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66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5课 风景如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0 11:0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5课  风景如画
《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记住A、B两段主题的音调,并能在整首乐曲中辨认,知道乐曲主奏乐器以及创作的相关背景。
2、聆听乐曲,知道乐曲表现的内容,能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中所描绘的内容,能主动地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用合作方式的体验乐曲结构。
3、喜欢聆听《森林狂想曲》,进一步探寻乐曲的音效伴奏,并能积极参与到再现乐曲的活动中来,感受到人与大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森林里要举行一场演唱会,小动物们早早的被布谷鸟叫醒,听听,都有哪些小动物?(播放:动物的声音)引子部分
生:蛐蛐、布谷鸟、青蛙、。。。补充:秧鸡、飞鼠、
师:这些小动物都是怎样叫的?找一个你喜欢的,学一学。
在森林里,青蛙和布谷鸟可以算得上是歌声最优美的歌唱家了。
板书:
  
青蛙:
  
2∕4    × ×× ︱ × × ︱
  
  
布谷鸟:
  
2∕4    × ×  ︱ ×   × ︱
  
  
练习要求:根据节奏试着填上青蛙的叫声,注意节奏的重拍,突出强弱
根据节奏试填上布谷鸟的叫声,注意强弱、声音的感觉分两组,青蛙和布谷鸟的声音交替进行,突出层次和强弱
师:分两组,青蛙和布谷鸟的节奏交替进行,突出层次和强弱
【设计意图:调动情绪、做好铺垫】
师:真不错!小青蛙和布谷鸟唱的多开心呀。让我们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开始今天的欣赏。
二、初听全曲:
1、 与森林共赏:
今天我们要随着一首乐曲来一次奇妙的森林音乐之旅。
板书----《森林的歌声》
【播放影象资料】《森林的歌声》的视频资料
师:听的时候,你可以用点手心的方式感受乐曲的速度。并思考问题:
乐曲给你什么感受?你听到一个怎样的森林?
生:乐曲轻快、流畅
生:一个热闹的欢乐的森林。
师:从始至终都很热闹吗?安静—热闹—安静
2、 与森林共奏:
师:乐曲中你都听到了那些声音?(动物声、乐器的声音)
师:乐曲中主要用到了三种乐器,请同学们听一听第一种、第二种、、、、?
生:笛子、小提琴、吉他
【播放:笛子、小提琴、吉他的音色,并用动作模仿演奏姿势。】
【设计意图:全曲感受,对乐曲留下整体印象。】
三、分析乐曲:
与森林共舞---听乐曲结构
1、我们对乐曲有了初步的理解之后,让我们一起仔细聆听乐曲的第一段旋律--a:
师:聆听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再用点手心的方式感受乐曲速度。
【播放乐曲旋律a】
  
旋律a:2∕4
  
6 1 3 5 ︱ 3 3 2 ︱3 3 2 ︱ 3 67︱ 1 3 2 1 ︱6   5   ︱ 3 -    ︱3 -   ︱6 1 3 5 ︱ 3 3 2 ︱3 3 2 ︱ 3 -︱ 1 3 2  1 ︱6    5   ︱6 - ︱
  
6 - ︱
  
师:同学们听完a段旋律,
  
这段音乐是用什么演奏的?—笛子(独奏)
  
除了笛子的演奏还有什么声音?---小动物的声音
  
乐曲的速度是:慢、稍快、很快?
  
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轻快、流畅
  
笛子的音色明亮、清新,再加上稍快的速度,使旋律既欢快又流畅。)
  
再来体会一次:边听边模仿吹笛子的姿势。
下面我们再通过模唱进一步感受乐曲:
师弹奏a段旋律,生看谱模唱
(1)用“la”“lu”模唱旋律
跟琴:慢速分句模唱/跟琴:稍快不分句模唱/跟音乐哼唱(做吹笛子状)
【设计意图:熟悉了主旋律,加深了印象。】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节奏是音乐的骨骼。
我们分析一下a旋律中有哪几种基本节奏型:(分析第一乐句)
  
