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园艺场小学办学标准建设汇报材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5 08:2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连云港市沙河子园艺场小学位于全区最大的综合性国有场圃——沙河子园艺场境内。1952年建校,至今已走过六十三个春秋。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 244名在校学生,21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20人,专科学历达标率为100%,本科及以上学历1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5%。学校现有区级骨干教师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5%;市级以上骨干教师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0%。学校现在占地面积16121平方米,建筑面积2257.38平方米、绿化面积4212.37平方米。

近年来,我校根据区教育局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和《连云港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建设评估细则》的要求,齐心提升办学品质、精心凝聚发展动力、潜心深化教学改革、慧心打造特色课程、悉心实施特色德育。现就我校办学标准建设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聚力创建标准,齐心提升办学品质

1.围绕硬件标准,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创建之前,学校校舍破旧、资源配置不达标。为此,我们积极向区教育局、当地政府寻求支持,精心进行学校布局调整,科学划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46间校舍的新建,200米标准风雨操场的建设,并铺上塑胶跑道,完成了4212.37平方米绿化带的建设,宽带网络的校园全覆盖建设,六口教室的优质资源建设,美术室、图书室、阅览室、体育室、计算机室等专用教室的资源配置达标建设。学校的教育设施已能满足孩子正常的教育教学需求,学校已逐渐成为一所精致典雅的花园式小学。

2.基于学校特点,切实提炼办学特色

一甲子的文化积淀,六十年的区域特色浸染,加上独一无二的学校建制,孕育了学校独特的教育行动哲学——办“一体两翼”的精品化校园,即以“小班化教育”的探索与实施为主体,体现教学中心;以“经典诵读”为左翼,凸显德育为先;以“园艺实践”为右翼,彰显能力为重的办学主张。近年来,我们在继承的基础上整合,在整合的基础上创新,形成了“幸福像花儿一样”的教育哲学,“格高立天地,弘毅方行远”的学校精神,“自绿绿人,绿行天下”的校训,“和、勤、健、乐”的校风,“绿德厚生,乐教于园”的教风,“立君子品,博学于艺”的学风。

鲜明的办学特色,准确的教育定位,赋予学校勃勃的生命力。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平安校园”“连云港市依法治校示范校”“连云港市绿色学校”“连云港市教育技术现代化示范学校”“连云港市教科研先进学校”“赣榆区管理规范示范校”“赣榆区教科研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二、勠力教学研究,精心凝聚发展动力

学校发展的动力在于教师,教师发展的动力在于科研。一直以来,我校始终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发展战略不放松,精心构建切合学校发展的动力系统。

1.制度引领,榜样示范,提供宏观引导

我们始终把教科研工作当做学校的核心工作去抓,尤其重视教科研的制度建设。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了《教科研考核制度》《教科研管理制度》《教科研帮扶制度》《教科研学习培训制度》《教科研专家定期辅导制度》《教科研骨干帮扶指导制度》《网络教研开导制度》等。系列制度的建立,保证了教科研工作的顺利运行。同时,每次论文竞赛、课题评审、课题研究、教科研培训、教学研究能力大赛等教科研赛事,我们都要求教干带头参加,用教干的榜样,引领教师做实教科研。在榜样的带动下,我校教师的教科研热情高涨,形成了有赛必参,有“题”必做的良好局面,也让教师一次次走向“教海探航”的红地毯。

2.定期交流,形成惯例,占领科研高地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科研骨干的帮扶指导,离不开浓郁教科研氛围的不断熏陶。为此,我们定期举行教科研经验交流会,让教师交流教科研心得、读书体会,畅谈教科研发展方向,交流会后教科室将教师发言内容整理、发布到学校的QQ群中,让全体教师学习,引领教师准确、及时把握各级各类学科年会的精神,各级各类高端论坛的研究方向,始终占领科研高地,保持课题研究的前瞻性。

3.围绕项目,做成品牌,筑牢科研根基

一是“教研一体发展项目”汇聚教科研的源泉。按照“实践出课题,科研出成果,成果进课堂”的教研循环发展模式,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教研一体”项目不放松。即坚持科研课题来源于教育教学一线,科研成果服务于教育教学一线。我们学校现有省市区32项课题,所有的课题均来自于教育教学一线,所有的研究成果均能转化成教育教学的生产力。

