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高年级“随笔作文”教学初探
邓之富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体现。现在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写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像挤牙膏似的半天挤不出一点东西,老师在课堂上左引用右引导,学生仍然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实大部分学生在写作方法上都很明确,也就是都知道怎样写,而关键是不知道写什么,没有内容写。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作文内容普遍存在假话、大话、空话的现象,作文教学长期与生活脱节,每次作文学生不是抄袭就是胡编乱造,内容空洞乏味,毫无真情实感。学生写得痛苦,老师批得憔悴。许多学生面对作文不知写什么,老虎吃天无从下手。久而久之, 恶性循环,作文成了老师、学生、家长的心病。
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现状,虽有许多从事语文教学的同仁们和不少专家作了长期不懈的努力,进行了诸多成功的尝试,总结了一些成功经验和方法,但总体来说,这些经验和方法仍是零零碎碎的,没有得到更大的推广和实践应用。随笔作文教学起源于山东,后在天津、北京等省市也陆续展开了实验教学研究,逐步形成了自己特色的作文教学体系,为小学生作文教学打开了新的思路。但随笔作文教学在我们海南依然是一个空白,鲜有语文教师开展研究和实验。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我们小学生作文教学的难题,借鉴全国随笔作文教学的一些经验和方法,来开展适合我们本土特色的随笔作文教学实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随笔作文是一种以随笔为主要写作方式的写作教学方式。它以激发写作兴趣、养成良好写作习惯、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为目标,以随时随地、随形随意的随笔写作为基本写作方式,在日常随意写作和课堂有序修改的有机结合中,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通过对学生随笔写作兴趣的挖掘、培养,对学生的写作表达技巧进行指导,让学生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和技巧,不再从主观上排斥作文。利用随笔这种学生乐于表达的写作方式进行作文素材的积累,避免学生作文素材选择上的空洞无物、俗套陈旧,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课堂情境随笔课让学生有话可写
实验教师情境随笔课,让学生开始提高上随笔课的兴趣。每次的随笔课一到,学生就欢呼雀跃,情绪高涨,而且每次写作字数不知不觉的就超过了400 字,有的甚至超过了500 字,总之觉得有话可写了。在学生进行随笔教学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如果学生对生活、生命和生存没有自己独到的经历与感受,学生是很难或者说是不可能写出具有独到感受的文章来的。学生的作文常常有一种很“高”的思想意识,但在写作的过程中却表现出较“低”的下笔水平。这种“眼高手低”的作文现实,与“新课标”中提出的“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有着一定的差距。为了缩小这个差距,我们实验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的。
1、观察生活,体验他人之体验。
比如上了一节作文课,题目是“给猪贴鼻子”,在课堂开始时,我先在黑板上画四个猪的头像,没有鼻子,让四个学生上讲台,背对黑板,用红领巾蒙住眼睛,转几圈后给黑板上的猪贴上鼻子。当学生接到任务是积极性很高,都投入到了有趣的活动当中,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2、亲身经历,体验心理之体验。
学生的天性在于玩,而让课堂动起来,就是让学生活动起来。于是,我又做了一系列的活动探索。首先开场的就是“小石子的体验” 活动很简单,第一、把一颗小石子塞进鞋里。第二、全体起立,并像跑操一样做原地踏步。第三、请一组的同学走向讲台,绕班级前部一圈回到座位。其他同学观察同学们的表情。第四、取出鞋中的小石子,再来原地踏步。四步体验后,完成随笔。当堂的作文,有的学生用文字情景再现;有的学生由石子想到坏习惯,有的学生将石子喻为前路上的坎坷……
3、营造气氛,创设情境之体验。
作文教学情境,是为诱发学生体验,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的一种场合、一种背景,一种应急状态。比如有一个谈及理想的作文,我设计了一个主题“折飞机”——在阳光明媚的秋日午后,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篮球场的一角,围坐一圈,以组为单位,折自己心中的飞机,飞机左翼写飞机命名,右翼写自己的理想。之后,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念出你的飞机命名及理想。站起来的学生获得了掌声,也拥有了实现理想的动力。当天的写作,很多同学写到了自己的理想,我知道他们的灵魂在进行深度的思考,比起平时让学生在教室里空洞的谈理想、写理想要有趣得多,开阔得多。
(二)课外生活随笔让习作走进生活
随着情境随笔课的展开,课内这块天地已不能满足学生,这需要教师灵活机动地巧引巧点。比如,每天学生由父母接送上下学,让学生细心观察体验,家长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等。让他们在交流写下来。再比如,今年的台风来的时候,我临时把语文课改成了随笔课,让他们把台风来的情景,台风过后的描写以及人们的表现写下来。让学生观得仔细,玩得高兴,写得投入。同时,还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随笔本,随时将自己在学校、家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快速、实事求是地记录下来。每周都要把自己的随笔记录展示出来,互相读读,互相评评。在评读中让学找到不足,吸取优点,改进自己的记录方式方法。
(三)阅读随笔让学生积累丰富
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年段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阅读。可以介绍儿童书刊、推荐阅读篇目,也可以介绍书籍的内容;可以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在内容的选择上,也要注重拓宽课外读物的层面。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儿歌、童话故事、科普小品、散文、历史知识、名家名篇,如浅显的历史读物《上下五千年》,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世界未解之谜》,古典小说《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让学生有书可读,读有方向,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欲望。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把听说读写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导学生通过多读多练,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把技能转化为实践。让学生写一写读书的感受,写一写主人公的命运,积累写作的素材。
(四)读悟评改课让习作有法可依
课题组实验教师读悟评改课上得游刃有余。师生共议共改、小组合作评改、同桌互评互改、个人自改自评等。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作文中的缺点,学习他人作文中的优点,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学生改好作文后,再抄进作文本。在给学生批改作文时,尽可能用上一些激励性的评语,把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挖掘出来。如别致的题目,好的开头和结尾,一个精彩的词句等,都给予肯定赞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对写作的信心。对于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如错别字、用词不当、句子不完整等等,用上固定的修改符号给学生标出来,让学生自己修改,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批改过程中,认真推荐出本班的“代表作”。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互相启发,达到取长补短、 以优带差、共同提高的目的。
著名作家叶永烈在谈写作的体会时说,写作文的“窍门”就是:多看、多听、多想、多写、多改。鲁迅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薄,无论到那里,你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是记录下来。随笔作文,为语文作文插上梦的翅膀,让写随笔成为学生的一个习惯,也成为老师的一个习惯,师生共努力,徜徉在随笔写作的道路上,感受着人生的每一个美妙瞬间。
|
|