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新课程规范》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同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何让数学课“活”起来?我总结了一下自身的一些做法。
一、让同学“乐”起来
教师可以设置悬念,利用儿歌、故事、谜语和幽默的语言等多种形式,让同学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快乐地参与数学活动。例如在辅导奥数“0.075毫米对折60次后是多高﹖”这一题时,我手拿一张纸面对大家,对折,又对折,再对折,笑道:“你们看白纸厚度只有0.075毫米,三次对折后的厚度是0.075×8= 0.6毫米,还不到1毫米。假如对折60次,那么它的厚度是多少﹖会不会高过这个粉笔盒﹖会不会高过这个桌子﹖会不会高过我们的教学楼﹖……”同学们则活跃起来,争论激烈。当教师宣布结果:“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同学惊讶不已,迫不和待地想知道是如何计算的,这就能把笼统的数学内容变得趣味横生。
二、让同学“猜”起来
波利亚说过:“我想谈一个小小建议,可否让同学在做题前猜测该题的结果,或者局部结果,一个小朋友一旦表示出来某种猜测,他就把自身与该题连在了一起,他会急切地想知道自身的猜测是否正确。于是,他便会主动的关心这道题,关心课堂的进展,他就不会打盹睡觉了。”教学《梯形的认识》时,我出示了一个被遮盖的并露出一个锐角的梯形问同学:“你觉得这里画了一个什么图?”同学顿时兴致勃勃。有的说画了一个三角形,有的说画了一个锐角三角形,有的说画了一个梯形,有的说画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此时一同学按捺不住地喊出来:“不一定。” 我顺势一接:“你的意思是?”同学说:“我认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有可能。”“为什么这么想呢?”我问。同学说:“这里露出了一个锐角,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是有锐角的,所以是不能确定。”此时其他同学都心悦诚服。更重要的是把同学的思维激活了,以积极的求知状态进入新课学习,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三、让同学“问”起来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践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发明性的想象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同学自身提出问题,才更能激起同学的考虑,使同学更加主动地探究知识。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大胆地尝试了以往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同学先自学,然后提出一些有疑惑的问题。当同学看完后纷纷提出以下问题:1、什么是直径,什么是半径﹖2、所有的半径和直径为什么都相等呢?3、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知道所有的半径或直径都相等呢?4、直径和半径为什么是2倍关系﹖(以上2、3、4问题不是很全面?必需在同一个圆里)。5、画圆的方法有哪几种?这些问题都是同学经过思索提出的,也是同学迫切想知道的。虽然,在课的开始表示出的课堂气氛并不活跃,但此时同学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教学出现了以同学为主体的学习局面。
四、 让同学“争”起来
争论能体现同学当前学习的状态,使思维高度运转,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教学《平行四边形》时,我直接画了一个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问同学:“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图形吗?”马上一同学举手说:“我家的苍蝇拍上有这样的图形。”另一同学也说:“我们学校的校门上也有这样的图形。”一系列回答后,我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谁来说说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一同学说:“横着的两边平行,斜着的两边也平行。”……我又问:“知道它叫什么图形吗?”聪明的同学回答说它是平行四边形。此时一同学禁不住喊出来:“老师,我有问题。我们的电视机也是两组对边平行的,可它是一个长方形呀?”就这样,同学从自身提供的资料中。从自身提出的问题中不时地研讨。最终,深刻的了解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见,在课堂中给予同学一些时间让他们自由地讨论,发表自身的见解是有极大好处的。它有利于同学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有利于从中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五、让同学“动”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生活化”合作模式为主,把课堂学习置入一个宽松、自然,充溢平等,充溢竞争,又充溢生活气息的学习环境中。如“面积计算”时,我提了一个问题:“你估计我们的教室有多大,并说说你的想法。”同学考虑后一同学站起来问:“老师,可以走出来吗?”我说假如你有这个需要完全可以的。说完全班同学就很自觉地依照自身的方式出来估计。有的用双臂拓一拓,有的用脚跨一跨,有的在数地上的地砖……都在用自身所学过的知识求面积。同学学得轻松,有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