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践行新课改,挑战新课改,收获新课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3: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践行新课改,挑战新课改,收获新课改
——课程改革综述
“春雨香凝千点绿”,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带来了实质的、积极的变化。我县从2003年秋季开始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阶段。六年来,“以人为本,以同学的发展”为本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在县局领导的指导下,课改得以继续顺利、有序地推进,也正一步步进入学校、走进课堂。课堂教学是落实基础教育教学目标的主阵地,在课改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中心校选定从“监测课堂”入手,从中发现问题(确立课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探索适合新课程要求的符合我中心校实际的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我中心校的有关领导、广大教师、教研人员不时探索、积极实验,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很多层面上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现将总结归纳如下:
一、 课改历程综述
在知识经济加速到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以知识的创新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而课程是培养和造就未来人才的蓝图,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和环节。
2003年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紧紧围绕课程改革的目标,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为、科目繁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我中心校进行了两个阶段的改革活动。
1、2003——2006年9月,为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我们主要以转变理念、转变行为、转变手段为目标,初步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型。具体安排如下:
(1)成立组织机构。以中心校副校长赵永刚为课改组组长,教研员和各学校校长任课改组副组长,所有一线教师为课改组组员,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大规模地展开课改实验活动。
(2)开展课改培训,树立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我们遵循“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模式,邀请课改的专家教授来作课;选拔骨干教师参与市级、县级组织的培训活动;在本中心校开展二级培训;组织教师学习课改资料。实现以点带面,使教师转变观念,认识到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同学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一切为了同学,为了一切同学,为了同学一切”。教师把课堂上的主动权还给了同学。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组织,课堂资源的开发,学习情境的创设,同学学习活动的调控等,都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注重了三维目标的协调统一。
(3)深入课堂调研,发现问题,确定研究方向。课改工作的推进中,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课改的理念是理想的、美好的,但是,纲要、课标的学习,教材教法的培训是一回事,让新课程的理念成为实际又是一回事。除了必要的组织机构、制定方案等工作之外,我们把目光紧紧地盯在课堂上,和一线广大教师一起面对课堂教学,一起在课堂的实际操作中了解和诠释《纲要》,在协助、引导教师正确掌握新课程的同时,教研员也在新课程的解读和实践探索中不时生长。在此过程中,我们深入课改课堂研究课,发现具有典型意义和研讨价值的课堂教学,培养课改教学能手和新课,要求一切活动要“用课说话”,不时地把课改的理念清晰化、具象化。为此,我中心校特以“自主探究”为课题展开研究,同时要求一线教师围绕此课题,要“人人有课题”,在教学实践中不时探索研究,实践反思,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课堂操作方法。
2、2006年9月——2009年9月,为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我们以解决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焦点问题为目标,建立起新的教学常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安排如下:
(1)成立组织机构。由于人事的变化,这一阶段由中心校副校长张树峰担任组长,教研员和各学校校长任课改组副组长,所有一线教师为课改组组员。
(2)深入课改理论的学习,选定实验教师,在实践中初步转变同学的学习方式。我中心校课改的第二阶段,把“同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定为研究课题,并被认可为省级实验课题,荣获“县优秀课题”的荣誉称号。在这一时期,我们集中学习了各科课标。县局还有幸请到著名的教育学家魏书生作课,我们在积极参与的同时还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一书一讲座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广大教师都深入地反思了自身的得与失。
(3)推广实施。当我中心校先后涌现出一批教学能手、课改先进个人时,我们本着“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原则,由优秀教师牵头,以点带面,辐射整个柳杜中心校,让老师们看到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收集到第一手的学习资料。