二是“教•研•写培训项目”细化教科研的指导。每学年,我校均组织开展新年笔会、选题论证会、课题培训会、写作商讨会、成果推介会等教科研活动,加强了“选题、研究、写作”的全程指导。目前,这一做法已成为我校的教科研新特色,正向全区推广。赣榆区2014市个人课题培训上,李大森老师代表学校作题为《读写一体:走向积极的教育科研》讲座;2014年赣榆区教科研推进会上,学校做了题为《用好“土”的方法,做实“新”的研究》经验交流。两次经验交流,深受参会的领导、老师的好评,经验材料作为全区唯一,入选赣榆区教研网,进行会后交流。

三是“成果推介延展项目”鼓足教科研的干劲。每一个课题结题后、每一篇论文获大奖后,每一篇文章在重要期刊发表后,我们均为教师举行个人教科研成果推介会。这一举措既保证了科研成果的真实性,夯实了“教研一体”项目;又将教科研的成果向全校推广,提高了课程的辐射面;更为重要的是坚定了教师做好教科研的信心,鼓足了教科研的干劲,让教师深深体会到教科研的魅力。

“十二五”期间,我校省“教海探航”论文竞赛获奖13人次,其中一等奖1人,二等奖7人,三等奖5人,一等奖占全区的25%,二等奖占全区的33.33%,并有一篇论文收入《教师,做个思想者3》一书;在省“师陶杯”论文竞赛获25人次,其中一等奖4人,二等奖7人,三等奖14人;在市“五四杯”论文竞赛中获奖13人次,其中一等奖1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4人。同时,“十二五”期间,我校规划课题省级立项2项,市级立项11项(已结题8项),区级立项19项(已结题10项)。学校连续四年获赣榆区教科研先进集体,市教育局专门为我校送来贺信。

三、发力师资建设,倾心推动教师发展

1.制定“369教师发展计划”,准确定位教师发展方向

准确、清晰的目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逻辑起点与行动坐标。为了让每一个教师都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方向,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精心制定了《连云港市沙河子园艺场小学“369”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计划用三年时间,通过集中指导、强化培养、梯次培训、滚动发展,培养9名“区域新秀”,6名“区域骨干”,3名“区域名师”。“369”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给每个教师量身定做了专业发展目标,让教师有了明晰的专业发展目标与方向,加快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

本学期,针对我校高层次人才专业发展看不清、摸不准、走不远的现状,启动了“教育英才”培育项目,对我校现有的市“333工程培养对象”“领雁计划第三层次培养对象”“赣榆区311骨干教师”等市区级骨干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规划,同时运用二次成长理论,引领他们读书、反思、研讨、听专家报告、参加名师工作室培训、撰写教育博客、参编校本教材、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等,促进他们二次成长,力争在下一轮市区名师评选中脱颖而出。

2.实施三项发展措施,务实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抓好两支队伍,建好“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团队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学校努力建设校内、校外两支教研团队。即,在校内建设结对帮扶的互助团队和学科教研团队,在校外利用网络建立校外名师、专家相联系的教研团队。在两支队伍的基础上,形成了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通过结对帮扶和学科教研的形式,发挥团队的力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是用好五个平台,建好“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学院”。在传统的“教学诊断”进课堂、“做中学”提升工程、“搭平台”锻炼工程等专业途径的基础上,近年来,我校又将教研形式逐步引向网络,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学院”的建设。第一,组建了校园博客交流群,引领教师通过博客进行交流。第二,发挥了连云港市名师工作室专题网站作用,让教师在名师的引领下,沿着名师的足迹快速成长。第三,利用好省教研室的“教学新时空”,让教师与专家、名师零距离接触,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科学发展。第四,引领教师加入一些全国著名的教学研究群,如鲲鹏小语名师工作室交流群,打破时空的界限,让教师与全国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块成长。第五,注册知名教学优质课网站用户,让教师不出门就能看到著名特级教师的课例,在模仿、揣摩、创新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三是实施两个项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第一是实施“1+1头雁培育项目”,在每一个学科培育一名领军教师,用他们作为榜样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第二是实施“1+X技能提升”项目,让每一个教师具有适应专业需要的X项技能。我们在认真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头雁教师的专业特长培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先后开展了朗读与朗读教学培训、写字与写字教学培训、板书设计培训、教学目标研制培训、演讲培训、说课培训、微课制作培训、计算教学培训、英语口语、PPT制作培训等。

