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研组文化”的当代转型——“教研组文化”系列之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3:3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代教研组文化建设,不是孤立的,是在中国学校文化革新的背景之下进行的。以“研究性革新实践”①为基本指向的当代中国学校文化革新,有三大特征:一是整体性;二是转型性;三是研究性。这些特征不可防止地影响到教研组文化,这种影响的核心是“转型”。如何在文化转型的意义上,理解教研组的转型,以和,如何实现自身的文化转型,成为当代教研组文化的重心所在。如前所述,根本的转型是教研组成员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的转型。具体体现在:
一、价值观念的转型
以“事”和“物”为核心的价值观念,转到以“人”和“生命生长”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以教研组计划为例,已往的教研组计划经常是对新学期所做之事的罗列,其价值观念的核心放在“做事”上。转型后的计划则以“成人”为核心,所有事情的完成最终的指向不是事情自身,而是教研组成员的生命生长。因此,“成事成人”被确立为“新基础教育”各学校教研组的基本价值观念。以此为基础,教研组组长的筹划任务,就不再局限于对事务性工作的设计,而是把重心放在对每一个教研组成员的解读和发展空间的营造上。
二、思维方式的转型
已有的教研组文化活动经常出现出散点状态和表层状态,同时过分关注活动的外在效果。例如,读书活动的布置,往往只是为读书而读书,就一本书而读一本书,书读完了任务就完成了。这标明作为管理者和设计者的教研组组长的思维方式是点状思维、割裂性思维。思维方式的转型,需要的是:结构性思维、整体性思维、关系性思维和过程性思维。以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语文教研组计划为例,见下表。
教研活动主题系列计划
上述活动布置标明了设计者具有:
(1)结构性思维。以“新基础教育”理念为线索,所有教研组的文化活动贯穿起来,形成一个创生性的动态的结构;(2)整体性思维。理论学习内容、实践研讨的内容与实践性的开课活动构成了一个整体,任何一种活动都是在整体背景下的活动;(3)关系性思维。结构性思维、整体性思维必定是关系性的,读书、研讨与开课建立了内在的关系,相互相融共生,从而有效地打破了割裂性思维;(4)过程性思维。读书和理论学习不是一次性,而是持续性的,本学期的学习计划既是上学期学习的延续,也是下学期学习的铺垫。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高频度的活动布置,使学习和研究的意识、态度渗透于转化于日常性的教同学活的过程之中,通过实现日常化而达到过程化。
上述计划的布置同时也体现了设计者思维路径的转换,即从事情动身,转到从人动身,从教师的生命生长动身。
三、职能转型
通过文化转型,教研组将从“传声筒”,变为“孵化器”和“转化器”。所谓“孵化器”,意指教研组是“孵出文化的场所”,这意味着教研组将承当起自身的文化使命,为组内的每一个成员营造适宜其专业生长的文化氛围。所谓“转化器”,意味着教研组承当着实现五种转化的职能:一是将课程内容教学化。课程与教学始终有着各种各样的鸿沟,教研组对教材、教法的解读和分析,实际上就是将纸上的课程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转化为教师可理解、同学可接受的教学内容。二是将研究课题系列化。可以分成两种横向系列和纵向系列。横向系列要求学校大教研组有一到两项各备课组一起参与的大课题。纵向系列则不只要求各年级备课组都要有自身的研究课题,而且也要把同一个课题具体化到每一个年级备课组之中去。纵横交错的结果,是形成教研组层面的课题网络结构。三是将研究活动日常化。日常化要求将研究的态度、意识和能力渗透进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实现研究性的备课、研究性的听课、研究性的上课、研究性的说课、研究性的评课等等。四是将研究行为制度化。作为教研组成员行事规则的制度,其合理的设计能够有效地将教研组的价值观念转化为可运作的实践战略。五是将教研工作生命化。将同学放在研究者的心里,使对同学状态的深入细致的研究,成为优秀教案、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的基本依据和落脚点,是生命化的表示之一。不时地追问和反思教师,有没有在日常化过程性研究活动中,实现生命的主动发展与自我生命价值的创生,是生命化的另一个重要表示。
四、文化重心转型
当我们研讨教研组文化的时候,是试图完成从学校文化到教研组文化的第一次转型。而当我们进入到备课组层面之时,则意味着教研组文化的第二次转型,即转向备课组文化。
这种转型首先体现在备课组的文化愿景的形成上,如上海洵阳路小学各语文备课组分别确立了自身的文化愿景:
一年级语文组:在共性中显个性,在协作中求发展。
二年级语文组:在协作中并进,在竞争中发展。
三年级语文组:团结向上齐努力,深入学习增内涵。
扎扎实实搞科研,互相学习同发展。
四年级语文组: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会展现出它汹涌澎湃的生命力!
