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1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不同情境中学数学小学老师教育研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11:2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不同情境中学数学小学老师教育研讨
  在不同情境中学数学,就是指教学中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沟通生活现象与数学间的某种联系,把老师学生的教学生活放到老师学生的生活中去教学,使学生感觉到不是在课堂上学数学,而是在生活中学数学。皮亚杰指出:“一切真理都是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培养,尽可能将一些知识方法的发生过程详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精心创设数学生活,为数学知识的产生创设各种生活情境。
  一、在情境中“感知”数学
  感知,是学生对知识认识之前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非常重要,学生接受新知的状态是处于被动还是主动常常取决于感知,感知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最后形成对知识理解的重要前提。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我先请学生看一段购物情境的录像,然后结合实际说一说你对人民币有哪些了解?虽然买东西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情,但是把它提到课堂中来,就大不相同了。孩子们很感兴趣,学习热情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从而很自然的进入新课。而且,购物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由此他会很自然的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及相关知识,提到买东西,孩子们自然会想到人民币,提到人民币,孩子知道各国的钱是不同的,钱的产生及其发展,如何辨认真假等。可见,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在情境中“体验”数学
  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掌握正确的数学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是培养数学能力的前提。而数学概念一般比较抽象,对于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不易掌握。因此,要使学生准确掌握概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一些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理解。
  在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面积这个概念的含义,我设计了以下两个情境。 1、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表面,你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动手体验,发现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2、教师出示一组图形(师生同备),让学生给这些图形涂上颜色,学生观察后发现最后一个图形与其他图形不一样,它不是围成的图形,不能涂色,而其他那些围起来的图形,涂色部分也有大有小。在此基础上,教师概括出面积的含义,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了。通过创设摸一摸、比一比、涂一涂、说一说这样的情境,让学生经历了对面积意义的感受,体会到面积的大小区别。这样的体验教学,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开心,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情境中“建构”数学
  学生学习数学本质上是建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有其特殊的认知程序和方式。教师需要基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研究新的数学内容在其头脑中生成与发展的过程,思考他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完成新知识的建构。只有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积极的认知冲突,才能从学习的迫切性出发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设置相应的学习通道,让学生或调用已有认识、经验,或借助一类典型事例的分析、研究,或经历实践活动过程去感知和理解新知识、新方法,获得相应的数学结论,建构和完善自身的数学认知结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11:20:18 | 只看该作者

  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教师设计如下片段:
  出示例题现实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提出平均分的问题。
  提问: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
  引入:刚才同学们说蛋糕每人分到半块、一半。这样的结果不满1个,还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1、2、3……这样的整数表示吗?你有办法表示吗?
  说明:当平均分的结果不能用已经学过的整数来表示时,就要认识一种新的数──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演示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让学生观察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然后结合直观图说明每份都是这块蛋糕的1/2,以及它的写法和读法。
  追问:刚才的1/2是怎样得到的?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学生互相说后,在全班交流自己的认识,理解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1/2。
  提问: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1/2吗?自己折一折,把它的1/2涂上颜色。
  学生操作后,在班内交流。
  追问:纸的大小不同,折法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一张纸的1/2呢?
  学生联系平均分成2 份的操作,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指出:虽然纸的大小不同、折法不同,但只要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
  上述认识1/2的过程,教师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思维冲突,促进学生体会分数产生于生活实际的需要。接着借助演示,帮助学生感知把一块蛋糕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形成相应的1/2的表象,初步体会1/2的含义。最后,学生用操作表示出1/2,逐步建构起对分数1/2的认识。教师遵循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逐步引导学生对具体形象所表示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与概括,完成分数1/2的意义建构,并能做出合乎数学本质的解释。
  四、在情境中“创生”数学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概念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教师的直观教学和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学生会顺利创生出新的数学知识。
  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学1/2后,我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纸片,折出自己喜欢的图形的二分之一。孩子们用不同的折法表现着1/2。这时不知谁喊了起来:“我折出了这张纸的1/4。”我一看,学生果然折出了一张正方形纸的1/4。很显然,学生折出1/4这种行为并不在我的预设之中。如果我皱皱眉,否定这个学生没听清老师的要求,那么学生创新的火花即刻便熄灭了,教学当然会波澜不惊地按着老师的预案进行,但其他的学生谁还敢越雷池半步呢?久而久之,课堂就成为了一潭死水,学生哪来的主动地位,哪里能实现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呢?当然,折出一张纸的1/4,这只是个别学生的行为,这个学生自己是不是真的知道这个1/4是什么意思呢?其他学生是否明白这个1/4是什么意思?这个1/4值得师生现在就停下脚步来研究吗?抓住这一时机加以引导,不仅会使这个学生明白这个分数的意思,也会使全班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从这种理解上看,学生“折出一张纸的1/4”这一教学信息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是有价值的,教师应抓住这一教学契机加以引导。后面的教学效果证明,我抓住这一教学契机加以引导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微笑着问学生:“你怎么知道折的是这张纸的1/4呢?”学生说:“我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就是这张纸的1/4。”老师问其他学生:“他会折这张纸的1/4了,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学生有的说:“他没按老师的要求折。”有的说:“他很了不起,都认识1/4 了。”有的说:“他很会创新。老师只教了1/2,他就认识1/4了。”老师也高兴得对他竖起了大拇指。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这个同学的启发下,同学们折出了1/4、1/6、1/8……,学生们互相欣赏着各自的作品,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快乐,课堂也因此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教师抓住一个学生的创造性见解加以引导,使课堂形成了新的兴奋点。
  五、在情境中“应用”数学
  在学会了新知以后,学生就会产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以获得成就感。否则就会产生知识无用的想法,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紧紧地把握好这一大好时机,设计出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兴趣的练习,满足学生的愿望。
  如教学《吨的认识》后,教师出示淘气的数学日记:
  “早晨,我从 2分米长的床上起来,刷牙、洗脸后,坐在8米高的餐桌前喝了一杯150克的牛奶,吃了一个65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3吨重的书包向学校跑去。在路上,一辆大货车满载7克左右的水泥从我身边飞驰而过,把我吓了一跳!”
  一篇有趣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日记,由于是单位的错用闹出了一系列的笑话,这样的练习既有趣又联系生活,同时也巩固了新知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教是为了更好地学”,“教是为了最终不教”。教学的过程已不再是单纯地传递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亲身体验,操纵思维,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这样他们才能得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特级教师刘德武老师说:“要想唱好戏,功夫在戏外;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可以引申为“学生要想读好书,功夫在书外;老师要想教好课,功夫在课外”。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认为应尽量跳出纯化的数学书、数学课,多在书外、课外为课堂教学做文章。

八士实验小学 华新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05: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