①:2∕4 × —   │ × —   │
  
②:2∕4 × ×   ︱ ×   × ︱
  
③:2∕4 × ×× ︱ × ××
  
④:2∕4 ×× ×××× ××
  
师:看似很难的旋律,其实正是由这些基本节奏型组成的。正是由于节奏的不断变化和交替出现才推动了旋律的发展。同学们,我们一起练一练。(选拍手方式)
将旋律和节奏对照,按照旋律的发展,拍打出a旋律的节奏。
6 1  3 5 ︱ 3 3 2 ︱3   3 2 ︱ 3   67 ︱ 1 3 2 1 ︱ 6   5   ︱
×× ×× ︱× ×× ︱× ×× ︱× ×××× ×× ︱× —   │
3   -    ︱3    -  ︱  6 1  3 5 ︱ 3   3 2  ︱3    3 2
×   —   │×   —   │×× ×× ︱× ×× ︱×   ××
3     -   ︱ 1 3   2 1︱ 6    5  ︱ 6   - ︱ 6    - ︱
×   —   │×× ×× ︱ ×     × ︱×   — ︱ × —   │
让学生稍做练习,再集体展示。
再次聆听音乐a,将学生分两组,一组跟音乐哼唱旋律,一组拍打节奏型,拍打节奏的一组,声音稍弱些。
(2)请同学们再来体会一下乐曲的第二段主旋律:b
师:聆听的时候,同学们可以边感受乐曲速度,边听是哪种乐器演奏的。
【播放旋律b】
  
旋律b:2∕4
  
1 2 3 4 ︱5 4 3 ︱2 2 3 ︱ 2 –︱ 6 7 1 2
  
3  7 6 ︱7 - ︱ 7   -  ︱1 2 3 4 ︱ 5 4 3
  
2  2 3 ︱ 2 -  ︱1 3 2 1 ︱6 5 ︱6 - ︱6 - ︱
  
师:同学们听完b段旋律:
  
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小提琴—独奏
  
除了小提琴还有什么声音?----小动物的声音。
  
乐曲的速度是:慢、稍快、很快?
  
小提琴优美的音色再加上稍快的速度,使旋律委婉、流畅,又不失欢快的情绪。
再来体会,边听边模仿拉小提琴的姿势。
跟琴:慢速la模唱/跟琴:稍快模唱/跟音乐哼唱(做拉小提琴状)
师:我们一起来看b旋律的乐谱,来看b旋律中的基本节奏型:
  
①:2∕4 × —   │ × —   │
  
②:2∕4 × ×   ︱ ×   × ︱
  
③:2∕4 × ×× ︱ × ××
  
④:2∕4 ×× ×××× ××
  
师:原来还是由这些基本节奏型组成的,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已经熟悉这四条节奏,
对照b旋律的歌谱,拍打出相应的节奏型,
一组跟音乐哼唱旋律,一组拍打相应的节奏型。
师:(现在我们正在积极运动的不只有手还有大脑,更包括身体其它部分的积极配合,音乐欣赏,就是要在或欢乐或激动或忧伤的情绪中,培养我们的音乐素养,同学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就有了鉴别音乐,感悟音乐的能力。)
(3)请同学们体会第三段旋律:C段是最热闹的一段,聆听时:   
请注意:这段旋律是很强还是很弱?与a、b、和c比起来他们的力度就稍微-----弱一点。
    一种乐器演奏,还是多种乐器合起来演奏?就是?------合奏(因为是多种乐器的合奏,音乐色彩很丰富)                                         那么a、b是一种乐器单独演奏,就是?---独奏(音乐色彩就相对单一)、abc的演奏形式不一样,所以音乐色彩也发生了变化。
  
演奏时又用到了什么乐器?----笛子、小提琴、吉他、其他乐器的合奏
  
旋律从力度上来分析-----很强强还是强?
  
相比之下a,b的力度是很强还是强?
  