五年级语文组:勤奋好学,团结统一,大胆创新。
这种转型还体现在教研组的活动布置上,“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的教研组是这样表达他们的转变的:
“上学期,我们改革了教研活动的方式,教研活动分为教研大组活动与备课小组活动两种。本学期,我们仍沿用这样的方式,教研大组活动10次,其中5次由教研组长负责布置、主持,5次由5个备课组分别负责,模式暂定为‘五个一’——学一篇理优秀论文章、围绕文章中心开展一场研讨、结合理论上一堂研讨课、进行一次说课评课、写一份活动小结;备课小组活动9次,各备课组研究自身的小课题。”
这种转型也体现在不同备课组在读书内容的差别上。洵阳路小学的不同年级备课组的读书计划有明显的差别,以一年级和二年级为例。
一年级读书计划
显然,通过重心下移,备课组长的职责更加明确具体:(1)设计和布置本备课组本学期的具体方案,包括确定组内每位老师具体上课的课题和时间等,并落实到每周的备课组活动中去。(2)备课组长做好每一次活动的布置、资料的搜集、汇总工作,每学期做一次教研工作的交流与汇报。(3)认真做好每次活动记录,积累相关资料。(4)进行流程管理,把好质量关,对每单元的检验、平时的小检验加强分析,发现问题,和时改进。
五、制度转型
教研组层面上的制度,并非现在才有,但在其效应上却相差甚远。已往的制度效应主要是限制性、约束性的,转型性革新背景下的教研组制度更加注重发挥如下效应:(1)育人效应。包括备课制度、学习制度在内的各种制度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生命生长为目的的。(2)转化效应。制度是将笼统的理念和价值观转化为教研组成员的具体行为的中介。(3)创新效应。通过制度创新来实现教研组文化的创新,包括教研组价值观念和具体活动方式等的创新。从根本上说,只有实现了教研组文化的创新,才干实现学校文化的创新。
六、教研组长角色的转型
保守的教研组组长的角色主要是组织者和沟通者。转型后的教研组长需要担负的新角色有三:一是教师状态的解读者。教研组长要学会“读人”,即解读本组内的教师,读出教师的个性、读出教师的弱点、读出教师的发展空间。在洵阳路小学的学期语文计划里,对三年级教研组的老师做了如下解读:
“该教研组共有组员5名,其中赵老师和王老师是两位老教师,执教三(4)、三(5)两个班级的老教材,孙俊英老师新接三(1)班,虽然在暑假中已经了解、接触过了班级,但是她从来没有接触过新教材,对她来说有一定的困难。龚老师刚刚调入我们学校,也是首次接触新教材,她不但要熟悉自身的新班级,新学校,还要进行二期课改的教学任务,是组长需要重点关心的对象。根据上学期的情况来看,组长与组员的交流与沟通缺乏,组员与组员之间也缺少一定的交流与沟通。”
二是教师发展的促进者。以上述对教师细致深入的解读为基础,教研组组长应对不同层次不同状态的教师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目标和促进措施。三是教研组文化的诊断者、筹划者和创立者。这意味着教研组长将上升到文化的层面上考虑教研组的日常活动,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
这样的诊断也可以具体化到对某一备课组当中:
“该教研组(指四年级备课组)在上学期的教研组评比中获得了学校学习型教研组的称号。本学期,教研组又增添了新的成员张老师,她是从外区调来的,她的加入给四年级组注入新的活力。该教研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束缚于事务性工作,参与课题研究的主体意识不强,表示为:对教法缺乏研究、对教材缺乏分析、对同学缺乏了解,工作中缺乏自我反思、认识、调控意识。教研活动尚存“三多三少”现象:即讨论‘教’的问题多,‘学’的问题少;对教学问题现象描述多,实质分析少;教学经验总结多,课题研究效果少。教研活动缺乏一定的‘研’的成分。”
显而易见,这些诊断都不是一次性,而是全程性的,贯穿于教研组建设的全过程。这种诊断同时也是建构性的,它们是创立教研组文化的最重要的基石。
上述种种的转型,兼有理想和实际的意义。在理想的意义上,这些转型是一种应然,为了适应学校文化整体性转型的需要,教研组文化应该发生相应的转型。在实际的意义上,这些转型则是一种实然,是正在发生的和经历的,是一种过程。既然如此,其过程必定是艰难的,可能会存在种种的困难、障碍和误区。
其一,将学校文化演绎为教研组文化,忽视教研组文化的特殊性。作为学校文化体系内的亚文化,教研组文化在文化主体、内涵和创立战略上,都有学校文化不可替代的方面。同时,教研组文化也有其学科特殊性,如语文教研组文化与数学教研组文化,应有差别,但目前来看,学科教研组文化的差别还仅仅停留在活动内容上。
其二,将教研组文化外化为窄化为具体的行为,因而有听课文化、评课文化等称谓。但对深层次的教研组的文化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却避而不谈。
其三,将创立教研组文化当成一件事情来完成,缺少人的意识,更缺少成事成人的意识。
其四,在创立教研组文化的过程中,缺少整体性结构性的设计。往往只抓一点,不和其余。究其原因,首先在于作为教研组文化的设计者缺少对教研组文化的全面理解。
注释:
①参见叶澜:《实现转型:世纪初中国学校革新的走向》,《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7期。李政涛:《走向研究性革新实践》,《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6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00: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