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4-19 13:25:00
|
只看该作者
总之,自我教育意识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十分重要。只有具备自我教育意识的教师,才干“理智地复现自身、谋划未来的自我、控制今日的行为”,使得“已有的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使得“未来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行为”[10](P218);才干使教师成为一个“自我引导学习者(self-directed learner)”;才干使自身成为一个学科的专家、教育的专家。
四、教师自我教育意识的培养
(一)构建有意义的学习范式
每个教师都有自身的历史、个性,对每一种新的事实、经验或理解,都会以个人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属于个人的“意义丛”——“教师的个人知识”。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对个人发生意义的过程、内化的过程,这自身就构成了一个学习者的真实经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是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训练经过实践,构成个人化的经历,由经历取得经验进而获得体验,从而不时内化形成较为稳定的心性结构,然后再以改善了的心性结构进行新的学习和新的能力训练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改变自身的认知方式,强化自我建构性学习。
(二)大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诚如前述,教师的研究是根植于教育过程中,结合教育实践活动而进行的一种特定的“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对自身教育的考虑与探究。一方面,教师通过对自身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从中发现问题、发现新现象的意义,对日常工作坚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习惯,不时地改进自身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对新的教育问题、思想、方法等多方面的探索,运用多方面的经验和知识,综合地、发明性地形成解决新问题方案的能力,使教师的工作更富发明性和内在魅力。总之,教师通过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可以局部或全部重建自身的教育观念,形成对自身教学活动的自我意识。譬如通过“教育经验总结”,可以发现教师自身的人格和认知特性、知识结构、对个人生长的决定性影响、形成个人职业生长的转折点和关键、个人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胜利案例和教学诀窍;通过“行动研究”,强化反思意识,促使自身不时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
(三)构建培育自我教育意识的路径
奥斯特曼和科特凯普(Osterman %26amp; Kottcamp)认为教师的教育反思过程主要包括四个环节:积累经验——观察分析——重新概括——积极验证,它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时上升的过程。[11]我国学者对优秀教师生长规律的研究也标明,优秀教师的生长肯定经过确定目标、实施、反馈调节三个阶段,通过实践——反思——更新——实践的循环,才干使自身不时提高。
国内外的这些教师教育反思过程模式为我们培养教师的自我教育意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有助于构建出符合个体实际的自我教育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四)进行专门的教学反思训练
一是强化“课后小结与札记”,和时记录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积累珍贵的教育教学经验教训。二是建立自我剖析档案,记录那些对自身生长影响巨大的关键事件,譬如有趣、难忘和难堪的事件,挥之不去的困惑,理想与实际的矛盾,其他教师的看法,某个影响深远的特殊时期,某些关键人物,等等,以便经常与自我坚持专业发展对话,和时制定或修正自身专业发展的计划。三是通过与其他教师相互合作、交流,分享效果、启迪借鉴,如“教师个案集体研讨”、“教师专业生活经历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等。
【参考文献】
[1] [德]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袁一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 朱光潜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3] [日]上寺久雄.教师的心灵与风貌[M].赵一奇,等译.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4] Stenhouse,L. 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M].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Ltd.,1975.
[5] 张民选.专业知识显性化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2,(1).
[6] Ikujiro,N.Enterprises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ovember/December,1991.
[7] 傅道春.教师的生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8] Fueyo,V.%26amp;Koorland,M.A. Teacher as Researcher: A Synonym for professionalism[J].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November/December,Vol.48,1997.
[9] [美]林格伦.课堂教学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10] 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1] 转引自陈琴,庞丽娟,许晓晖.论教师专业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