旋律c通过乐器的多样加入和演奏形式由独奏到合奏的转变,声音逐渐加强,音乐色彩也变得丰富起来
总结:
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图表,一边完整聆听乐曲
听辩乐曲的结构:
师:完整聆听乐曲,请同学们仔细听,三段旋律a,b,c,出现的先后顺序。
【播放 ababca】
  
  
旋律a
旋律b
旋律c
演奏乐器
笛子
小提琴
乐器合奏
演奏形式
独奏
独奏
合奏
旋律色彩
单一
单一
丰富
力   度
很强
情   绪
热闹
热闹
欢腾
生:听辨分组听辨音乐,
板书乐曲结构: a—b--a--b--c—a
同学们,我们刚才分析的这一段,就整首乐曲而言,只是第一部分,整首乐曲是以小动物的叫声为引子,然后演奏ababca作为乐曲的第一部分,又以动物的叫声为间奏,然后重复演奏ababca作为乐曲的第二部分,最后以动物的叫声作为尾声,结束全曲的。
与森林共唱--感受音效的伴奏
1、听一听、找一找、拍一拍
师:同学们通过听乐曲,动物的叫声集中出现在哪三个地方?
生:前奏,间奏,结尾
师:其实,在乐曲的找中间,动物们担当了伴奏的角色.一起听,听到的时候请你举手表示【播放:ab】
听ab找动物的声音出现在哪?
听ab师引导学生在动物声音处加入拍手, ××   ×
  动物叫声的出现,丰富了音乐色彩,烘托了音乐气氛,使乐曲显得清新、自然、富有生机、充满情趣。
2.按节奏和曲中动物一起为乐曲伴唱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模仿布谷鸟、青蛙声音为乐曲伴唱。
师:播放ab ,引导学生轻声加入青蛙和布谷鸟的声音。(注意强弱,更有层次感)
我们一起来看乐曲的结构:
a—b--a--b--c—a,刚才我们给第一个a—b的每句结束句处,拍打××    ×
下面还有第二组a—b我们加入刚才练习的节奏为它伴奏怎么样?a\b我们是怎么练习的同学们还记得吗?(两组,一组哼唱旋律一组轻声拍打节奏)我们知道c是乐曲中最热闹的一段,我们就把四条节奏同时演奏,来衬托这种热闹怎么样?同学们同意吗?
当a旋律第三次响起,我们就不要节奏来伴奏了,只要青蛙和布谷鸟的声音就够了。好像感觉森林又恢复了安静。
师:我们一起把最难的、中间的a--b—c连起来来一遍。
播放abc,引导学生分组哼唱和拍打。
师:同学们的表现出乎了老师的意料,真是太棒了,看似很难的问题,却一点也难不倒我们同学,那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整表现a—b--a--b--c—a!
注意:老师的手势表现了强和弱。哪组同学该进入,哪组同学该准备,请同学们一定要,看老师的指挥。
[设计意图:用游戏方式参与音乐,感受乐曲、理解节奏、再现升华]
与森林共欢乐---合作表现
表现全曲:
师:让我们和小动物们一起完整的演绎一遍。按照ab ab c a的排列顺序,尽情表现。
指导学生完整表现a—b--a--b--c—a。
【师播放旋律ababca 】
(看到同学们的表情,我知道同学们已经在音乐中体会到了快乐,老师也一样,一节课下来,很满足,很幸福;虽然我们对乐曲的理解还很浅显,虽然我们的表现还有些生涩,没那么完美,可是,在老师的眼里你们已经很努力了,你们是最棒的。)
四、介绍乐曲:
师:同学们喜欢这曲子么?让我们感谢曲子的制作者。
师介绍:
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乐曲《森林的歌声》是《森林狂想曲》其中的一首,它是由荒野探险家徐仁修、自然录音专家刘义骅等5人经过耗时5年的制作,深入全台湾森林实地录音,共收集台湾鸟类、蛙类、蝉类、虫类、溪流…等近100种自然声音;他们的目的宣传环保,爱护动物。
但是同学们,现实的问题却是我们国家每年有接近50余种动植物濒临灭绝,如果,我们刚才听到的美妙声音就此不再重现,如果像白鳍豚、华南虎、东北虎亚洲象等人类的好朋友在5年或10年以后,我们再也见不到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保护野生动物,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一起祝福,愿森林的歌声永远这样美好……
教学反思:
本课《森林的歌声》的欣赏,我采用分层分要求逐步展开教学的,首先谈话导入进入课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仔细聆听,领略大自然森林中奇特的美,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并通过音乐听出大自然的声音,例如,风声、水声、动物的叫声…… 学生在进入课题后,介绍了音乐中三种乐器的声音,并通过音响让学生感受三种乐器的声音特点并总结归纳,然后模仿乐器演奏的动作加深学生对乐器的了解。学生了解到笛声的明快活泼;吉他的优美抒情;以及小提琴的柔美流畅,并知道了三种乐器属于吹拉弹哪一种乐器,让儿童的心身融入到音乐给予的美的感受之中,进而让儿童感受、体验及表现音乐的美,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然后我将这首音乐作品分成三个主题来听辨,然后让其谈谈初听音乐的感受,感受其情绪。了解到第一主题情绪是欢快活泼,第二主题情绪是抒情优美,第三主题情绪为热烈的。老师引导学生作进一步聆听,并跟着钢琴轻轻哼唱,用衬词Deng、La、Di带入曲谱中跟唱,加深三个主题音乐的印象。听完三个主题后,用音乐小游戏我是听辨小能手来检验学生对三个主题的熟悉程度。接着,将乐曲完整播放,并用手势和数字表达乐曲中各个主题出现的顺序,通过从音乐情绪的不同,旋律的不同,让学生充分发散了儿童对音乐的想象力,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同时,运用音乐要素表述出音乐的节奏的明快,旋律的流畅。课中,再让儿童仔细聆听音色的变化,最后,让学生发挥想象为歌曲配伴奏。我不断摸索自己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法的结合,教师始终贯穿新课程理念,使学生在课堂里得到生成和发展,并将着力点着眼于培养儿童知识拓展,情感的体验和能力的培养,配合各环节提问与思考,让儿童在欣赏音乐活动中,从听、想、议、唱、演等形式里,使每个层面的孩子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这次公开课存在一定的不足,整体不是很清楚,给听课的老师感觉教案不简洁明了,显得繁琐。在教学过程中,拓展部分,由于提前没有预设,到同学们自由发挥时,同学们情绪过高,场面有点失控,幸好,及时用拍手打节奏的拓展环节将课继续进行。第二次公开课,比第一次公开课来说,自己准备更充分点,似乎找到了上课的基本规律。当然这还需要我不断的努力,并且长期的坚持研究课程,多想,怎么上课学生更容易接受,将难的知识点简单化。因此,我将更加努力地研读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更好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10 11:07:08 | 只看该作者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海南 )中,感受祖国大地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2、从聆听上述作品中懂得独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力。
