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0 12:5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反思
海口市龙峰实验小学  王海燕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以酣畅淋漓的笔触介绍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壮的柳树,这棵柳树虽然是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但是又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着顽强精神的、神奇的柳树,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不能抱怨命运,应该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生存环境抗争。全文首先用两个自然段点明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其次从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生长环境的恶劣和这株柳树的巍然撑立写出其强大的生命伟力,继而猜测和想象那株柳树存活、长粗的生长过程,进一步体现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顽强毅力,接着又写了家乡灞河柳树的极易生长,从侧面烘托出青海高原一株柳敢于与命运抗争。最后以震撼人心的话语点明了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而是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从而揭示出人生哲理。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看整篇课文,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如果把课文视作一个圆球,是球就必定有球心,有了“球心”,课文这一“球体”必定会对它保持向心力。“神奇”就是本篇课文的“神”之所在,就是“球心”,抓住它就使全文神聚了。在这堂课上,我始终紧扣“神奇”两字,以“神奇”为切口,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研读文本。 每一环节,都回到了“神奇”,而且每一次的“神奇”,都是层层深入的。(a、在这样寸草不生的原野上,这棵柳树不仅生长了下来,而且还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望而生畏!b、这柳树不仅活了下来,而且枝繁叶茂。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堪称“神奇”,神奇到作者望而生畏。c、这株柳树就可以创造生命奇迹的,怎能不让作者感到神奇,神奇到令作者望而生畏呢?d、作者不得不感慨它的神奇,神奇到作者望而生畏!)
课一开始,问学生:在作家的心目中,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随即板书“神奇”,并出示这句句子。紧接着就请同学们随着作家的视角亲眼目睹这株柳树,看看这是一株怎样“神奇”的柳树?
课文很长,要做到长文短教,这节课我主要完成下面几个目标:
1、学习环境描写的词组,感受神奇。
2、研读文本,抓关键词感受神奇。层层深入,丰厚语言材料,感受神奇,补充寒冷、干旱材料,听高原风雪、雷轰电击的声音,感受环境恶劣,体会神奇。
3、补充材料,展开想象感受神奇。
4、扩写文本,感受神奇。
我在处理这篇课文时,课堂容量很大,明显有“赶”的现象,朗读和体会仍不够充分,指导朗读,重点句子:“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学生能说出“多少次、又”,可是我没及时抓住机会进行指导朗读,失去了一个生成点、精彩点,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环节,有点到即止的缺陷。同时大容量、快节奏的教学对我本人、班级中的学生都是一大考验,整节课大家不会有半点闪失,注意力高度集中,但班级中总会有一部分学困生,他们的思维会跟不上趟,缺少自我思维、感悟的时间。在课后的检测中,学生掌握的不错,以后在自己的课堂中对重点内容应放慢一点节奏,让大多数学生能充分感悟,能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6 13: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