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4-19 13:40:00
|
只看该作者
1.要充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同学观察、研讨、尝试。教师只有不时摆出“问题”,同学才干去“考虑”,没有“问题”,当然无从考虑。同学初步“发现”结论后,都是仍要系统地归纳小结,以便使同学掌握系统知识。
运用发现法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设计问题,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过难过易,都会使同学失去发现的兴趣,其次,教师必需给同学发明解决问题的情境,同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将同学的思维能力推进一步;所“发现”的数学结论,必需是同学自身经过一番努力亲自获得的,而不能由教师代替代替。
2.要充沛发挥教科书的作用。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能叫同学盲目去考虑,要引导同学认真阅读教科书,从教科书上自身去“发现”结论。从中培养同学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
3.要面向中下水平的同学,不能急于求成,满足于优秀生的“发现”,应该协助中下水平的同学去“发现”。
4.要充沛注意直观教学,让同学根据教具或图形进行观察分析,多动脑,多动手,以形象思维向笼统思维发展。
5.鼓励同学提出问题,同学能发现问题也是积极思维的结果。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允许同学提问,不要怕“乱套”。鼓励同学大胆提出问题,有了问题才干把同学的思维引进更广阔的领域,从中培养他们质疑的能力。当然,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远不象我们保守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依照教师预计的程度,一步一步往前走。现在由同学自身得出结论,结论就可能是多样的,课堂的气氛,随着问题的出现,也会有动摇,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面要宽,方法要灵活,思维要敏捷,既不要怕“乱套”,又能按预计目的,掌握教学进程。
6.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发现教学法仅是其中的一种;当然不可能堂堂应用,应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同学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
(三) 在课堂练习中发展同学的智力
一堂课应该留有富余的时间给同学进行练习。目前数学课存在一个普遍问题:课内教师讲的多,同学练的少,课堂练习变成了课外练习,把同学的课外休息和游戏时间剥夺了。同学课外作业负担重,既影响了健康,又影响了学习效果。同学忙于赶作业,还谈得上发展智力吗?因此,课堂练习首先要保证在课内完成,使同学能够安心地在教室里认真考虑,认真做作业。
练习不能单纯追求数量,要讲究质量。防止青一色的单调练习,今天教加法应用题,练习的全是加法;明天教两步应用题,练习的全是两步应用题。这样练习,看上去练得很多,其实对发展同学智力不利,反而思维僵化。选编练习题要“练新带旧”“新旧搭配”。特别要把容易混淆的概念编排一起练习。教科书中大都是巩固新知识的练习题,新旧知识综合在一起的练习比较少,教师要注意补充。
课堂练习要提高练习效率,要有重点,练习的时间要花费在刀口上。例如,小数乘法的难点是小数点处置问题,练习题目可以做如下的布置:
a.3.57×8.4=29988 3.57×0.84=29988 3.57×8.4=29988 3.57×0.084=29988
b.907.2÷25.2=36 907.2÷2.52=36 9.072÷25.2=36 9 .072÷0.252=36
只要求同学在积或商中点上小数点,同学就不必把时间花费在已经学过的非常冗长的多位数乘除法计算上。
应用题也可以专门做审题练习,只要求列式或讲出解题步骤,不必一一计算。使同学把时间用在考虑问题上,而不是花费在单调的不必要的重复上。
为了发展同学智力,可以设计多种练习形式。例如:
1.判断下面各题的对错。对的在括号里写“√”错的写“×”。
(1) 0是最小的自然数。 ( )
(2) 圆周率“兀”的值比3.14大 ( )
(3) 0.503大于0.50。 ( )
(4) 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值不变 。 ( )
2.多条件或少条件的应用题。
(1) 某饲养场有公鸡10只,母鸡20只,一共生了300个蛋。平均每只鸡生多少个蛋?
(这道题是多条件的,“公鸡10只”是多余的,可是很多同学都算成:300÷(10十20)=300÷30=10(个)公鸡也生蛋了。)
(2) 农具厂一月份生产脱粒机30台,二月份生产40台。二月份和三月份一共生产多少台?
(这道题是少条件的,缺少三月份的生产数)
这类题并不是难题,但要认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才干正确解答。
3.“一题多练”和“一题多解”。
(1) 有煤60吨,每天烧4吨,可烧多少天?