教学内容:
  1、聆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海南 )
  2、掌握独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力。
教材分析
 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这首歌曲表达了人民战士对乡土的热爱,更寄寓了对革命先辈的怀念和崇敬。在优美深情的歌声中,展现了革命战士继承革命传统,为人民守卫国土的精神风貌。歌曲的第一部分包含两个乐段。前乐段的四个乐句句式为3+3+4+4(小节),均为八分休止的弱起,使四个乐句承接紧密,欲止不能,一气呵成,表达了战士热爱家乡的深情和保卫祖国的决心。后乐段的旋律舒展流畅,回旋起伏,热情洋溢地赞颂了这片英雄的土地。歌曲的中段速度加快,节奏鲜明,带有进行曲风格,表现了战士手持钢枪,巡逻在山路、河边,英勇地守卫国土的勃勃英姿。最后歌曲再现了第一部分中后乐段的音调,再次倾吐了学习红军,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
声乐演唱形式
独唱:由一人演唱,常用乐器或乐队伴奏。
齐唱:指两人以上的歌唱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唱同一曲调。
轮唱:由两个以上的声部演唱同一个曲调,但不是同时开始,而是先后相距若干拍子进入。
重唱:指每个声部均由一人演唱的多声部声乐曲及其演唱形式。按声部或人数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
领唱:一唱众和(齐唱或合唱)的演唱形式。因独唱部分具有引领众人歌唱的作用,故称“领唱”。领唱形式常见于民间的集体劳动歌曲(如号子、秧歌)中。
合唱:指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一乐曲。可分为同声(纯粹是男声、女声或童声)、混声(男女声混合)两类;又根据声部的多少再分为女声二部合唱、男声三部合唱等。最常见者为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的混声四部合唱。合唱常辅以乐器伴奏。纯粹由人声演唱而无乐器伴奏者,称“无伴奏合唱”。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聆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1.演唱形式导入:同样是独唱,不同性别有不同声部的独唱,表现人民战士爱家乡爱哨所,男声的阳刚之气更为有劲,尤其是男高音明亮而富有穿透力、更显英雄气概。
2.欣赏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感受男高音阳刚之声所表现的战士风貌。
3.复听歌曲,细致品味:
(1)歌曲的内容。
设问:为什么爱五指山,爱万泉河?
(2)歌曲的表现力。
设问:各段速度、力度、情绪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4.师生讨论,边讨论边听有关片段或教师范唱片段。
5.聆听歌曲。完整、全面地欣赏歌曲,激发学生学习革命战士的豪情壮志,爱家乡保江山。
6.小结:独唱的表现形式及其表现力。
        独唱
童声:童高音、童低音。
女声: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
男声: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7、请在课后,学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并把它抄下来,下次我们大家来交流,也是各地音乐文化的大汇展。
二、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下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1-10 11:07:25 | 只看该作者
《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歌曲的学习,初步感受和体验黄自代表作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感情和对美的感受。
教学目标:
1、学唱《西风的话》,学习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歌唱秋色的美景。
2、学习低音区5、6、7、力度记号等乐理小知识。
3、通过秋景的体会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寻找声源的兴趣。
4、和同学们一起用各种方式表现多样的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运用好力度记号、连音线来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
教学难点:
运用力度的变化有表情地歌唱。
教具准备:
多媒体、手风琴、课件、口风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进入风的世界,去感受风的美
①你们听!(课件播放风的声音)特点
②请同学们用声音来模仿风?用动作模仿风
二、歌曲教学
1、 练声:用“呜”来模仿风声。要求声音饱满,嘴巴圆着唱,力度记号
师:自然界的声音是没有经过音乐家雕琢的,这就是声源,而我们音乐课中的音乐是经过了作曲家提炼过的,接下来老师想跟你们一起,把自然界的风声带入音乐的殿堂,好吗?
师:用呜的声音唱低音的5、6、7,教师用手风琴带音高,融入渐强减弱记号;
