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全体教师已经花了15年时间,研究如何使同学在小学里完善地掌握阅读技能,以和如何在中学里再使这项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下列结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需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都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教师应当把这项工作在时间上分配好,而校长则应当检查教师是如何指导每一个同学的个人阅读的。?
对于同学顺利地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其他几种技能,我们全体教师也确立了同样重要的教育信念。我们在分析中年级和高年级同学的学习情况时,发现同学对书写技巧还没有掌握到这样的程度,就是也要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在记录什么资料时,使同学不再去考虑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每一个词怎样写法,不再考虑写这个词的时候要遵循什么语法规则。我们发现,五至八年级的同学(甚至包括高年级的同学)中,还有许多人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书写过程自身上,而至于所写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顾不上去考虑的。?
怎样才干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怎样才干使同学在书写的时候,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理解所写的东西的意思上,而不是用在考虑怎样写法上呢?……几位小学教师研究了书写过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应当使儿童的手的小肌肉达到这样的训练程度,即在写字的时候能够手不发抖,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意志努力就能正确地写出字母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需有一定数量的练习,为了使同学学会足够迅速、准确而无错误地书写,为了使书写成为劳动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劳动的最终目的,那么同学在小学期间就应当在练习簿里写过不少于1400—1500页。我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单是完成语法和算术作业的书写是不够的。于是教师们开始安排一些专门训练书写技巧和书写速度的作业。而到了四年级,就已经教给儿童靠听觉来感知教师所讲的东西,并要求他们一边听讲一边写笔记了。
50、同学负担过重的奥妙在哪里
我们感到,学龄中期特别是学龄后期同学的精神生活中的一大缺陷,就是他们被剥夺了一项巨大的财富——自由支配的时间,而自由支配的时间对于全面发展和形成他们的智力的、审美的兴趣和需要又是必不可少的。就连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实质上也没有被用来达到全面发展——首先是智力发展的目的。小朋友们获得的知识越来越多,但是他们的学习却不是变得越来越轻松,而是越来越艰难了。?
许多教师认为,主要的罪过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不完善,以和个别学科塞进了过多的次要的、多余的教材。这一切确实都是事实,但是一切灾难的根本原因尚不在此。罪过的根源要在教学过程自身去找。知识是一个含义广泛的、多方面的概念。它包括着:第一,把在实际活动中和在掌握新知识时经常要用到的那些概括性的真理(规则、定义、依存性等等)经常坚持在记忆里;第二,理解作为这些概括性真理的根源的一般规律性。掌握知识的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但是它们所要求的却是不同的脑力劳动。?
一种不好的做法是,对于那些作为概括性的东西的根源的资料,应当加以深入考虑的,同学却在背诵它。结果使得记忆负担过重,以致在同学的头脑里,连那些为了进一步顺利学习而必需记住的资料,也无法坚持。?
例如,在七年级的历史课上学习《荷兰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一课题,在物理课上学习《丈量热度的单位——卡和千卡》这一课题。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需要深刻理解因果联系,当然也还需要识记。但是,假如说在物理课上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丈量热量的单位牢固地坚持在记忆里,是要识记和坚持各个数量的依存关系,那么,学习荷兰革命的最终目的就是完全不同的了。?
在学习《荷兰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有决定性意义的是要理解跟许多历史现象相联系、而又好像是从这一具体事件中笼统出来的一系列规律性。这些规律性就是:在封建主义的内部发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因素,手工业工场的劳动生产率有了提高并加强了剥削,资产阶级利用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为了自身的阶级利益而向封建制度进行斗争,等等。教师通过荷兰革命的生动事实而把这些规律性揭示得越深刻,同学去记忆全部事实、细节、详情的必要性就越少。不需背诵,而是依照逻辑自身,就能把关于上述规律性的概念坚持在记忆里,而且,记住它们也是很自然的事。?
同学能够记住在剥削社会里生产手段的改进会导致剥削的加剧,正像他能够记住空气中的氧气经过阳光的作用会在植物的叶子里变成有机质一样。所有这些都是不需背诵就能坚持在记忆里的,只要深刻地理解和考虑清楚各种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就够了。但是,要把丈量热量的单位坚持在记忆里,单靠理解是不够的,这里还需进行专门的工作——即背熟。?
在学习荷兰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同学还要学习许多次资产阶级革命。在每一次学习中,关于上述规律性的知识都会进一步加深,假如教师不把记住每一次具体革命的资料作为目的的话。关于一般规律性的知识越深刻,同学对具体事实的分辨就越清楚,他在这方面的知识就越多,而且这是不经背诵得来的知识。这样,同学知道的越多,他学习起来就越轻松。?
有经验的教师们,都竭力防止让同学在回答问题时再现教师所讲过的东西和他们在教科书里所读过的东西。检查同学的知识,并不要求机械地重复学过的东西,而是对事实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揭示各种现象之间的新的因果联系。?
用这样的方法来掌握知识,同学学习的难度就不取决于教科书里的页数多少了:他可以读3页,也可以读10页,教材数量的增加并不导致记忆的负担过重。同学在阅读的时候并不以识记为目的,而是竭力做到尽量深刻地理解教材。而他对教材的理解越深刻,识记的情况就越好。深入钻研教材的实质,防止机械识记和死记硬背,——这一切又有利于培养同学对学习的热爱。同时,对事物的实质自身,对教材内容发生兴趣,又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动力。……? 通常,教师们抱怨时间不够。我可以同意这种说法,然而一定得补充说明一点:有时候,时间是白白浪费掉的。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没有像在学校里、课堂上这么滥用和浪费时间的。(这是一个很大的教育学课题,值得我们严肃地加以考虑的:浪费时间而无所用心,只能培养出一批懒汉。)?
上面我已经详细谈到了毫无意义地浪费时间的一个方面——背诵那些不需要背诵的东西。另一个方面就是,对于用来掌握那些必需牢牢坚持在记忆里的知识的时间,也没有加以正确的利用。例如,在教语法的时候,许多教师在刚刚表述了规则和举过几个例子以后,马上就要求同学背熟这些规则。同学们用心地背诵着,也能举出同样是背会的例子,但是他们在书写时照样地出错。在这里,忽略了语法知识的特点,以和(特别不能允许的是)忽略了由深入考虑事实向记熟规则过渡的特点。懂得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