二、 课改经验亮点
在六年的课改历程中,我们不时探索,总结出了不少的经验,其中也闪现出了柳杜中心校的亮点,总结如下:
1、 自上而下培训,跟新观念作前提。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更新教学观念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因此,我中心校把步入课程改革前期的“洗脑”性的自上而下系列性的培训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来抓,首先在领导的重视下,我们积极参与各级培训,每个学校都在财力、物力上支持教师的培训,老师们重新接受了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为了了解教师的接受程度,我们在培训后要求每位教师上交书面体会和感想,以此来提高对教改的认识,并深入课堂通过听课来了解教师对新理念的了解程度和落实情况,为进入课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教学模式建构,实践是根本。
新课程给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中心校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始终贯彻新课程理念,大胆实践,努力创新,在课堂教学领域进行全方位的探索,取得可喜的成果。如乔武校语文教师吴丽萍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套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自主阅读——互动交流——点拨引导——强化训练——反馈归纳。她执教的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第10课《松鼠》,这种模式是这样体现的:首先,师生一起交流收集的有关松鼠的课外资料,初步了解松鼠各方面的习性;激发同学兴趣的同时,让同学通读全文,在读的过程中,拿起笔写下自身的所疑所想;然后全班交流每个人的感受,教师适时引导,体现文章主题;最后进行有关的说话、写话训练。如本课可以以松鼠为例,进而引导归纳出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的写作方法。吴老师的课真正做到了“同学有话想说”、“以同学为主体”,是一个值得我们推广的胜利模式。又如在数学学科方面,北社小学丁丽红也有她自身的模式:情境导入——提出问题——合作探究——体验验证——归纳总结——解决问题。她执教的是苏教版四年级“3的倍数”,首先进行一个师生互动的竞猜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同学发生疑问“老师为什么能够马上说出任意一个数是否能够被3整除”,带着这个疑问,全班行动起来合作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待同学得出初步的结论后,师生举例验证,归纳出3的特征,最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有效的集体备课大讨论,研讨发生高规范。
尽管在课改的准备阶段我们进行了风暴式的洗脑,但课改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新瓶装旧酒的痕迹十分明显:自主学习被曲解为“自由学习”,合作学习被简单地演绎为“小组讨论”,“满堂灌”改变为“满堂问”……教师是用“新车头拉着旧车皮跑”。为此,我们经常展开各学科集体备课的大讨论,多年来,我们的老师习惯了单兵作战,缺乏合作意识,其结果是事倍功半。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提出了要充沛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合作研讨课堂教学模式,实行集智式备课。活动程序为:第一步,活动前,参与活动的教师先挖掘教材,自身备课;第二步,人人发言,说每个环节是如何设计的,设计意图是什么;第三步,取长补短,形成共案;第四步,推选主讲人,作一节共案的示范课;第五步,集体交流反思,针对示范课中的缺乏研讨改进;第六步,结合本班同学的实际,形成个案。2009年4月,我们语文教研组就人教版三年级《卖木雕的少年》开展了一次胜利的集体备课活动。活动中我们研讨了“低年级的识字课该如何教”这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教师们纷纷支招,都赞同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方式,具体做法有:生字的加一加、减一减、编口诀、组词、造句等。老师们在这次活动中通过积极地互相切磋,真正解决了一些课改中疑惑的难题。
开展语文集体备课的同时,数学的集体备课也在火热地进行着,他们的内容为苏教版四年级《折线统计图》。老师们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如何突破,如何培养同学的思维能力、估测意识展开讨论。交流中,老师们的方法不只多样,而且富有新意。旨在引导同学在合作探究中,通过理解折线统计图中点、线的含义,自主总结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只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本次讨论给老师们渗透了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模式,老师们受益匪浅。
在语、数的集体备课活动结束后,我们还进行了“一条龙式的跟踪活动”,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老师们的生长与进步,我们的教研活动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们还围绕“什么样的一堂课算好课”?这一焦点在中心校范围内展开大讨论。经过几个回合的学习——实践——反思——总结,大家达成了共识,新的课堂教学规范至少应包括以下五点:
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同学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发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是有效率的课,即空虚的课。首先是全班同学中的多数同学有收获,不论是好的、中的、有困难的都就具有不同的提高;其次是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实效,从导学到自主研讨、从练习到互动小结,一处一小高潮,每一个同学在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同的收获。
