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4-19 13:20:00
|
只看该作者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师与同学是教育矛盾统一体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教育实践的有机达成一方面以师生双方所共有的、联结活动的生物内在规定性和社会意识为基础,另一方面又以人类的自我关爱和理性与天性的统一为导向,这在客观上极大地限定了教育发展的总体态势,总的来看,我国当代教育的偏差和失误往往是与上述基础和导向的失落密切相关的;师生之间的交往不但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文化革新的功能,教育的旨向要求这两种功能必需是高度统一的,任何一种功能的失用或者两种功能的断裂都会造成社会生活的滞步。
三、失范与归因;师生关系的“实然”与“或然”
学校教育是广义教育的核心渠道,就其功能而论,作为一项社会设置,它同社会整体的进化特征具有较高的协同性,因此,关注教育中的交往关系,尤其是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交往关系,是保证教育同社会之间有着健康关系的必要保证。系统理论认为,元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常态特征是同质而不同构,即相互之间的差别性是相互在物质、能量和信息三个方面交流的前提,而这三个方面的不时交流又是系统之间协同发展和进步的必要条件。因此,只有将教育的特殊性与社会的普遍性在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区别开来,才干确保教育不时以其特殊的价值功能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探索教育中的交往关系便是这一要求的具体反映。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在社会各个实践领域中,人们之间的交往形式和特征是以既存的社会关系为准则的,而社会关系既决定了人们的行为,又受社会制度制约,因此,交往实际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功用,通过对教育中各种交往关系的分析,可以反射出具体的社会制度(包括教育制度),也可以在高度概括教育行为水平的基础上对其做出事实和价值层面的双重判断。
教师和同学是教育实践中两个既有区别、又难以分割的联结群体。按交往的定义来看,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交往活动,而交往活动是以平等、互利和群体关爱为指向的,教师与同学的交往是教育实践中交往关系的核心,因此,更应该体现出这种指向性,它是学校教育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应然”与“实然”总是有差异的。笔者针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观念做了一次问卷调查,1其中的一项内容为“请根据您的真实感受,为‘理想的学校’和‘实际的学校’的特征排序”,六个备选答案分别为:(1)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地方;(2)为受教育者的幸福生活打基础的地方;(3)教师工作的地方;(4)教师可以获得劳动报酬的地方;(5)改变受教育者命运的地方;(6)改变受教育者家庭社会地位的地方。统计结果显示,教师对理想学校特征的认识顺序为(2)(3)(5)(4)(6)(1);而对实际学校特征的认识顺序是(4)(3)(5)(1)(2)(6)(统计曲线显示,变量3和5为完全等高)。这项调查标明,在教师的认识中,理想学校和实际学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对教师而言,师生间的双边活动首先是一种职业活动,这既导致了教师对交往意义的理解同活动的社会性要求之间的断裂,又导致了教师和同学在教育活动中角色的固化,结果,一种完全不平等的关系在学校中、在课堂上不时蔓延,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同学的评定往往超出了问题的自身,所采取的评定方式、方法主要集中在否定评价上,而对如何有利于同学的理解、判断、考虑和想象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却很少顾和;一方面是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时提高和教育年限的不时延伸,而另一方面仍然是问题层出不穷,如同学的厌学、离家出走、暴力行为等等。此外,矛盾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固化了教师的这种行为倾向,譬如,原本是支撑教师职业观念的“经典理论”受到了无情的批判;有利于实现同学家期盼的战略又招致了管理部门的否定;依照国家的要求而采取的诸多措施又难以赢得家长的认同;许多真实的情感同职业规范又相抵触。
以上种种实际必定会导致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普遍发生焦虑和抵触的心理特征,而这种普遍的心理特征会在与同学交往过程的各个教育环节中有所体现。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教师体罚同学的程度不同,方式各异,但无论是何种体罚,轻则同学有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重则危和同学的性命。针对上述现象,研究者往往容易忽视两个关键性的问题,一个是教师假如不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连带反应,另一个是教师假如不这样做又该怎样做。笔者的调查标明,教师并不愿意采用这种方法,试想,假如和颜悦色就能够解决问题,谁又愿意面目狰狞甚至招至种种非议?问题在于,舍弃这种方法是否有其他更为有效的方法呢?事实上这标明了在善良愿望背后的一种无可奈何,而在教师的无可奈何背后又标明了什么呢?假如教师的职业文化在社会主流文化中自身难觅栖身之地,它又如何能够容纳同学亚文化的存在,并自觉谋求同学亚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连结?