(用风的动作来模仿风的声音,)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关于自然界中风的歌曲,让我们一起去聆听《西风的话》。
2、听录音范唱.(展示秋天风景课件)
在听的时候请大家思考:歌曲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平缓级进、较慢)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请同学们说说和秋天有关的词语(描绘秋景、对秋天的感受的词语。
是啊,当夏天的南风飘然离我们而去的时候,阵阵西风,就带来了秋天的信息。
3、复听歌曲
仔细领会歌词,思考:西风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
小结:西风告诉我们,要珍惜时光,热爱生活,要追求美好的未来。
4、再听歌曲:请同学们找出歌曲中
(力度记号、连音线、rit.渐强渐弱)
朗读歌词
5、(1)由教师朗诵第一遍
学生讨论:通过歌词让你感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秋天?
(2)请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把歌词朗诵一遍。
6、演唱歌曲
(1)学生尝试演唱歌曲 (要求:词曲结合准确无误。)(纠错)
(2)复唱歌曲
三、分组合作表现《西风的话》
四、知识拓展
作者和歌曲的介绍
“同学们唱得真不错,但是那么好听的歌曲到底是谁写得呢?下面老师要为大家介绍这位老前辈,他就是音乐家黄自。他早年留学美国,1929年回国后,长期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首歌曲通过委婉的旋律,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消逝的伤感。
(板书——黄自:我国近现代著名爱国主义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
五、口风琴吹奏练习《西风的话》1=F
采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方法,强调指法。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学会了什么呢?不过同学们要继续在歌曲旋律上、歌词连贯上下功夫。但是老师这节课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老师看到了同学们积极的表现、听到了同学们优美的歌声,最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去发掘生活中的声源,而我们要学会去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那今天的作业就是寻找声源,以后就让我们在同学们优美的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好吗?
七、下课(学生听着音乐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经过对这节课的认真准备,我对《新课标》的认识加深了,了解了更多的教学方法,锻炼了自身素质。对于这节课的创意,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学效果明显。
成功之处:
1、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把文学、音乐、舞蹈等学科综合在一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扩大学生的视野,优化了课堂教学。
2、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让学生学习风的声音,寻找风的感觉,使学生在玩中乐,在乐中学。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演唱的技能。
3、在创编歌曲的这一环节,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4、教育应坚持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原则。本课在学生个体发展教育方面关注不够,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
《西风的话》这首歌曲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还是相当大的,学生由于基础较差,没有歌唱技巧,学起来容易失去信心,那么在教唱这首歌曲时,在难点的突破上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唱这首歌曲,并提高学习兴趣。
改进之处:
1、设计一些简单实用的练声,如:我(5135),可(6543)。
2、用 u  找发音位置.
3、在学唱过程中加入动作,唱高音时抱桌子,有助于学生气息下沉,找到高音位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这节课中,我以“美”为突破口,以实践为中心,以技能为手段,以能力为重点,让学生大量的音乐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以“秋”为主线,让学生在音乐中感悟秋天,描绘秋天,唱响秋天,表现秋天。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以动听的音乐,优美的画面,激发学生想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唱歌曲这一教学环节时我充分渗透了这一教学理念,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来教学歌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结合了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多次设置艺术实践活动,既整合了多元化艺术,又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英国教育家海伦说:“音乐能教育我们孩子。”针对这一特点,我不忘引导学生从感悟自然的秋天到领悟人生的秋天,鼓励学生珍惜时间,为多姿多彩人生的秋天而奋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1-10 11:07:39 | 只看该作者
