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由点和面地展开,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正在经历着一场猛烈的冲击。为此,我们迫切需要非常实际的、具体的协助与指导。这无疑需要校本教研的有效跟进。然而,保守的集中式的教研因其活动次数少,时间布置紧、教研内容杂、教师互动缺乏,早已显得力不从心,要引导教师能动高效、耐久地投入到新课改之中,必需对常规的教研活动进行改革。我们认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打造一个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研平台,尝试开展虚拟式的网络校本教研,是对保守教研的补充和延伸。于是我们建立了湖小校本研究网,申请成为了省校本研究网理事单位,建立QQ群、教师博客群、湖小论坛等网络教研平台,开展了形式的多样的交流活动。并充沛利用新浪UC的空中课堂拓展我们的网络教研新空间。今天我就我校数学组在新浪UC空中课堂的教研活动与大家进行交流。
【活动背景】:
新浪UC的空中课活动源于我校四年级组数学教师对《平行与垂直》的一次集体备课,发生了争议,继而推广到整个数组来集体讨论备课,在备课中老师们各抒己见,仍有争议,焦点集中在对“平行”、“垂直”概念的建立上。于是在再次备课前,就我校四年级同学做了一个调查,主要是调查同学对“互相”“同一平面内”这两个词的理解,因为这两个词是理解“平行”、“垂直”这两个概念比较关键的词,理解了这个词同学才可能会建立“平行”“垂直”的是关于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正确表象。调查了100名同学,能用自身的语言说明“互相”的意思的有96人,知道“互相”是表示2个或2个以上人(或物体)的关系的有96人。能用自身的语言说明“平面”的意思的有76人,能说明“同一平面”的意思的只有4人,能说明“在同一平面内”的有3人。根据同学的认知实际,结合以往的课堂教学状况,数组的老师一致认为有必要再次设计教学过程,同时也发生了通借助网络平台来实现对《平行与垂直》的教学进行深入研讨的想法。
【活动过程】:
一、运用学校网络平台,争辩中明晰思路。
我们确定由担任四年级数学教学的王一飞老师来主备《平行与垂直》这一内容后将设计方案发到教师博客上,数学组的全体老师认真钻研教材,然后到学校网络教师博客上对王老师的设计开展讨论发表自身的看法。以下摘录的是数学组的局部老师在教师博客中发表留言谈体会和建议。
贾老师:“同一平面内”设计找“火柴盒中的不同和相同”来认识同一平面内,但火柴盒同学不太熟悉且难以用语言表达。假如改用同学熟悉的长方体 “旺仔牛奶”盒,运用各个面图案和同学一起做一个“找不同”的游戏,让同学在找不同中渗透“旺仔牛奶”的字和头像在同一个面,而“识别码”与头像不在同一个面。这样同学对生活中熟悉的东西兴趣更浓,可以活跃气氛,激发同学参与兴趣,同时对“在同一个面”、“不在同一个面”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刘老师:让同学先经历分类、探索的过程后,再在讨论中构建知识。用实物展台展示一组同学的画法,其它组补充。整理后形成7个图形,小组合作,把整理后的分类。合作要求:先独立考虑,再把你的想法和分的理由在小组内交流,得到四种不同的分法,请一组同学说出分类理由,其它小组注意倾听,并发表自身小组的意见。使同学争论中明白用“是否相交”作为分类的统一规范,这些直线就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
胡老师:根据实验操作,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可以摆成7个图形,对这七种摆法进行分类,这个分类的环节,分类费时,同学会分得五花八门,应该在分类前给同学以科学的引导:即对先引导在平面内看似有能交叉的两条线,得到交叉(相交)后再分,这样会使同学很容易看出可以分为两类,相交和不相交。
华老师:在没有直观看到两条直线交叉的图形中,要进行适当的引导,认识直线的特征,——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我们假如延长这两条直线会怎么样呢?——同学动手一比划会得出相交。从哪里看出来会相交?——这两条直线延长会慢慢靠近。哦,你们的意思是原来两条直线之间有这么宽,现在延长后这条直线向另一条直线靠过来了,两条直线间靠得越来越近了,依照这个趋势,它们肯定会有相交的一点。同时借用课件直观演示,两个图形中的直线无限延长,就可以相交了。
曹老师:有课件演示画着延长线相交和观察延长的趋势想象着去判断能相交,还引入了生活中的概念“两条直线之间的宽”,从宽度的变化中让同学看到两条直线靠得越来越近的趋势,两条直线就会相交。并且给“平行”的判断推理多了一个依托,还渗透平行线之间的距离都相等的思想,为画平行线打下伏笔。
陈老师:认为让同学动手量相交的角后提出垂直的概念;同学在前面的学习中学会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如观察、验证、归纳等,这时应该采取同学自主学习,教师进行学法,指导的形式,培养同学的学习能力等。
