改进之处。不得不说本次赛课是对于年青教师一个非常好的规范教学的机会。在此之前,我一直狭隘地认为上课就是课上那一部分,上好了课就万事大吉。其实一个完整的课堂包括教学设计,PPT,课上的讲解,以及课后的反思。交上去的教学设计上有很多粗心小错误,教材分析啰嗦,PPT上也有大小写不区分的问题,非常感谢杨老师善意的提醒,以后定当注意起来,教学必当严谨。关于教学设计应该是我本次最大收益,之前一直不知道教学设计应该如何规范,具体title应该怎么写,网络上也流传各种版本,现在大概都知道了,由教材分析,教学目的,教学步骤组成,最最重要的是目的还有教学步骤中的意图,因为只有有了目的,我们才能开展活动为目的服务。第二点就是我非常赞同杨老师的“Speak English whenever possible, and speak Chinese when necessary”英文中文对于学生的功用各不相同,两种语言都是能够互补的。比如说我在解释Metaphor的时候,耗费了很多精力,其实说句中文就可以快速得让学生理解,节约时间来进行下一步的展现。第三点就是加强教学理论修养,并通过理论运用于实践。以后必当加强理论修养,多读学术期刊,核心杂志,里面有很多新的做法,直接可以在课堂中加以运用。
通过这次启航杯赛课,我收获满满,人在压力中成长。以后倘若每节课都像这样,精心备课,认真反思,定当收益很多,希望早日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