《西风的话》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歌曲《西风的话》选自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5课的教学内容,为一节唱歌综合课,一课时。
《西风的话》这首儿童抒情歌曲是黄自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歌曲表现了作者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珍惜时光、热爱生活、憧憬光明。G大调、四四拍;音域为d1——e2。歌曲为大调式,一段体,由四个规整的乐句构成。该曲歌词含蓄、深邃,情景交融;曲调婉转、典雅,抒情柔美,词曲结合完善,富有诗意。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学唱《西风的话》,学习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歌唱秋天的美景。
b、启发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参与体验音乐,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
a、本课始终把新课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学科综合”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b、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着“秋天”为主线,让学生在音乐中感悟秋天,描绘秋天,唱响秋天,表现秋天。
c、本课充分渗透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教学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对歌曲《西风的话》的学习和演唱,增强对歌唱艺术的兴趣。
b、在反复聆听、歌唱《西风的话》的过程中,唤起学生对音乐、对大自然秋天、对生活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积极参与活动。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感悟秋天】
一、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维瓦尔第《四季——秋》的音乐,学生随音乐进教室。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创造一种意境美。
二、导入新课
1、激发想象,寻找秋天。说一说:秋天;谈一谈:感受(金秋、收获……)
2、欣赏秋景,感受秋天
(课件播放一组秋景图,背景音乐《西风的话》)
a、学生在优美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中感受着秋天大自然的美。
b、老师小结:秋天是美丽富有诗意的。那么金色的秋天是谁给我们带来的呢?是西风!当夏天的南风飘然离云,阵阵西风,又捎来了秋的信息。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歌曲《西风的话》。
c、揭示课题
(课件播放歌曲《西风的话》,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想象、观赏、讨论等手法,让学生体验秋天大自然的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实践体验、学唱歌曲——唱响秋天】
一、聆听全曲,整体感知
1、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
a、歌曲的音乐风格是怎样的?
b、歌曲的速度如何?
c、歌曲所表达的音乐感觉是怎样的?
2、交流感受、引导评价
a、抒情歌曲
b、速度舒缓
c、歌曲优美抒情,富有诗意……
3、再次听赏歌曲
设计意图:让学生全面感受音乐情绪,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朗读歌词,体会深意
1、学生欣赏歌曲后,师生谈话引出歌词(课件显示歌词)
2、讨论歌词深意(珍惜时间,热爱生活……)
3、多媒体画面介绍作者及歌曲简介。
4、师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5、积极评价(掌声)
三、唱中感悟,主动参与
1、感受歌曲4/4拍的韵律美。
a、生随琴用风声“呜”模唱旋律。
b、生读出节奏,发现四乐句节奏相同。
4/4  ×  ×  ××  ××|×-  ×-|×  ×  ××  ××|×--O||
c、根据节奏唱谱,并手划旋律线感受旋律的变化所起到的作用。
①学生加上力度记号。
②体会旋律高低与演唱力度关系
③充分利用生动有效的柯尔文手势帮助唱谱,体会韵律美。
d、解决难点
2、唱出歌词的意境美
a、师范唱,学生身体律动感受。
b、随琴填词(解决难点:一字唱多音)
c、引导学生随范唱轻声唱词,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抒情柔美。
(提示歌曲的强弱及速度处理)
d、引导讨论歌曲最后渐慢、渐弱的处理。
(表现了深邃悠远,余味无穷的意境:珍惜时光,热爱生活。)
3、合作演唱,主动参与
[演唱要求]
①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②师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律动方式,体验歌曲。
(如:划拍、拍手、摆动身体等律动)
a、师生合作(接龙演唱)
b、生生合作(全班分两大组,以西风对话的形式演唱)
c、师生互评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重点所在。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边听边用体态表现歌曲情感,边听边轻声等对歌曲反复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对歌曲的表现形式及情感内涵进行把握,并在视、听、说、唱等情感中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