在诸多的教育场景中,同学的认同感成了教师维护自身尊严与地位的最后一道防线,严峻的实际迫使教师选择了有背于教育本真意义的交往战略,这不但使同学成了教师艰难境域中的殉难者,也迫使教师自己“将大局部教学视为说教,即时性的能力学习变得愚钝,教师成了学习的问题持有者。屈从于权威的不良影响对教师的认识发生了冲击,这种影响蔓延生长,点点滴滴侵入并吞噬了发明的源泉。”[10](p.134)在升学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人们往往将同学学业的落后、学校暴力、离家出走等等问题行为归结为师生关系的失范,并认为教师应该是师生关系失范这一责任的首要承当者。我们不能否认教师的公众形象正在急剧地下降,这从教师的社会声望中便可得知,是教师整体的敬业精神不如以前了?还是教师整体的职业技能全面退化了?抑或教师在上述两个方面的表示都变得不尽人意?只要对教师的生活和工作节律稍加关注便会发现,教师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可见,实际教育中不正常的师生关系所带来的危害是双向的。
四、复归本然:师生关系的重构
在师生关系问题上,理想与实际之间的差异突出反映在教师与同学之间尚未达至一种以人类自我关爱为依托的双向关系,同学的话语还未能全面步入教育的主流话语系统之中,同学亚文化仍然是教师职业文化和教育文化的外在和设,结果,教师毋庸置疑地成为纪律的维护者、行为的裁判和道德规范的发言人,师生之间的关系成了教师对同学单向的制约和控制的关系,这标明了学校教育的一种重要价值的失落。马克思认为,当生产力的发展突破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形式之后,大工业生产所导致的人的片面发展由于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根本地位的改变,才有可能解脱生产的异化而获得全面的发展,到那时,生产劳动不再简单是人的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中难以分割的一局部,人们之间完全是一种平等合作、相互关爱的关系。哈贝马斯在《交往行动理论》一书中也描述了一种完全解脱了从狭隘的个人利益动身的交往关系,这种关系彻底剔除了功利思想,交往成了一种“地道”生活世界中理想的真正外化。将上述憧憬同我们今天的实际生活相对照,尤其是同塑造人的生活的教育相对照,可以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离理性时空中的理想交往尚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对照能使我们更为清晰地判断出人类今天交往关系的本真意义,也为师生关系的发展描绘出了一方绚丽的远景,它有利于广大师生在教育实践中形成自觉的反思意识和批判意识,从而能够不时地实现师生关系向理想的境界提升。我们还必需认识到,师生的自觉意识仅仅是达至这一提升的一个方面的因素,此外,尚需整个社会对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
德国的教育哲学家O·F·博尔诺夫认为:“教育的必要性问题并不是要对先前已理解的人的实质作补充说明。因此,从一开始就必需把人作为一种可以教育并需要教育的生物来理解。”并指出:“应当把生物素质与文化这两者看作从一开始就是相互补充的,而且是一个统一体中的两个互补环节。”[11](pp.35-36)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充沛反映出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能动的自身塑造和自主选择的意向,这种意向是建立在人类自我关爱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无论是早期的个体的有机联合,还是后期的国家的分化,其着眼点是既要满足实际社会中的人的生存需求,又要有利于未来社会中的人的发展需要,假如将不时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作为社会运作的一个基本向度的话,那么社会运行的另一实存向度便是成人社会对新生一代的教养,尤其是在封建专制制度消亡后,后一向度日趋成为社会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发展方向。成人社会对新生一代的教养是一种以人的生物属性为基础,又完全逾越了生物意义的社会属性的表示,因此,在这一社会实践活动中,无论是成人社会对新生一代的期望和塑造,还是新生一代对成人社会的希冀或反叛,都揭示了人类所具有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关爱。人的社会类属特征决定了人必定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这标明了人类社会的演进是在文明的传承、吸纳和更新中完成的,这应当成为当代社会确立师生关系的基本出点发。
参考文献:
[1]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C].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3]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社会发展[C].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
[5]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6]伊万·伊利奇.非学校化社会[M].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
[7]教育大词典(第6卷)[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8]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出版社,1993.
[9]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0]PeterWoods.TeacherStrategies[M].CroomHelmLondon,1980.
[11]O·F·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