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例谈《位置与方向(一)》的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7 13:03: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例谈《位置与方向(一)》的教学设计
万物生长,皆有规律;人之认识,循序渐近;揠苗助长,恰得其反。小学生的认识水平,与其年龄特点紧密相联。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认识思维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地循序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创设符合该年龄段学生的认识特点、便于操作的数学活动情景,使学生一方面亲身体验知识,另一方面感受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关注学生认识矛盾,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卡耐基在关于演讲的书中说:演讲最重要的功能,并不是让听众掌握你演讲的内容,而是让听众对你演讲的内容感兴趣,也只有听众对你演讲的内容有了兴趣,他们才会耐心而又富有智慧地去理解与接受你的演讲内容,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此关键是要让学生对你所教授的内容感兴趣,兴趣正是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之一。学习动机的产生对于学生学习新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积极探索新知的内在动力,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成绩。
本节课的教学在设计中我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对新旧知识之间的认知差异,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中,产生认知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由于东南西北的方位认识,是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基础上认识的。因此在导入部分,设计了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描述仪仗队在国旗的什么方位时,产生知识冲突,出现了描述的不确定现象。由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新知的欲望,欲求能更准确描述物体方位的词语。还在巩固练习部分,设计了“进入茫茫的大山,迷了路,又没有太阳,如何辨别回家的方向?”诱发学生去认识更多辨认方向的中介。
二、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探索新知
人类的认识水平特点,从图形记忆开始,发展到懂得“上、下、里、外”的基本方位和初步的空间意识,认识简单的形状,形成具体形象思维,然后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循序渐进。教学设计需要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思维规律,进行对“症”下“药”,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对于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的三年级学生来说,认识本节课所学习的东、南、西、北的水平方位概念,还是比较抽象的。为了帮助学生攻克这一难关,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基本方位的认识,运用这已有的知识描述仪仗队在国旗的什么位置;在揭示课题后,让学生唱一唱一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东南西北》儿歌,为下面的新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然后组织学生在非常熟悉的、已有一定的方位感知的校园中,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找一找,说一说东南西北方向,认识这抽象的水平方位。整堂课都围绕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创设,让学生在校园中认识,在教室里寻找,在游乐场里辨认。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这能让学生感知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又让学生的水平方位知识的认识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三、创设丰富具体情境,充实学生数学实践活动
学生的方位知识主要来自于身边的、熟悉的生活情境,方位的认识紧紧依赖于熟悉的生活情境。《课程标准》对位置与方向的内容教学要求也体现了这一点,因此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提倡教师紧密结合校园、教室、自已的房间等学生熟悉的情境进行教学设计,创设丰富的数学活动,这才更有利于建立、培养学生的空间方位观念。因此在教授课堂重点内容时,我带领全班学生到校园,利用“早上太阳在东方”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先找到东,认识东,然后又借助熟悉的校园认识其余三个方向。又让学生面向东面,认识其余三个方向,知道“面向东边,背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最后让学生在自己的教室寻找东南西北,认识东西相对、南北相对;在游乐场及帮助小动物找回家的方向辨认东南西北,从而巩固了方位知识,并突破“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准确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的教学难点。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身边熟悉的数学情境活动,发展了空间方位观念。
四、交流互动,加深体验与理解
在学习中积极参与合作交流活动,能与同伴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集体评议;能分享集体智慧的结晶,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喜悦。因此在新课的探索中,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找一找东南西北方向,认识了东南西北;在知识的巩固教学中让学生同心协力帮小动物找回家的方向,巩固了知识,并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掌握了新知,巩固了知识。
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是认识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逐步提高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积极探究新知识。我们的教学设计要尊重学生的认识水平,以熟悉的生活情境为主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4 19: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