从老师们的留言的中可以看出来,老师们进行了琢磨之后,考虑更加深入,对教材的解读、教学环节的设计更加具体和有针对性了,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战略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对于老师们的不同留言,王老师进行了认真研读,仔细揣测,由于文字的出现更有利于备课教师进系统的考虑,《平行与垂直》的优秀教案思路更加清晰。
二、借助数学网络教研论坛,完善设计方案。
王老师整合了老师们发表的见解后,对优秀教案进行再次修改并发到湖北省网络教研论坛之中,再次更广泛征求意见。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网友进行回复,下面是对局部留言进行摘录。
扬帆济海:同一个平面内是重点也是难点,垂直采用了小组学习,放手让同学自主学习是可行的。
快乐的MMX:位置关系的想象提供一个可操作的平台
四棵小树苗:几点考虑1、课中能否引导同学进行更深层次的考虑?当同学从生活中找到垂直、平行的实例时,问同学为什么设计师会设计这样的单杠与双杠呢?2、能具体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就更好了,有利于老师更好的解读文本。3、课的设计内容能否完成呢?
明媚春光
:考虑了这样几个问题:1、这是一节概念课,老师花了大量时间形成概念,但却没有从实践上去巩固,从理念高度去挖掘概念的内涵外延是什么。就让同学回味一下,拓展一下概念的外延。2、教学当中,在优秀教案时应防止思维定势,可以把直线换一个角度,如黑板上的不水平的直线可能是当成斜线,应设计非水平的平行线和垂线,防止同学的思维定势。
伟醇:现在讲究知识的渗透,在巩固练习方面加上一些练习就更好,如加上政治上的垂直管理,军事上的垂直打击,假如这方面渗透进去,就会让同学发生更浓厚的兴趣,知识的深度广度是不是会向更高处发展。
润芝 [鞍唐小]:1、折一折,用正方形、长方形折出平行,可以放到巩固练习阶段的第一步。符合由实践、认识再到实践的认识过程。2、拓展局部可以提前,拓展就是研究直线和平行可以互相转化的可放在前面。
……
在省网络教研论坛回帖达到80多篇,回帖中有专业理论的引领,有实践操作的建议,但我们不是全盘照搬,而是又召集了数学教师针对来自不同方面的建议,再次讨论方案,经过理念和实践操作过程的文本对话,思维碰撞,结合我校同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再次整合,达成共识后,完善了设计方案。
三、连通UC空中课堂,实现即时互动交流。
通过两轮的修改设计之后,于11月27日晚8:00,王老师走进了UC空中课堂,进行了说课,参与在线互动交流。下面是大家在线讨论录音整理后的摘录。
幸运草:1、课前谈话引入教材,以旺仔牛奶切入新课,用游戏的手段激发同学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为后来的难点做了铺垫,化难为易。2、充沛利用肢体语言掌握两条直线的关系,因势利导,让同学构建了直线的关系3、通过层层探究,让同学发现垂直、平行的关系,让同学自身掌握了垂线、垂足的关系。直观简便,充沛利用了教室内桌椅黑板等资源。4、让同学以生活为基础,让同学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风中傲松对大家说:我以前教这课的时候,让同学用手感知、比划,效果也很好
楚天雷对大家说:同一平面的理解很中要,运用电脑演示立交桥的情景很能说明难点
流金岁月对大家说:充沛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同学的参与度,对一节课的学习是很重要
好好学习对大家说:练习的设计很好的巩固和拓展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神仙姐姐:1、准确掌握了教学的起点,新课程提倡从同学的实际动身,关注同学的知识基础,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根据课前的调查和分析,复习局部的价值在于为两条直线非平行即相交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关注新知的生长点,让同学通过摆一摆、画一画、想一想,让同学发现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位置关系,相交中又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使同学形成良好认知结构。培养了同学空间想象能力。3、练习设计切入知识的训练点和拓展点,通过循序渐进的三个层次练习,让同学进一步加深了平行垂直概念的理解,克服了数学的枯燥感。