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行深入考虑的这种精神需要,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慷慨地提供事实而吝啬地给予概括。对少年和青年们来说,最有兴味的讲课,是那种把某些东西故意保存而不讲完的讲法。我们在讲述事实的时候,给同学提供让他们在头脑中分析和比较这些事实的余地。据我们观察,由事实过渡到概括性的结论——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充溢情感的时刻,就好比是同学攀上了一个高峰,为取得胜利而满怀喜悦。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费尽心机地考虑,怎样才干引导同学实现这种提高,怎样协助同学 “攀上高峰”,使他们成为“思想家”和“发现者”。教师竭力在教材内容中为同学寻找供他们进行考虑和概括的食物。?
例如,我在上历史课,当讲到一些具体国家时,我就引导同学进行“什么是国家”的概括。少年同学很喜欢进行考虑和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笼统出来,兴致勃勃地议论:在奴役劳动统治的条件下,国家不能稳定的一般原因是什么,等等。?
青年同学有一种喜欢用“思维的眼光”掌握大量事实的需要,教师应当满足这种需要。对同学来说,假如他不能体验到自身考虑的自豪感,那么他就不高兴进行脑力劳动。为满足青年的这些智力需要,我们经常采用一些进行专门的“考虑练习”的方法。在自然学科的课上,这类练习能引起同学特别浓厚的兴趣。例如,生物学教师在讲到植物或动物的某一个新纲的代表者时,要求同学考虑这样的问题:是什么东西把这些代表者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本课所学的新纲跟以前学过的某一纲之间有哪些共性的东西?教师还要求同学研究某些纲之间的实质的和非实质的差别,等等。?
我从经验中得到一条信念:同学要识记和坚持在记忆里的东西越多(而在中年级和高年级要记的东西是很多的),就越有必要进行概括,越有必要从具体资料中笼统出来,越有必要进行考虑和推论。这样似乎也能消除疲劳,激发同学对知识和事实的新的兴趣。我们还碰到一种情况:学科越是容易(例如,植物学在思维过程的复杂性上就比数学容易得多),少年同学们对于积累事实“储藏”的态度就越冷淡。我一次又一次地证实这一点:在少年期,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要使同学感到自身是一个研究者、考虑者,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掌握者”。许多同学在童年时期学习得很顺利,而到了少年期,据一些教师鉴定说,却变得愚笨、没有才干、对知识漠不关心了。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正是在这个时期,当同学的头脑需要考虑、推论和研究的时候,他却被“解除”了考虑的任务。教师想出的各种巧妙方法,都是为了尽可能地减轻同学对掌握教材的困难。结果得出一种很荒诞的情况:按教师的本意应该是减轻同学的脑力劳动的方法,却在实质上把同学教得不会从事脑力劳动了。?
什么是掌握知识呢?这就是使周围世界的事物、事实、现象和事件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同学自身的东西。真正的掌握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即:同学感到了知识是他进行智慧努力的结果,他自身去获取知识,同时找到运用知识的领域,从笼统真理再过渡到接触新的具体事实。当同学把问题的实质弄明白以后,这就是他顿然领悟的时刻:似乎一片黑暗一下子被鲜明的火光照亮了。? 对那些“难教”的、理解力差的少年要特别耐心地对待,任何时候都不要责备他们头脑愚钝,也不要让他们拼命记忆——这些都没有用处。假如没有探究和考虑,记忆就会“有漏洞”,什么也记不住。记忆力变坏正是在少年期发生的,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正当一个人应当尽量多地考虑的时期,却把他从考虑中“解脱”出去了。应当引导理解力差和思维不敏捷的同学去独立地发现真理。发现带来的喜悦,在经过自身努力而发现的真理面前的惊异感,这是智力发展的动力。这是走向自我确立的一个阶梯:同学体验到自豪感,体验到自身对自身的尊重。?
我们深信:假如同学在少年期没有遇到一位脑力劳动的真正的指导者,那他就永远不能学会真正地思维。我们力求做到:每一节课上,在同学特别是少年的脑力劳动中,一定要使对概念的理解占有重要的地位。真正的教育能手总是竭力使笼统的概念能真正地为同学所掌握,使之真正成为同学自身的东西,成为他们积极地认识事物和获取新知识的工具和手段。?
对少年的脑力劳动进行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一条结论:假如滥用那些有趣的、形象的、鲜明的、花花绿绿的东西,就会导致同学过于兴奋:教室总有人小声讲话和做小动作。教师为了“压倒”同学的嗡嗡声,就提高嗓门讲课。而这样一来又引起了更大的兴奋。这种兴奋可能使同学一连几节课安不下心来。于是,也就根本谈不上进行正常的脑力劳动了。毫无疑问,使用愚蠢的手段去激发同学的兴趣,在这样精细的事情上表示出教育的无知,这些正是使少年变成“难教的群民”的原因之一。?
我们学校的中年级的教师们,每月听一次关于课堂教学心理学的专门报告。我们讨论对同学的心理——教育学鉴定,交流观察的结果。在培养同学对知识的兴趣的许多问题中,关于已知和未知的相互关系问题特别吸引我们的注意。实践使我们深信:要使同学对学科的实质形成牢固的兴趣,就应当使课堂上学习的教材里包括一定“份额”的已知的东西和一定“份额”的未知的东西。我们认为,揭示未知跟已知之间的深刻联系,这是培养对知识的兴趣的教育诀窍之一。?
有些人认为,所谓运用知识,就是让同学经常完成一些实践性的作业——丈量、称重量、计算等,但是还应当把运用知识变成同学从事脑力劳动的一种“学风”。?
我们努力采用探索问题式的讲课方法。这就好比教师把一些新知识的“砖瓦”递给同学
,让他去掂量,怎样把这些“砖瓦”用到正在建筑的完整知识体系的“楼房”上去。例如,我在讲述古代、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事件时,有些东西我有意地留着不要讲完:这些东西是同学借助以前学过的知识能够独立地解释的。从同学对我留着没有讲完的那些问题是否愿意去自身寻找答案,可以看出同学有没有积极思维的热情。?
我们在课堂上指导同学的脑力劳动时,总要设法使一些知识成为掌握另一些知识的工具,——同学的兴趣、注意力和知识的牢固性,归根结底都取决于这一点。在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的课堂上,我们都专门留出时间,让同学去独立地深入考虑各种事实、现象和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正是通常称为“知识的巩固”的真正实质之所在。巩固知识不应当仅仅归结为当教师刚刚讲完时就立刻喊同学起来回答问题。我们认为,给同学安排独立作业,让他们去深入考虑教材,这就是巩固知识。?
为了防止死记硬背,应当协助同学掌握合理的识记方法。我们教给同学对听讲或读书得来的东西进行逻辑分析。我们在开始讲课以前,就向同学(从五、六年级开始)提出要求:“你们在听讲的时候,要注意考虑资料的逻辑组成局部,你们不要花力气想把一切都从头到尾地记住,而只要记主要的东西。”同学们以浓厚的兴趣来对待这一要求,因为它是符合他们喜欢考虑的这一愿望的。同学们又逐渐地过渡到完成更复杂的要求:在听讲过程中做简要的笔记,把主要的逻辑点和其顺序记录下来。?
早在小学的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