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十二五”期间,我校教师在基本功竞赛、专业基本技能竞赛、教学研究能力大赛等竞赛中,有1人获得市级一等奖人,4人获得市级二等奖;9人获得区级一等奖,8人获得区级二等奖,7人获得区级三等奖。在所有的竞赛项目中,我校教师的获奖率均为100%,获奖率居全区第一。“十二五”期间,我校有4人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5人被评为区级骨干教师;4人次登上市级平台展示课堂教学或公开讲座,26人次登上区级平台上展示课堂教学或公开讲座。

四、殚力质量提升,潜心深化教学改革

1.立足实际,校本化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施教区范围,使我校班级生源始终处在30人左右,具备小班化教学的先天条件。自2011年起,在区教育局、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我校立足于小班实际,遵循“学习借鉴——感知模仿——实践体味”的课改思路,开始了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并总结出“442小班化绿色课堂”教学模式。2012年成功承办全区小班化课堂教学现场研讨会。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442”带有很强的限制性和单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的生成和创新,背离了我们推广该教学模式的本意。因此,我们又以“全纳”的小班化教育思想为基础,以“扬长”的小班化教育理念为内核,以“学本”的现代化教学理念为导向,开始了更加开放、更加灵活、更易操作、更加务实的“‘全纳扬长’导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全纳扬长’导学课堂”实施方案》《“‘全纳扬长’导学课堂” 教学操作指南》《“‘全纳扬长’导学课堂”备课操作指南》《“‘全纳扬长’导学课堂”评价量表》的研制工作,并成功总结出“‘全纳扬长’导学课堂”普适性操作范式,顺利探索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基本课型的操作范式。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成果深受区教育局领导的赞扬,课改经验收入《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一书,供全区交流学习。

2.鼓励创新,师本化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全纳即包容,扬长即个性,教改永远没有终点。我们在沿着纵深方向全面推进“全纳扬长导学课堂”改革的同时,不忘鼓励教师进行实践创新,从师本化的角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如,语文学科以表达为本位,积极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完成了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课堂形态、表达指导等方面的系列研究,实现了语文课堂从“内容分析”到“言语表达”的美丽转身。相关研究论文获省“教海探航”、“师陶杯”论文竞赛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在主流以上期刊发表5篇;研究成果获区第二届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目前,正在沿着“类主题整组教学”的思路,深入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五、着力核心素养,慧心推进选课走班

1.源于核心素养,科学调整课程结构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的概念。我们在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将核心素养整合为公民道德、国家认同、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学会学习五个方面。为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我们积极调整课程结构。在保持国家课程实施的基础上,积极推行选课走班。并根据学科属性、学习规律及学习方式将选课走班分为五大领域:“品格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这五大领域对应学生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象格习作、DIY发饰、创意彩泥、象棋、儿童画、软笔书法、电子报制作、文明礼仪、巧手布艺、拼贴画、折纸、讲故事、电子琴等十八门选课走班的课程。

2.发展核心素养,固化实施选课走班

为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为了避免选课走班停留在课程表上,我校采取了“定人、定时、定地点”的原则开展活动,即每周五下午开展活动,每个班由一位辅导教师负责,每次活动都需提前准备,确定活动的内容,并对每次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学校进行检查、监督。目前,我校的选课走班活动正有条不紊地开展。这一举措既发展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推动了该校课程建设的特色化发展。赣榆区教育网以《积极推进“选课走班”,课程建设形成新常态》为题,报道了我校选课走班的实施情况。

六、致力立德树人,悉心实施特色德育

1.指向育人为本,积极探索“7+5”德育模式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对国家教育意志的贯彻与执行,是社会对特色学校创建意义的认同和追求,是学校特色育人的核心价值取向。学校建设,就是要突出德育的优先地位,着力在学校德育上出特色、见成效。基于此,我们开始了“7+5”德育模式的探索。即德育内容突出7个方面: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红色教育、行为规范和语言文明的橙色教育、热爱劳动和勤于实践的黄色教育、健康生活和科技环保的绿色教育、珍爱生命和心理健康的青色教育、遵纪守法和公共道德的蓝色教育、学习习惯和理想信念的紫色教育;德育活动体现5个特色:德育故事进晨会、德育大课间、德育微论坛、德育省身课、德行我体验。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7+5”德育模式的框架建设,同时该课题成功申报为省“十二五”规划课题。

