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学课中巧设“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3: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心理学的研究证实,能力总是和兴趣息息相关,一个人对某方面有了兴趣,就能专心致志,从而有效的运用和发展他的某方面的能力。数学兴趣重在培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呢?
一、 设“疑”激趣。
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发探究反射,积极探究即引发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无妨针对巧妙设疑,促使同学积极探究,从而培养兴趣。例如,在教授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时,先让同学在游戏情景中提出四个问题,当求到“羽毛球有多少个时?同学很快投入到积极的考虑中,有人这样想:“12—8=4,20+4=24”
还有人这样想:“30—8=22,22+2=24”。这个设计巧妙,使同学初感“疑无路”,考虑片刻便“柳暗花明”。用耐人寻味、富有挑战的问题激活同学的思维,使小同学享受到数学思维的快乐,岂能不激发同学对数学的兴趣。
二、以“疑”育趣
数学知识自身蕴涵着一定的吸引力,这就是教材自身的趣味因素。在教学中善于挖掘这些因素,同学就会被有趣的数学知识所吸引,继而发生兴趣迁移,迁移到数学学科的兴趣上。例如,83页第5题“填>,<,=”。中能很快说出结果,同学觉得老师太聪明了。这时老师说,老师掌握了这些规律的神奇力量,同学学习欲望十分强烈。
三、以“境”激趣
创设活动情景,使同学在活动中学习,可谓活泼有趣,在教学一些概念、法则时,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动手操作、扮演的形式,让同学直接感知和体验,轻松而深刻的理解、掌握概念。例如,在教授“认识图形”中教师演示和同学动手操作相结合,同学通过“摸、看、描”体会图形的形状,体会“面在体上”。华罗庚指出,对数学发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教学中注重联系实际,运用贴近同学生活的事情,使同学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身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可以大大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同学的数学兴趣。例如85页第13题“实践活动”选择校内的某一建筑物,从不同侧面观察,说说看到的形状,试着画出轮廓。同学在实际活动中加深对所学的“观察物体、确定位置”的理解。这样的数学知识的应用,虽在课堂,却也是一种生活体验,有助于兴趣的培养。
可以相信,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同学对具体的数学知识感兴趣,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感兴趣,就必定逐步形成对数学学科的认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9 09:0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