三是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教师能有趣地引导同学进入知识的发生过程之中,经过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使同学在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生成新的知识结构。
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每一节课的设计都要有明确的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教师引导,同学参与,一起完成教学任务。不因为一节公开课,停下来演练许多次,尽量要做到随进度走、旁若无人,但心中常有同学。
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任何一节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每节课上完之后,教师都应该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反思教学的过程,肯定优势,改善缺乏,提出可行性建议。有了新的规范,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具有了更多的理性与科学性,克服了盲目性带来的所谓“过渡性的混乱”。
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每个参与者都积极贡献着自身的智慧,同时又在尽情地分享着他人的智慧。一种合作,一种默契,一份执着,一份快乐。很多教师在参与集体备课的研究活动中,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发现,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考虑,学会了表达。在他们的课堂上,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教师亲切地引导,耐心地等待,有效地组织;同学高涨的学习热情,大胆地表示,积极地参与。老师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自身的变化,感受到了这些变化给自身带来的快乐。
4、 明确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
(1)同学主动参与学习。
(2)师生、生生之间坚持有效活动。
( 3 )学习资料、时间、空间得到充沛保证。
( 4 )同学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 5 )同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 课改心得体会
1、 取得的成果
(1) 我们把参与课改培训后教师的课同未进行课改的课进行比较,发现明显的变化:坚冰已经或正在打破,课堂按兵不动的局面开始得到改变;师生关系正在改善,教师变得民主了;同学变得胆大了,自信了,聪明了,其潜能、潜质正在被正视,被发现,被释放,师生生命的活力正在被出现和放大;观课议课活动经常化、深入化,正在变得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前教师是“怕人评”,现在则是请人评,渴望有人关注自身,渴望提高。
(2) 经过教师们坎坷的课改道路上勇于探索、实践、创新,大批的教学能手涌现出来,数百篇优秀优秀教案、优秀优秀论文获不同层次的奖项,局部优秀优秀论文在省、市、县刊物发表,大大鼓舞了教师们的干劲。我中心校的课题实验“小同学学习方式的研究”被定为省课题。我们多次被评为县“优秀课题实验学校”,在全县的中期评估中获“优胜奖”。北社小学的王丽敏教师的优秀教案《小红花的故事》获得了省的荣誉,充沛显示了我中心校在课堂评价上的发展与变化。
(3) 教师、校长的素质提高了。校长、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教育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最突出的变化是校长眼中的教师观、质量观变了,校长变得更加关注教师的专业生长和教师的特长与闪光点。各学校都都建立了《教师专业生长档案》,全面评价教师的生长。教师眼中的同学观也变了,“为了每一位同学的发展”,把同学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主人的观念已确立起来。
2、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考虑
(1)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3:48:00 | 只看该作者

由于我中心校教师普遍较为年轻,有些教师掌握教材、挖掘教材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不少年轻教师的文化底蕴还有待于提高。各校还需开展大量的培训工作和教师读书工程。
(2) 不少课堂教师角色转变后,对如何做好“同学学习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还不能很好的掌握;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针对性、实效性还需要进一步准确理解和体现。
(3) 各学校还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教学细节的研究;防止课堂作秀,防止课堂教学只搭框架,缺少教学内涵的现象发生,在教学中对同学正确合理、科学地进行评价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 各学校对学科教学的重视程度差别较大,局部小学科还需引起学校的重视,专职教师还比较少。
(5) 由于对合作学习认识不到位,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效率不高。
(6) 由于对探究学习认识不到位,探究的问题没有深度,探究学习没有价值。
(7) 忽视方法、习惯的培养。
实施课程改革六年来,我们做出了一些成果,更感到许多缺乏。新一轮国家课程改革正向纵深发展,我校的课程改革也进入了推广阶段。未来孕育着美好的希望,前进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水至阔处天做岸,楼到高处人自峰”,事业在呼唤着我们,理想在激励着我们,社会在期待着我们,我们将勇于学习,勇于实践,勇往直前,用激情和智慧打造柳杜教育新的辉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8 18: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