2.立足德育为先,务实开展“7+5”德育活动

根据学校“7+5”的德育框架,研究制定了《“7+5”德育模型》,并以此模型为指导,按月份和节假日设置德育专题,搭建德育活动平台,促进德育活动的顺利、有序实施。如以“红色德育”为主题,组织开展了“献花敬英雄,网上祭英烈”、“看红色影片,承烈士遗志”等主题教育活动;以“橙色德育”为主题,组织开展了“我身边的雷锋故事”读书征文活动、“我身边的雷锋故事”演讲比赛、“学雷锋实践体验”活动;以“黄色教育”为主题,组织开展了“缤纷的冬日”和“七彩的夏日”实践活动,结合地方资源优势,编写《七彩的园艺》一书,用于指导学生劳动实践;以“绿色德育”为主题,组织开展了“我为校园添片绿”植树活动、“我与小树共成长”认养活动等活动;以“青色德育”为主题,组织开展了“珍爱生命,远离危险”安全教育、“防震逃生”演练、“保护自己,拒绝残疾”主题教育、“拒绝吸烟”主题签名活动;以“蓝色德育”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守公德”雏鹰争章活动、“学守则,懂规范,争做遵纪守法好少年”主题签名活动;以“紫色德育”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演讲活动、“中国梦•我的梦”主题征文活动、“爱赣榆,爱家乡”主题征文活动、“美丽港城”主题征文活动。

七、仰望星空,绘就“十三五”发展蓝图

教育是一个不断追梦的过程,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十三五”期间,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设计与实施,努力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提升办学质量。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以教学楼为坐标,重新调整校园布局,让校园环境更精致

2016年,我们将投资500万元,在行政房后新建一座2240平方米的教学楼。届时将以此教学楼为坐标,重新进行校园的布局调整,形成以教学楼为主体,楼前广场映衬,中间大道贯穿,大道两侧布局对称(左侧为运动区、行政区,右侧为专用室、生活区),校园边角绿化点缀、楼廊亭榭相映成趣、竹石松柏意蕴深远的精致、典雅、对称的园林式校园。

2.以教科研为哲学,重新整合校园文化,让办学方向更具体

因为研究,才有园艺作品的特色,因为实践,才有园艺作品的精彩。多年来,在园艺文化的浸染下,沙园的教育教学一直流淌着研究与实践的基因。特别是 “十二五”期间,我校的教科研工作领跑全区,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获得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第一名,打响了我校综合实践的知名度。得历史文化之积淀,锐意革新之意识,“十三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整合历时性教育资源,促进办学理念的提档升级。初步打算以“研究教育”为教育哲学,以“个个都是实践的树,人人成为研究的苗”为教育行动哲学,以“端、勤、毅”为校训,并基于以上三点重新整合校园文化,让价值理念更加具体、更加清晰。

3.以新常态为目标,重新调整课程结构,让课程建设更丰富

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仅仅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上做了一些工作,“十三五”期间,我们将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教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七个方面入手,系统开发、设计、实施课程的特色建设。将形成以贯彻国家课程为目标的基础型课程,以培养兴趣爱好为目标的拓展性课程,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目标的研究性课程三个板块,三个板块中交叉渗透我校的特色课程——研究与实践素养。同时,对于国家课程我们还要以骨干教师为龙头,进行国家课程师本化的探索与实施,形成更加适合我校师生,更具我校特色的学科课程。如语文学科的“类主题整组教学”将从思想内容、写作手法、体裁样式、语文知识四个方面对教材进行顺序的调整以及重新组合,把教材内外具有主题关联或共同语文元素的内容进行整合,从而形成更具教学价值的语文整体。



一路走来,我们基于学校办学条件,脚踏实地,以“精致”作舟不断追梦“精彩”的教育,但追求“精彩”永远没有止境。今后,我们将以爱心与责任、智慧与担当为价值核心,进一步更新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强化精细管理,攻坚克难,追梦新的教育境界,全面打造更具特色、更有价值的精致化校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6 06: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