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4-19 17:59:00
|
只看该作者
自主学习就是要克服“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的弊端,让同学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同学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发明性不时得到发展。同学的学习活动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或教师讲的现成结论,而是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通过自身的考虑和探究得到某种知识,感悟出一定的道理。自主学习的特征是:同学十分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并作好了学习准备(有目的学);有兴趣、有感情的投入学习,并能积极考虑和动手实践(想学、主动学);知道并掌握学习的方法,还能根据学习需要调整和改进自身的学习方法(会学);对学习结果能进行自我检查、总结、评价和弥补(有效的学)。这样才是在教学条件下同学的高品质的学习,是能有效地促进同学发展的学习。为此,《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应发明条件激发同学强烈的学习需要和兴趣;要提供同学足够的自主空间、足够的活动机会;要指导同学学会阅读、观察、调查、搜集、记录、归纳、分析、体验、感悟、探究等自主学习的方法。真正在教学活动中让同学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老师则成为同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
与自主学习相配合的是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是新的学习方式在另两个维度上的反映。合作学习是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相对应的是“个体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同学在小组或团队中完成一起的学习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其优越性是:给全体同学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同学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有助于发展同学的交往与合作能力;有助于因材施教,真正使每个同学都得到发展。合作学习中的人人参与和高密度的交互作用使同学的主体意识得到发展。探究学习是儿童从实际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用观察、调查、实验、讨论、实践、区分、发明、表示等多种方法去主动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从而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与它相对应的是“接受学习”。通过探究学到的知识、懂得的道理容易内化为儿童自身的东西,更何况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探究是儿童的天性,容易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所以,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性学习。
需要说明的是,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课程改革倡议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并不是学习方式的全部。对于某些学习内容来说,不只个体学习形式是必不可少的,接受学习也是必要的。倡议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学习活动并不是绝对排斥教师的传授与讲解,儿童的自主学习还必需与教师的积极引导相结合。因为,儿童终究不是幼稚的社会成员,他们在对自然和社会现象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成年人的引导与协助。例如探究的话题、信息的搜集和选择、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等。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导向。对于一些同学不易探究的间接知识,也可以通过教师讲解传授,关键在于,教师的讲解应当是能调动起同学积极思维的,当同学的思维能跟随教师的语言,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演绎等思维活动时,他们同样是在自主学习,而不是机械被动接受。
总之,本课程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战略和优秀教案,只有根据本地区、本校和具体同学的特点和条件,将多种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同学才干有效地达到“内容规范”所规定的要求。至于《课程规范》提供的“活动建议”,也不过是众多学习活动中的一局部,相对于某一项“内容规范”来说,它们不是唯一的,出现的目的是为教师提供选择、思路和参考,丰富的教学活动还需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时开拓和发明。
五、实现评价改革,促进同学发展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因此,也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依照新一轮课程改革倡议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在评价功能、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等方面都作出了改革。
本课程的评价不带有甄别和选拔的性质,它的根本目的是“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协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所以,其性质是“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它的功能有两方面,一是对教师而言,具有诊断与调节功能,通过评价可以对课程的实施情况、课程目标到达度、同学学习的质量与水平、成果与需要以和存在问题作出诊断,以供教师找到教学中的症结所在,找到对策,使日后的教学作出针对性的调整,从而不时提高课的教学质量。一是对同学而言,具有强化与教育功能。教师利用评价对同学的学习成绩进行鼓励和肯定,强化了其积极因素;对于同学的缺乏提出了改进建议,使他们明确了努力方向,这样,评价对教师和同学都起到了促进发展的作用。