【创设舞台,展示自我——表现秋天】
秋天不仅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在动听的歌声中,还在美妙的诗句里。下面,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形式来抒发心中的秋天吧!(课件播放音乐《西风的话》音量适中)
生:配乐诗朗诵《秋》。
生:古诗背诵《山行》。
生:展示他们描绘秋天的美术作品。
生:口风琴吹奏《西风的话》。
生:旧曲新唱。
……
(同学们看着,笑着,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难点。为学生搭建表演舞台,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编与表演,旨在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音乐表演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音乐实践能力。让学生享受表现音乐所带来的成功感和愉悦感。
【师生评价,情感升华——收获秋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0 11:07:55 | 只看该作者
《小溪流水响叮咚》教学设计
一、 教学设计理念
1.立足教材, 体现创新意识
教师在课前要与教材进行充分的对话,找出蕴含在教材中的培养学生艺术素质的切入点。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
2.立足学生, 体现年段特点
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教学设计也要力求体现年段特点,着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艺术素养,一是应以“听”为主线贯穿始终。课堂上采取多种形式的聆听手段,让学生在 “听”中思考,“听” 中感悟,“听” 中审美,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培养较强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是应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强调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下,培养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
3.立足课堂, 尽展媒体魅力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强了课堂上教与学的交流,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地自主学习,它能打破时间、空间和资源限制,实现共享网络资源,学生能快捷地获得直观、生动、美丽的各种信息,有利于培养其开放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促进每个学生在自身基础上得到发展。
二、 教学对象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校学习常规的训练,小学中年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组织纪律性有所增强。尤其是中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更使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了新的特点。中年级学生大脑中的具体形象成分和抽象逻辑成分的关系发生着变化。在直观形象成分增加的同时,抽象逻辑成分开始增加。在学习上,要注意直观形象法和抽象逻辑法的自然过渡。特别是在音乐学习方面,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完成一系列的活动,可逐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及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
三、教学内容分析
《小溪流水响叮咚》 是一首优美、抒情,富有田园风格的儿童歌曲。它的旋律婉转起伏,歌词淳朴生动,充满诗情画意。歌曲以欢快的小溪为题材,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抒发了对美丽祖国的深情厚爱。歌曲为二段体,第一乐段 (第1~16小节) 节奏和旋律明快,尤其是第 3、 第 4 小节附点四分音符及第 11 小节的切分节奏运用,更使音乐富有动感,生动描绘出小溪流水欢快奔腾的形象。紧接着第二乐段以弱起进入,旋律与前段形成明显的对比,情绪转化为热情而舒展,歌曲结尾处的 “啦” 节奏欢快、跳跃,富有特点,它既保持了旋律的流畅,又是欢快情绪的真实表现,使人仿佛看到了潺潺流水奔流不息,带着祖国的骄傲,汇入大海的生动情境。
四、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在歌唱中体会歌曲所描绘的意境,并尝试用自信、整齐、富有感染力地歌声演唱。
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和理解速度、力度、旋律等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在音乐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借而抒发对祖国的深情爱意。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和理解速度、力度、旋律等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弱起、一字多音、长音的演唱。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伴着《嘀哩嘀哩》进入教室
2.趣味师生问好
(二)、渗透教学
1.现在正是一个春暖花开、风景如画的好时节。今天,毛老师就要带大家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听那潺潺流水在欢迎我们。
