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探索和研究》结题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7: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课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现行的数学教学,一般是以班级为基本的组织形式进行课堂活动。它是把同学个体学习组织成群体学习的一种活动形式。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课堂教学是封闭的,教育活动形式单一,方法呆板,数学学习与生活严重脱离,同学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依和性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等教育理念进一步得到人们的认同,新的教育观念逐步形成,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同学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想等方式,培养同学的探索意识,使同学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已成为新的课程规范之重要内容。如今的数学并非只是算术与几何,而是由许多局部组成的一门学科。它要求处置各种数据、数量和科学观察,进行推理、演绎和证明,形成关于各种自然现象、人类行为和社会体系的数学模型。因此,改革保守的数学教学模式和同学的学习方式,突出数学应用价值,培养同学数学意识,提高同学的实践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二)研究意义 1.有利于培养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针对保守数学教学为考试而教数学、学数学,数学教学严重脱离生活实际等现象,强调同学通过动手操作、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强调数学与其它学科、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同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数学意识,强化实践意识,进而培养同学的实践能力。 2.有利于全面发展同学的潜能。 好动、好奇是小同学的天性。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生长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所涉和的问题绝大多数来自于社会生活,甚至是来自于同学所熟悉的身边,这样的问题容易引起同学的学习兴趣,唤起同学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发现数学问题,并发明性加以解决。 3.有利于同学心理和谐发展。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溢心理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特殊的心理认知过程。心理学研究标明:同学在不同状态下的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假如同学具有积极的心理状态,他们的思维就敏捷,记忆力强,对学习发生浓厚的兴趣。反之,同学处在一种消极、被动状态,学习劲头就缺乏,注意力分散,反应缓慢。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研究正是适应了小同学这一心理发展要求,使他们一直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一旦教学所提供的资料和数字问题能触和到同学心灵深处,同学就会迸发极大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不时提高学习兴趣,使同学学好数学的信心和胜利感不时的得到强化。(三)、理论依据 1.哲学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认为,人们的认识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过程, 是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循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实践既是认识的动力又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数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时实践的过程。人类认识事物,尤其小同学是对复杂事物的认识,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经过多次反复,是一个积极的、能动的反映过程,要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过程,这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 2.脑生理依据。 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两半球基本上是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左脑倾向于用词语进行思维,右脑则倾向于以感觉形象直接思维,大脑两半球具备一种合作关系,两半球虽然功能不同,处置的信息不同,但在完故意理活动时,又是协同统一一起作用的。因此,在小学阶段,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促进同学大脑两半球的和谐发展以和协同活动,是提高同学认识能力和培养同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物质基础。 3.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知识,是儿童通过他的心理结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构建的,这种作用又是通过个体积极主动的活力而发生的。数学学习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构建过程,同学必需在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新的数学学习资料与原有认知结构相互作用,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通过活动增加同学的感性经验积累知识,为学习新知、掌握新技能提供理解和协助。 4.学习方式依据。 人类的学习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体验学习,二是发现学习,三是接受学习。体验学习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形式,同学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是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而发现学习,同学必需通过对自然现象,文字资料等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并进行交流,检验和评价来完成,数学实践活动不只是要加强体验学习、发现学习,还要改善接受学习,探求接受学习的新形式,使同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活跃教学氛围,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与喜好。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对实践活动的研究在国内外的不同领域自古有之。辨证唯物者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规范。波利亚研究标明“学习任何新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2001年3月《小学教学研究》上发表“实践——思维的起点之一”一文。文中认为在实践中学习是对同学多方面素质的考验、锻炼,其教育价值十分可观。只有让同学投身到实践中去,才干有效培养同学的应用意识;只有让同学亲身去做一做,同学才会真正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价值,他们的实践能力才干切实得到锻炼提高。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 ·数学》教材的前言指出:数学知识、思维方法必需由同学在实际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自古人们就认为实践是思维的重要起点。