《品德与社会》课评价的内容包括了同学的学习态度(即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即学习中观察、探究、考虑、表达的能力;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和学习结果(即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三方面。明确把学习态度、能力和方法列为评价内容,是为了确保全面实现本课程目标的要求,也是与这次课程改革的方向一致的,体现了对同学个体全面发展的关注。过去,评价只看学习结果,而且这个结果又是偏重于对当时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不论同学的进步程度。评价内容的这一变化,体现了评价重心的转移,从过去过分关注学习结果逐步转向对学习过程的关注。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往往只看同学的答案正确与否,而不关心这个答案是如何获得的,也容易只以一个规范来衡量有差别的个体,而忽略了同学的主观努力与不同发展。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是面向未来的、重在发展的评价。这种评价要了解同学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作出的努力和获得的进步,它能有效地协助同学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正确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这样,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才干真正发挥作用。当然,对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的评价,尤其是《品德与社会》这样一门综合课的评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还没有一套现成的、幼稚的评价方案。无论是对教育理论工作者还是第一线的教师来说,都是新的课题、新的挑战,课程规范只是提出了要求,如何实现,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时努力加以解决。即使是有关社会科学知识方面的评价,也要探究新方法,要注重同学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应用,防止死记硬背和加重课业负担。
在评价方式与方法方面,《品德与社会》课程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强调在评价过程中的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的主体,不只有教师、同学和自身,还可以有家长和社会力量的参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才干对同学作出较全面的、准确的评价。必需改变过去教师评同学,一个人说了算的评价模式。评价的方法是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本课程更强调质性评价,课程规范上倡议的几种方法都属于质性评价。当然,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并不是固定的,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包括课程规范上没有提到的“书面测试”方法,也是可以使用的。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综合地运用这些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时探索创新,使其更加完善,以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六、加强课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由于《品德与社会》课是促进同学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一门综合课程,对于同学生长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合格公民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为了在素质教育中加强德育,更好地发挥本课程德育主渠道的作用,课程规范专门对课程管理提出了一些刚性要求。这就是:
1、开足课时,配齐教师 课程规范要求“各学校都应严格依照课程计划开设品德与社会课,不得随意减少课时或提前结束课程,并依照班级数额和课时要求配齐教师。”这个规定的提出是有针对性的。以往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有的学校往往认为原《思想品德》、《社会》等课都不是“主课”而随意削减。尤其是到考试阶段,即使开设也早早结束课程,让出时间给语文、数学等“主课”。现在明确规定不可以,必需严格开足课时,配齐教师。
2、加强培训,提高师资 配齐教师还只是第一步。《品德与社会》以“参与社会,学会做人”为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从个人身心、家庭、学校一直涉和到国家和世界,包括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知识、能力和做人的正确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对任课教师的人品与学识均有较高的要求。何况课程的新理念要求教师灵活地从同学生活中选取研究的话题,要组织同学自主学习,要实行活动式、开放式的教学等等,都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因此,各学校不只布置教师时要选择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相关专业知识和较强教学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而且还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培训,不时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地方的教研部门也应配备专职教研员(也属配齐教师的方面),加强对这门新课程的教学研究,与第一线的教师一起,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改革进取,不时创新,使这门综合课程的教学日臻完善,教学质量不时提高。
3、多方配合,整体效应 《品德与社会》课要与生活联系,要走向社会,肯定不能关门上课,有些内容的学习也很难用课时来划分。因此,课程规范要求各学校应注意本课程与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班队活动、课外活动、各科教学紧密结合,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如《品德与社会》课要求进行社区的调查,就可以与雏鹰假日小队的活动结合;课上要学习有关规则意识,那么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就是切入点;等等。而《品德与社会》课因有固定的课时、有教材、有计划,它在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网络中应该也可能发挥主渠道的作用。
4、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为了使本课程的教学更接近实际的社会生活,使同学能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中获得生动、多样的直接经验,《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资源就不能仅限于保守意义上的教材,而要充沛开发与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为此,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在教学资源的配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给予支持和协助。如提供必要的图书资料、影像资料、计算机软件等。有关的政府机构,特别是教育、宣传部门应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作出统筹协调,使各地的博物馆、教育基地、图书馆、实验室、纪念馆、文化宫、自然和人文景观、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等都成为学习的场所,为同学的学习提供便当条件。
这些课程管理的要求虽然是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提的,但广大教师也应了解,并负责监督执行。这样,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才干有保证,教学任务才干完成,课程目标才干真正实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