2.欣赏
3.哇,小溪真美,溪流的声音真是动听呀,叮咚叮咚唱不停。咦,你们听,这里有两条可爱的小溪在歌唱,如果把它们比作是人的话,你觉得它们分别是什么样性格的人呢?
第一条:2/4  54 30 | 10 32 | 10 60 ||  (活泼、调皮……)
             啦
第二条:2/4  51 24 | 3.  1 | 2  17 | 1 -  || (温柔……)
             啦
4.是啊,就一个“啦”给它谱上音乐,因为节奏、速度、力度、旋律等的不一样,于是塑造了这样完全不同音乐形象。
5.以《小溪流水响叮咚》为歌曲名,你会用怎样的力度、速度、旋律来表现呢?为什么?
6.讨论
【设计意图】情境导入可以使学生尽快进入一种美的氛围之中,设置疑问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欲望。在进行情境创设时,通过播放 《小溪流水响叮咚》 的片段,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感受速度、力度、旋律对音乐表现的重大最用,并为歌曲的学唱作好铺垫。诱发他们进一步了解音乐的同时,为学好本节课的内容打下情感基础。
(三)、歌曲教学
1.初听
设问:音乐家们又是怎么想的呢?接下来让我们来听听由木青作词,尚疾作曲的《小溪流水响叮咚》吧。
2.讨论《小溪流水响叮咚》的速度、力度、旋律。
3.复听
边听边根据旋律的起伏,画旋律线。
4.学唱曲调
(注意附点节奏、连音线、长音)
5.师唱谱,生填词
(注意一字多音)
【设计意图】在歌曲的学唱、演唱过程中,可让学生们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并可通过自学的方式来学唱歌曲,这样既增添了学生们的信心,又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读谱、唱谱过程。在情境创设与熟悉歌曲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既从感性上多听、多感受,又有了在理性上对音乐的思考,从而达到熟悉歌曲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6.再听
双簧(默唱),纠正错误
7.生跟音乐伴奏演唱。
【设计意图】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进行自我表现,让他们在宽松的气氛中积极地参与,从潜意识中巩固歌唱音准的同事,进一步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了他们创造思维的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分享多种学习方式带给他们以快乐,使他们尽情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
(四)、环保德育渗透
1.师:从歌曲中我们跟着小溪流一路走来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讨论交流
2.TTP图片展示
师:这么美丽的风景给了音乐家源源不断的灵感,音乐家才能创作出如此美妙的音乐。如果有一天,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这样的一幅景象,那又会是怎样的呢?
生:讨论交流
师:是啊,这是多么可怕的一副景象啊。作为一名小学生,一名少先队员,我们也许可以有所行动。
生:讨论交流我们的行动。
3.音乐来源于生活,生活因了音乐更加美好。这么美的歌词,这样美的旋律,给我们展现这一幅幅美丽的风景。小朋友们心情如何?让我们也带着快乐的心情再去寻找祖国的下一站更美好风光吧!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上的冲击,美好生活与和谐乐章的统一关系让学生直观、深刻体会环保的重要性。并在自主的思考、讨论中,得知“我”该怎么做。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为培养四年级的学生保护大自然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我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根据四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点创设情景,以听小溪—辨别小溪—看小溪—模仿小溪—唱小溪—保护小溪—爱护我们共同家园为线索,将各个教学环节贯穿起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聆听音乐,参与体验音乐活动,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激发学生表现和创造的欲望,在音乐实践中进行即兴创编。了解了教材特点及其儿童的年龄生理特点后,我摒弃了以往枯燥机械的歌曲教唱方式,采用了游戏、欣赏与歌曲相结合的方式。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听他们熟悉的自然界声音(大海、小溪),再通过模仿小溪(节奏练习),看小溪图片,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小溪。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过说、唱、编等多项活动来学习歌曲。
这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每一个环节都紧紧围绕主题,循序渐进地展开,整个教学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使学生有感情地表演了《小溪流水响叮咚》,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唱歌过程中,考虑到学生对于掌握切分节奏较困难,所以运用了连音线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此节奏,化难为易。
尽管一节课下来。孩子们个个精神抖擞,兴致勃勃,寓教于乐,确确实实的认识了小溪,环保的重要性。但纵观本节课的音乐知识点,孩子们掌握还不够扎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01: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