实践活动在其他学科的研究中已有一定的效果,而在小学数学领域的研究还很欠缺。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预期目标(一)研究的内容。1.认知性实践。通过操作、观察、练习等行为,使同学的知识学习在直接经验的有力支持下完成,从而增强同学学习兴趣,验证和强化所学内容,达到对知识的正确和深刻理解。例如,教学减法各局部间的关系,让同学观察线段图,列式操作: 30 - 18=12(米), 30-12=18(米), 18 + 12=30 (米),对比讨论归纳规律:减数 = 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练习应用数学法则的两种方法验算减法。“实践”印证了“前人经验”,对减法各局部间关系有了正确和深刻的理解。2.模拟性实践活动。模拟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要素和数学小制作,让同学了解各要素间的基本关系,协助同学在简明、平安的条件下,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教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师运用摆摊设档模拟商场购物,教学“单价×数量=总价”的知识。先通过同学日常生活熟悉的买笔、球等实际活动,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然后让同学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模拟实际实践的购物,在简明、平安的课堂里学习解决问题,允许使用计算器计算总价,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延伸“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并且让同学了解购物的“选择商品——观察单价——购买数量——计算总价——付款”各种要素的基本关系,真切而深刻了解购物这一实际实践的存在、发生、发展过程。再如,模拟“家政服务”,请同学们为××家选择两位工人装修房屋。 同学把工程问题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从小树立效益观念,省时、省钱,多办事、办好事,学会管家理财。3.社会性实践活动。 将实践活动从校内拓展到校外,这类活动一般采用调查班级、家庭人口、商品价格、图书藏有量、银行利率、存款利息、汽车号码编排规律,还有门票问题、节水节电问题、运输、乘车、绿化、经营、包装等问题,到室外丈量操场、广场、房屋面积等等活动,开阔同学视野,增强同学社会责任感,发展同学个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预期目标 1.通过实验,使同学了解数学知识与同学的生活经验,实际世界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2.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研究有关的数学规律,从中培养创新意识,获得胜利的体验。 3.初步构建具有本校、本地特色的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模式,努力形成开放、探索、研究、综合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经验、效果。 4.通过课题研究锻炼培养教师,形成一批具有实践活动教学能力的教师群体。四、课题研究的基本措施 1.弘扬主体。 儿童并不只是受教于成人,他们具有内在的生命潜力,教育就是要促进儿童内在生命充沛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儿童不是静止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要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活动中以同学为主体,充沛发挥同学的主观能动性,使同学全身心地参与课堂教学,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体验参与胜利带来的满足,实现主动地发展。 2.营造氛围。 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尊重信任同学,充沛发挥同学的主体意识和自主选择性,让同学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展自主性、发明性,让同学在自由自在地交谈,无拘无束地讨论中,实现个人与他人、个人与人类的全面对话,进而达到师生一起探求,一起体验,一起实现自身价值,一起完善健康人格,使课堂成为师生一起的、真实的、沸腾的生活。 3.注重操作。 人的认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的基础。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尖上。同学在做动作中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即“从做中学”。教学中,通过摸、指、画、剪、折、摆、比、找、量、掂等操作,使同学积极的思维与参与,直接接触各种事实在心灵上获得深刻印象,满足同学动手动脑和求知的需要,为数学概念的建立打下形象生动的表象基础,使同学既获取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4.加强合作。 同学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开展有目的、有组织、有指导的互帮、互学、互教活动。同学互相学习、讨论、争辩。不同见解、不同意见相互碰撞,引发各种正确的,错误的、全面的、片面的、简单的、复杂的认识差别和认识矛盾,使师生间的信息联系与反馈在多方面、多层面上交流、开展。同学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学会展示,开阔同学思路,拓展教学的时间与空间。 5.鼓励发明。 发明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最基本的生存方式,是儿童生命运动取之不竭的内在动力,教育教学的天职就是要激活儿童的发明性,着眼于发明,并使之最大限度地得到表示。在教学中,有目的地重演或再现生活中的真实情景等方法和手段,为同学提供探究情境,激发探究欲望,使同学从不同角度打开突破口,运用不同方法考虑解决问题,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品质,促进个性形成和特长发展,使同学感到自身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体会到知识的力量和发明的乐趣。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人员分工(一) 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04.6——2004.9)。 主要工作: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做好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编班以和有关资料的准备。 2.实施阶段(2004.10——2005.9)。 主要工作:课题的实施、资料的积累、方案的修改和完善。 3.总结阶段(2005.10——2005.11)。 主要工作:整理资料,完成结题报告。(二) 课题组成员分工 组长: 梅建伟 协调课题组全面工作 副组长:周永前 具体实施,资料整理 组员: 叶爱萍、巫 诚牛霞云、叶文姬 实验班、对照班教师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课题组组长是学校是省教坛新秀,有多篇优秀论文发表或获奖,所主持的课题曾获省二等奖,具有丰富的教科研经验。 2.有一支善于学习、肯于钻研素质较的教师队伍。课题组成员全是大专学历,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都是年青教师,头脑活,观念新,敢于实验,勇于创新。 3.有一个重视教学科研并积极支持教学科研,管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学校领导作后盾。 4.有一个积极参与研究,把教学科研作为提高教学质量重要途径,人人搞科研的浓烈的教科研氛围。 5.物质条件优越。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施较全,层次较高。学校为每个研究者,提供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研究经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5 14: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