(2) 有一批煤每天烧4吨,可烧15天,这批煤有多少吨?
(3) 有一批煤计划每天烧4吨,可烧15天。改进烧煤技术后,每天烧煤3吨,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4)有一批煤计划每天烧4吨,可烧15天。改进烧煤技术后,每天烧煤可节约1吨,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5)有一批煤计划每天烧4吨,可烧15天。改进烧煤技术后,每天烧煤可节约1吨,实际比原计划多烧几天?
同学通过对这组题目的分析比较,从而掌握复合应用题的来龙去脉,第(5)题虽然难些,但有前面四题“铺路架桥”,就能顺藤摸瓜迎刃而解了。这样编排练习就能符合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要求。
练习中要鼓励同学“一题多解”,可把几种解法都写出来。例如:“书店里有3个小朋友来买书,每本0.12元,3个小朗友各买了2本同样的书,一共付了多少元?”这道应用题有的同学能想出四种解法:
(1) 2×3=6(本) 0。12×6=0.72(元)
(2) 0。12×2=0.24(元) 0。24×3 =0.72(元)
(3) O.12×2×3=0.72(元)
(4) 0.12×3=0。36(元) 0.36×2=0.72(元)
又如:“一列火车3小时行150千米,从甲站到乙站有360千米。需要行几小的?假如速度提高20%需要几小时?
对这道应用题的第二个问题,一个五年级同学能从以下角度来考虑:
用算术解: 360÷[(150÷3)×(1十20%)]
用方程解: 150÷3 ×(1十20%)X = 360 360÷X=150÷3 ×(1十20%)
用比例解: 3:X=150×(1十20%):360
练习“一题多解”把应用题的三种解法(用算术解、用方程解、用比例解)都串连起来了,使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就能充沛动员同学的知识储藏,灵活地去解决问题,并能使知识融会贯通。这对同学今后进一步学习高一级数学是极有好处的。
同学列出几种解法以后、要引导他们讲出道理,并且让他们充沛发表意见。例如有一道应用题:“桌子上有两堆糖,一维9粒,另一堆15粒,把这些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粒?”
大局部同学的解法是(9十15)÷4=24÷4=6(粒)。有一个同学的解法很特别。如:9÷ 4=2……1 15十1=16 16÷4=4 4十2=6讨论时同学们都说这个解法不好。教师让这个同学讲讲自身的理由。他说:“我认为这个解法没有什么不好,在具体分糖的时候,假如有两袋糖分给4个小朋友,总是先拿出一袋来分,把余下的并在第二袋中再分。”教师肯定这个学 生讲得有道理,于是启发问他,你的分法和大家的分法哪一种分得快一些呢?算起来简便一些呢? 这样经过讨论,活跃了思想,开拓了思路,有利于发展同学的智力。
课堂练习最好能做到当堂处置作业,使同学当堂就知道练习结果:哪几道题做对了,哪几道做错了。根据教育心理学研究,这样做,同学进步较快。做对的有强化作用,做错的有分化作用,并能和时得到订正。
总之,练习不能单纯追求数量.搞题海战术,应该讲究质量,提高练习效率,防止单调重复,搞无效劳动。
(四) 在课外活动中发展同学的智力
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以后,同学课外作业负担减轻了,就有可能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既能巩固、加深和扩大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能激发同学学习兴趣和促进智力的发展。而现在课堂所涉和的数学内容,是古往今来人类对空间、时间认识的结晶,是经典的知识。保守的课堂教育对开发同学的智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是以普和性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智力开发的全部任务,因而需要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来补充。充沛培养同学的综合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类比能力,构造模型能力,利用信息能力,决策反应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值处置能力等,大局部都是与数学教育有关的。
知识面广博与智力发展有密切关系。根据美国对1311个科学家在五年之内的发明发明的统计,发现出效果的多数还是“通才”,即知识面比较广博的人,另外,心理学家发现一般喜好活动的人,思维都比较敏捷。从这两方面看,开展课外活动对发展智力是有极重要意义的。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育与同学智力的发展是有内在联系的,是密不可分的,是相互促进的。课内打基础,课外促发展,课内外结合一定能够很好地开发同学的智力,促使同学能力的提高,使同学的数学素养得到发展,更能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