4、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课件在演示两条直线延长后相交,同学在理解想象有困难时和时为同学思维进行修正、补充,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力:1、把保守的教学方法手段与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结合起来,王老师采用了直观学具摆小棒,体验两根小棒的位置关系,又让同学体验互相平行,自学体验互相垂直的概念。2、知识形成过程精心培养同学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王老师采用了摆小棒、画直线、再分类的方法,让同学初步感受相交、不相交,进一步感受平行,在分类过程中预设了四种情况,让同学经历了直线由短变长的真象过程,还经历了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3、优秀教案中巧妙运用了旺仔牛奶包装盒,把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线、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建立了几何元素之间的有效联系,有得于同学整体掌握垂直、平行概念,理解其相对意义。把平面直线、点、不相交几个元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平行。理解了几何元素的相互依存关系。
务实:这是一个很幼稚的课,王老师的课有两点值得学习、:1、注重遵循同学认知规律,由实践到笼统,再由笼统回到实践,加深了同学对概念的认识。2、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新知前都做了认识的准备。我还有几个值得考虑的问题:1、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都相等,不能当作平行的依据。这是平行线的性质,用性质来验证是可以的,但这节课是初步认识,在揭示概念时不能做为建立平行的依据,这节课建立平行相交就是由垂直建立的。2、巩固阶段,用肢体语言摆出垂直、平行是不可取的,自身人的肢体并不是一条直线,刚开始时可以,但知识学完后应提高要求,用不同方位的几组平行线来让同学分析判断,使同学的认识升华。
……
这次空中课堂的备课活动,因为是空中课堂的第三次备《平行与垂直》这一内容,吸引了省内外300余人在线交流,以语音和文字的方式,对王老师的说课进行了中肯的评价,也有的网友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这里不能一一叙述,其中有我市教研员何老师、区教研员游老师进行了和时的在线点评和专业引领,还有省内荆州、襄樊、鄂州等地数学教研员参与活动,也进行了专业引领,还有省外使用北师大版、苏教版等不同版本教材的老师,也谈了对《平行与垂直》的优秀教案的理解和建议,活动持续了2个多小时,给我校参与活动的老师从理论到实践操作进行了全面的引领,使我们对《平行与垂直》这一内容的教学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使我们对这一内容的设计更加完善。
【活动感受】:
一、我们的体会。
我们很感动,三百多名老师,在没有制度的约束,没有金钱的诱惑,没有功名的驱使的情况下,能自觉参与活动,真是很难得,这是空中课堂的魅力所在,是大家劳动价值的体现.说明老师们渴望学习,渴望提高自身,空虚自身,同时也说明在网络互动中可以学到不少在平时教研活动中学习不到的东西。在活动中我们很直接地获得专家生动、具体、易于理解、有针对性的引领;老师们针对每一个步骤进行认真讨论,对教学战略详细分析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同伴互助;多种理念和实践操作的在线互动,UC录音整理后在论坛上以文字出现,更促进了老师们的自我反思,同时也使我们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有更深刻的理解。新浪UC空中课堂,通过网络在线交流,减少许多因素制
约,真正实现交流对象的角色平等,交流机会的均等,实现无障碍的参与和探
讨。
二、我们的收获。
1、网络教研推动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
网络教研开创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教研新途径;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保守校本教研与虚拟形态的网络教研相互促进、互补共生过程中所衍生的教研模式;主要通过使用电子论坛、博客、QQ群,UC等或将以上即时交互工具结合使用来实现。在实施网络教研的过程中,深刻感受着网络教研的优势,
有很多优点,是保守的教研活动所无法比拟的。网络教研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而提出来的,目的在于丰富和拓展教研形式,把实际的校本教研与网络教研有机的结合起来。实践证明,网络教研能加大教研的力度,推进教研的深入开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